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目前,A股上市旅遊企業2023年中報報告披露完成,品橙旅遊梳理出在不同資本市場上市的54家(含36家A股上市旅遊企業、7家A股上市航司和11家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上市旅遊企業2023年中報告核心業績數據,發現以下亮點(更多旅遊上市公司2023年中報數據參見下圖):
- 2023年1-6月A股上市旅遊企業營收總額前3名為:中國中免(358.58億元,同增29.68%)、華僑城A(194.38億元,同增18.56%)、錦江酒店(68.06億元,同增32.15%)。其中,有30家(占比超八成)A股上市旅遊企業在營收規模上實現了正增長。
- 2023年1-6月A股上市旅遊企業凈利潤總額前3名為:中國中免(38.66億元,同減1.83%)、錦江酒店(5.23億元,同增550.86%)、宋城演藝(3.03億元,同增1140.11%)。其中,有26家(占比超七成)A股上市旅遊企業實現盈利,包括有21家扭虧為盈,5家保持盈利。
- 2023年1-6月A股上市航司營收總額前3名為:南方航空(718.30億元,同增75.98%)、中國國航(596.13%,同增148.88%)、中國東航(494.25億元,同增155.37%)。7家上市航司營收全部實現了正增長。
- 2023年1-6月A股上市航司凈利潤總額前3名為:春秋航空(8.38億元,同增167.31%)、吉祥航空(0.62億元,同增103.30%)、華夏航空(-7.52億元,同減21.08%)。其中,2家上市航司扭虧為盈,5家上市航司虧損下降。
- 2023年1-6月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營收總額前3名為:復星旅遊文化(88.99億元,同增38.68%)、華住集團-S(64.66億元,同增61.53%)、同程旅行(54.52億元,同增79.60%)。其中,有9家(占比八成)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在營收規模上實現了正增長。
- 2023年1-6月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凈利潤總額前3名為:華住集團-S(20.49億元,同增392.71%)、中國民航信息網絡(12.08億元,同增164.91%)、同程旅行(7.39億元,同增2044.74%)。其中,8家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實現盈利,包括3家保持盈利,5家扭虧為盈。
說明:2023年中報中的單位,已經統一兌換為人民幣。
總體而言,2023年上半年,不同資本市場上的旅遊上市公司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變化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扭虧為盈成為不同業態組合下的旅遊上市公司的主旋律,具體表現包括景區資產類上市公司全面復甦,文旅地產成虧損重災區,出境旅行社持續承壓,民航寒冬已過等。
2023年中A股上市旅遊企業營收榜
2023年中A股上市旅遊企業凈利潤榜
2023年中A股上市航司營收榜
2023年中A股上市航司盈虧榜
2023年中H股上市旅遊企業營收榜
2023年中H股上市旅遊企業盈虧榜
扭虧為盈成為主旋律
在54家上市旅遊企業中,共有36家實現盈利,即有超過六成上市旅遊企業實現盈利。其中,有8家上市旅遊企業同比保持盈利狀態,有28家上市旅遊企業同比扭虧為盈,即有半數的上市旅遊企業回歸正軌。中國中免依然是最大盈利方,其次是華住集團-S和中國民航信息網絡、春秋航空、同程旅行、錦江酒店。與此同時,扭虧為盈的態勢非常強勁,有超過八成的盈利上市旅遊企業凈利潤同比翻番。另外,近期中國中免作出註冊地址由北京變更為三亞的決定。
景區上市公司全面復甦
受益於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旅遊有序且快速恢復。含有景區資產的旅遊上市公司全面且快速復甦。統計結果顯示,含有景區資產的旅遊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幾乎均實現翻倍增長,且均扭虧為盈。2023年上半年,中青旅的核心景區烏鎮和古北水鎮表現不俗。其中,烏鎮景區共接待遊客人次354.81萬人次,同比增長1383.94%;實現營業收入8.40億元,同比增長258.87%;凈利潤1.90億元。古北水鎮接待遊客67.84萬人次,同比增長88.76%;實現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44.81%。
同樣,黃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遊客209.16萬人,同比增幅527.00%;索道及纜車累計運送遊客416.56萬人次,同比增幅525.88%。峨眉山景區接待遊客224.61萬人次,同比增長153.63%。祥源文旅耗資5.30億元獲得碧峰峽5A級景區部分經營性資產,祥源文旅上市公司主體也扭虧為盈。此外,包括長白山、西域旅遊、三峽旅遊、九華旅遊等在內的含有景區資產的旅遊上市公司均扭虧為盈。
總體而言,消費升級背景下國內旅遊目的地高品質特色化文旅供給依然不足;雖然旅遊目的地客流大幅提升,但消費疲弱,消費分層同時並存;大眾旅遊進入新階段,雖然景區景點、酒店、旅行社依然構成典型旅遊業態,但城鄉居民生活空間包括城市公園、街區、園區、鄉村、文化空間和主題場景等在內,正在構建起更多元的文旅目的地體系。
除此之外,包括錦江酒店、首旅酒店等在內的目的地主力酒店上市公司也扭虧為盈。
文旅地產成虧損重災區
在虧損的18家上市旅遊企業中,有2家由盈轉虧,4家虧損擴大,12家虧損下降。其中,華僑城A成為由盈轉虧的典型。2023年上半年,華僑城A旅遊綜合業務收入103.06億元,同比下降2.30%,占當期總營收的53.02%,比重有所下降;房地產業務收入90.89億元,同比增長56.47%,占當期總營收的46.76%,比重有所上升。此次華僑城A是繼2022年來持續虧損,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影響,房地產市場復甦的信心和動能不足導致。受此影響,旅遊重資產投資依靠地產平衡模式或仍待商榷。同樣,文旅地產模式的新華聯情況更不容樂觀,新華聯在被披星戴帽的同時,正面臨重組後原實控人失去控制權的尷尬局面。2023年上半年,新華聯虧損12.22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3.04%。此番新華聯重整引入六家投資人將帶來19.28億元用於彌補此前新華聯的虧空。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上半年,新華聯文旅綜合收入達到6.16億元,同比增長89.02%,但營收成本較高,文旅業務尚處於虧損期。
出境旅行社持續承壓
國內滬深兩市以出境旅行社為主體上市的旅遊公司,僅剩凱撒旅業和眾信旅遊。雖然2023年8月上旬前,文化和旅遊部分三批次公布開開放團隊出境旅遊國家,但主要出境旅遊國家業務恢復不及預期。2023年上半年,凱撒旅業和眾信旅遊均持續虧損,但虧損有所收窄。其中,眾信旅遊營業收入7.92億元,同比增長528.60%;虧損0.35億元,同比虧損減少57.30%。凱撒旅業因債務問題被預重整,實控人將有可能變更為三亞國資委。嶺南控股旗下的廣之旅受國內經營環境改善,出境業務穩步恢復,上半年同期營收達到7.53億元,同比增長764.13%,盈利460.36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除此之外,中青旅旅行社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凈利潤大幅減虧。
民航寒冬已過
2023年上半年,7家民航上市公司中2家扭虧為盈,5家虧損下降,整體而言受出行需求、航油成本、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的民航寒冬已過。7家上市航司營收均實現正增長,5家營收翻倍增長,行業回暖明顯。其中,南方航空營收最高,為718.30億元;中國東航虧損最大,虧損62.49億元;春秋航空盈利最大,凈利潤8.38億元。
H股新經濟盈利
由於在港交所上市的旅遊企業主要經營地在國內,因此也受國內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基本與A股同類型旅遊上市企業經營情況保持一致。同樣,扭虧為盈是港交所上市旅遊企業的主旋律。其中,香港中旅、復星旅遊文化、華住集團-S、同程旅行、中國民航信息網絡、飛揚集團、海昌海洋公園在內的數家上市旅遊企業表現不俗,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較大幅度的上升。
此外,在美股上市的亞朵集團表現不俗。2023年上半年,亞朵集團營收18.67億元,同比增長93.07%,盈利3.69億元,同比增長292.55%。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亞朵集團新開業酒店70家,新簽約超180家。途牛也一改往日頹勢,扭虧為盈。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台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