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上看了日系車的電動化表現,很多人嘲笑日系電動車拉垮,落後中國市場好幾代。
但是最近接連公布了財報的日系車企們,賺錢水平卻一點也不含糊,這和通用、福特這些積極電動化轉型的車企利潤不及預期,形成了鮮明對比。
難道真的是,跑得太快容易摔跤,採取跟隨策略的反而更加穩妥?
日系的勝利
最近公布財報的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利潤都大幅增長,並且上調了全財年的盈利預期。
此前我們已經探討過,帶頭大哥豐田汽車一邊和「純電唯一」唱反調,一邊喜提盈利新高,凈利潤是特斯拉的五倍多。
2023財年上半年(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豐田和日產利潤同比增長一倍多,本田利潤增幅也達到了54%,而同期的東證指數成分股公司利潤增幅為30%。
這裡面除了日元走弱和供應鏈復甦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日系車在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歐洲的銷量表現都非常好,唯一拉垮的就是中國市場的表現。
在中國市場,日系車被本土電動車品牌打得無力還手,但是在歐美市場的大力提振下,全球業績並沒有受太大影響。
日產汽車第二財季(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營業收入3.1457萬億日元(約207億美元),同比增長620.8%;合併經營利潤2081億日元(約13.7億美元),同比增長116.4%;凈利潤1907億日元(約12.5億美元),同比增長173.3%;經營利潤率為6.6%。
同時,日產汽車上調了2023財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全年預期。預期營收較此前增加4000億日元(約26億美元),經營利潤較此前增加700億日元至6200億日元(約40.8億美元),凈利潤較此前增加500億日元至3900億日元(約35.7億美元)。
本田汽車第二財季營收4.98億日元(約328億美元),同比增長17%;營業利潤3021.3億日元(約19.9億美元),同比增長31%;凈利潤2532億日元(約16.6億美元),同比增長34%。
當季本田全球銷量103萬輛,同比增長6.5%;其中北美大增40%至38.5萬輛,日本增長8%至14.4萬輛,歐洲市場由2.2萬輛微增至2.3萬輛,亞洲成了唯一下滑的地區,下跌13%至44.6萬輛,主要就是中國市場的表現拖累的。
雖然中國新能源市場規模擴大,價格戰加劇導致需求下滑,但是架不住美國市場需求強勁,再加上晶片供應緩解,所以本田全球表現依然很好。
基於此,本田預計全財年營收將增長18%至20萬億日元(1318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4%至1.2萬億日元(約79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3%至9300億日元(約61.2億美元),都創下了新高。
即便是在中國市場存在感極低的馬自達,上個財季的表現也相當亮眼。營收增長20%至1.23萬億日元(約82.4億美元),營業利潤大漲33%至996億日元(約6.7億美元),凈利潤保持709億日元不變。
馬自達的業績表現良好,主要受益於外匯匯率以及CX-50和CX-90等高利潤SUV車型的熱。基於此,馬自達也上調了全財年的業績預期,預計營收將增長25%至4.8萬億日元(約322億美元),營業利潤大漲76%至2500億日元(約16.7億美元),凈利潤增長19%至1700億日元(約11.4億美元)。
褪去
岡三證券預計,主要靠燃油車和混動車帶動銷量的日本汽車行業,今年的營業利潤有望超過2015財年創下的5.4萬億日元的峰值。
這與在純電動方面積極投入的福特和通用汽車等美國車企形成了鮮明對比,此前公布上季度財報時,通用汽車放棄了40萬輛的電動車生產目標,福特汽車推遲了120億美元的電動車相關產能投產計劃,還削尖了Mach-E的生產目標。
以豐田為首的日本車企一直都主張,減少碳排放並非純電動一條路,混動和氫燃料同樣應該受重視。但是特斯拉、比亞迪等電動車企業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引發了外界對日本車企的批評。
雖然在中國碰壁,但是在其他市場尤其是北美市場,日系車的日子卻過得很好。最近即將開幕的洛杉磯車展上,電動車只是配角,唱主角的依然是油車或油電混動車,尤其是日系的SUV車型,比如下一代斯巴魯森林人、豐田皇冠SUV等。
這樣來看,在電動化方面採取跟隨策略的日系,反而吃上了這波紅利。就像里昂證券高級分析師Christopher Richter所說,「步子邁得太大,就容易碰壁。忽視外部壓力,把事情做好比做得快更重要。日本車企似乎意識到了,電動化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當然,日系車也不是真的就此放棄純電戰略,就像我們說的,他們不想搶跑,但也不想墊底。
2022年4月,本田曾宣布十年內投資5萬億日元,用於電動化和軟體技術的研發。到2030年,本田全球將推出30款純電動車,年產量超過200萬輛。
而日產在「2030願景」(Nissan Ambition 2030)中則表示,到2030財年全球範圍推出27款電動車,其中19款純電車型,8款e-POWER車型。
看來有時候,後發沒準兒也能制人?至少短期來看,油車的利潤還是遠高於純電動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