一百多年前,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這些罕見老照片,讓人瞬間穿越

2024-01-13     華俊竹

原標題:一百多年前,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這些罕見老照片,讓人瞬間穿越

話說,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不論是生產力,還是社會形態,都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大的一個世紀,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冒出來,也有舊的東西消失,好在我們有照片這種能夠凝固時間的魔法,讓我們一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人,究竟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比如說下面這些活久見的老照片(部分後期上色):

1905年,北京城八大胡同里的「相公」,又被稱為「象姑」,意思是長得像姑娘,也就是男妓…其實他們大多數也窮苦人家的孩子,為了一口飯吃,才不得已走上這條路。

清末,一名龜公扛著青樓女子前往客戶家…一個苦命人扛著另外一個苦命人啊,看樣子也就十四五歲的樣子,坐那麼高,全街人的焦點,尷尬又可憐,一臉的稚嫩和恐懼…

晚晴,一名劊子手的妻子,正在整理無人認領的頭骨…可以看出是一位堅定的唯物主義戰士…在那個時候,劊子手是一種不祥的職業,大部分家庭都不願意將女兒嫁給劊子手。

站籠,一種比砍頭還要痛苦的刑具,籠子很高勉強腳點地,就這麼一直關著,如果累了睏了腳下不墊著了,就會卡住腦袋窒息,不能睡覺,不能休息,慢慢地折磨致死…

1920年代,故宮內廢棄的御膳房,這樣式感覺和我小時候的家裡很像,所以說,這一百多年變化太大了,在工業革命科技革命以前,有潑天的富貴又如何…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人,是這樣修復城牆的…正陽門庚子之變被毀,這是1903年重建城樓和箭樓的畫面,北側瓮城內也臨時搭起了物料上城牆的坡道。當年,用杉篙搭架子,是一門技術活。

1934年北平街頭,英國人造的蒸汽壓路機,可謂相當硬核,時代變了啊…那個時候就有這玩意了,真是讓人意外…

1871年,廈門,一名失去手指的小偷,清朝的酷刑不少,比如說對於竊賊,會被毒打甚至會剁掉手指,照片中的這個小偷,就是是拇指被吊起來,阻斷血液流通,直到爛掉…

清末時期,一名地主在他家門前和他的小妾合影,話說,那個時代的照片都讓人感覺很壓抑,身體或者精神總有一樣…女的估計十三四歲,擱現在就是個孩子…

19世紀初的一名福建傘匠,這個職業消失了也沒多少年,現在丟把傘沒多大事兒,壞了直接就丟掉了,在一百多年雨傘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上的,有一些傘的樣式設計華麗,堪稱奢侈品一樣的存在。

又一個消失的職業:電話接線員。1900年代,上海大北電報公司電話公司的人工交換機和接線生,其實在90年代這個職業還存在,只能感慨通訊業發展的太快了。

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廣州小孩,可能生活在碼頭附近的人才見過,以前大人忙於生計,小孩沒人照顧,生活水邊的孩子很容易發生溺水事故,於是在孩子身上綁一個漂浮物,關鍵時刻能救孩子的命。

一百多年前跑江湖的賣藝人,這些孩子們從小就得苦練,沒有童年,為了博眼球,會做出各種誇張的動作,而且他們不是正規的戲劇班子,永遠都成不了角,目的僅僅只是為了不餓死…

長期訓練和不規範的動作會有嚴重的後遺症,賣藝人靠圍觀的人打賞來維持生計,並不是旱澇保收,收入很不穩定,特別是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活下來就是一種幸事…

1946年南方大饑荒,當時勞苦大眾的食物:觀音土、野菜,將它們碾碎混合在一起烹煮…我們能吃飽飯也就幾十年而已,袁爺爺的豐功偉績,尊為聖人也不為過,浪費糧食真的很可恥!

1919年,浙江杭州,帶著孩子乞討的母親…小孩可能連衣服都沒有,只能裹在母親懷裡…這位母親,當時年紀可能不超過三十五歲,但是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臉龐了…

1920年,林徽因和他的表姐妹們,和上面的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畫風卻截然不同…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一出生就是騾馬…所以說懷念民國的人不是蠢就是壞,極少數人的西化,不過是建立在絕大多數勞苦大眾的血淚之上的!

1871年,北京城裡的一位更夫,雖然他衣衫襤褸,但卻是「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因為更夫的工資一般是官府發,大部分更夫是屬於官府的崗位,還有一部分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出資僱傭。

1917年,一名脖子上掛滿銅錢的男人,雖然已經是民國了,但是銅錢還在流通,但是價值已經大不如前,這麼一大堆大概13500個銅錢,購買力還不到現在的1000…

1920年代,中國南方農村的冬天,照片中的一個小姐姐懷裡塞著一個現在看起來奇怪的東西:竹編火籠,內部是一個陶盆,裡面放炭,是古時候勞苦大眾冬天的取暖神器,大戶人家才用得起金屬鑄的手爐。

1870年代,一個販賣野味的小販,我不知道這個擱現在能判幾年,但我能肯定的是:吃現在的牢飯,一定比他自己在家吃的好得多…

清末,外國人拍攝的三個不同階層的女孩:赤腳的奴僕,小腳的富家千金,不纏腳的基督徒。在那個年代,只有富人家小姐才會裹腳,在當時就是一種身份象徵,窮人的孩子是不用的,因為她們要下地幹活,富人家小姐只要維持他們所謂的美就夠了

為什麼古人會用「蹄子」來稱呼一些女人,其中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女人裹小腳的原因,這個詞其實是一個「寫實描述」…

一百多年的的乾飯人,拍攝於1901年左右,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那個時代的人似乎很少在照相機面前流露笑容,基本上都是神情畏縮、面無表情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們和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也會有各種表情…

清朝的親子照,算是老照片里最會凹姿勢的母女了,那個年代流傳下來的照片里,人們的精神狀態大都是陰沉沉的,放到現在這位母親也是個有趣的靈魂吧…

這些老照片里的人,不僅僅是歷史裡的一粒塵埃,更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22eec7cc97d165b9aa227d2651a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