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座古墓的墓主是誰呢?專家從墓室中出土的文物並未判斷出來,只是從一枚銅印中找到「
王羲之曾在《蘭亭集序》中寫的「曲水流觴,映帶左右」中的觴,以了現代,我們給它換了個比較俗氣的名字,叫「耳杯」。那麼這個酒杯怎麼就變成了國寶呢?原因或許跟這三個原因有關:
其次:工藝高超。這件觴的蚌殼長13.7厘米,寬10厘米,如此大的蚌還要與黃金連接的緊密,這可不得需要高超的技藝。而且,1700年過去了,金跟蚌的連接仍如初。這樣的技術放在估計也很難做到。更何況,黃金上刻了紋飾,真的是獨具匠心。
最後:寓意美好。生活在大江河湖海中的蚌也寓意著杯主人的胸襟開闊及千杯不醉的好酒量。另外,這對金羽則寓意著杯主可以不停的建功立業。更何況杯主還是名將軍,將軍哪有不愛喝酒的,不想建功立業的,所以小小的酒杯也透露出杯主人曾經的生活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6c08b5c34baa5c83372fdd0d71f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