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No!No!No!這或許才是聯名合作真正的意義

2023-04-18     SIZE潮流生活

原標題:「背刺」?No!No!No!這或許才是聯名合作真正的意義

#聯名 LOUIS VUITTON#

#入主 KENZO#

#開啟中國四城 POP UP#

#三番聯手 Levi's#......

NIGO 如今已然成為當下日本最具話題度的時尚人士之一,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永遠都會帶給人新的驚喜。近日,一張 NIGO 與好友菲董的合影,再度刷爆了社媒,只是因為作為 adidas 老夥計的 NIGO 穿上了 Nike 的鞋子。

一時間關於 Nike 與 adidas 的話題引發了無數討論。很多人認為在經歷了 Ye 與 YEEZY 的事件後,NIGO 的轉向讓 Nike 占了上風。但當我們再回過頭來去看 adidas 在近段時間的表現,不難發現在球鞋狂熱日漸退去的當下,其在產品設計力的及時轉變是非常聰明的。在聯名設計的思維轉換上,adidas 已然走上了另一條不同的道路。

「共贏並讓自己更加強大」

近年來,說起 adidas 的聯名合作,最出圈的莫過於與 Gucci 的合作。雙方以 80 年代文化為內核,再度將人們拉回到那個迷人的黃金時代:在那個金錢至上的物質時代,人們對於外在的關注程度完全不亞於當下,塑造身材也成了人們日常活動之一,因而衍生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符號印象——健身操文化。

從「美國精神病人」到「美國恐怖故事第八季」,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健身操文化幾乎成了那個時代最顯著的生活符號之一。

而在 Gucci 與 adidas 的合作中,這種文化符號也很自然地化成了設計元素:可攜式的壺鈴、瑜伽球,小重量居家式啞鈴、呼啦圈,網球拍等一系列的運動裝備,充斥在整套型錄之中。與之相符的則是模特們近乎復刻般的健身操式pose,誇張的肢體語言卻又無比真實,同時也賦予了這些頗具復古氣息的運動裝以靈魂。

Gucci x adidas

而秀款方面雙方對 preppy style 的演繹也同樣吸睛,搭配市售款這樣非常有趣的一組 Campaign,成功幫助雙方登上熱搜。Gucci 在那段時間也逆襲擊敗如日中天的 BALENCIAGA,拿下 Lyst 榜單首位,加之合作鞋款 adidas originals x Gucci Gazelle 的大賣,似乎看起來雙方的合作 Gucci 名利雙收,但 adidas 才是真正的贏家。

Gucci x adidas

從雙方的合作中汲取設計靈感,adidas 很快便順勢推出了既視感十足的一系列 Gazelle 鞋款,成功在 Samba 爆火的日子裡殺出一條血路。

服裝方面也是如此,這樣一款馬甲,很難不讓人想到與 Gucci 的合作。

包括此前與 HAMCUS 的合作,也是如此。有別於第一季如此濃厚的廢土風格,adidas 在第二次的合作中保留了 HAMCUS 原有的豐富細節、拆卸度與可玩性,減少了廢土元素,加入了更多的戶外與運動機能元素,更為大眾消費者所接受。

HAMCUS x adidas

當然說起 adidas 的設計師陣容,又怎能少得了 Jerry 呢。adidas 同樣很聰明地從 Jerry 與 Fear Of God 的美學風格中提取了到了最適合自家產品的元素,接連兩季的 adidas originals Basketball 系列,從社媒曝光度、話題討論度再到銷售數據上,都足以證明這一思路的成功。

同樣的合作,與 BALENCIAGA 的攜手也讓 adidas 嗅到了熱點,合作系列被無數玩家追捧的同時,相似的平替款也絲毫不遜色。

最後便是和 NIGO 與 HUMAN MADE 的合作,順勢推出的 adidas originals Adimatic 再度收割了一筆熱度。

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小眾鞋款與常規市售服裝上,adidas 近來的表現也是非常不錯,能夠清晰地看到其源源不斷的靈感與設計力。而坐擁設計天團的 Nike,在球鞋狂潮後反而是表現平平。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明明也可以做到相同甚至更優秀的 Nike,偏偏選擇了一條最穩妥的道路。

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adidas 始終在積蓄靈感,為自家的普通產品線豐富設計元素,這一點或許才是「聯名」本身對於品牌真正的意義所在吧。

Editor /Sinomiya

Text / Sinomiya

Image / Google

越野跑大勢環境下,我們究竟如何「武裝」自己的越野裝備?看看大家怎麼說。

SIZE Talk Vol.1 關於牛仔褲的那些事兒

十二年以來品牌的「變與不變」,都濃縮在楊梅竹斜街的這家「沉默李」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507cebdf0e35517192b30e0123b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