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零食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憶,這2點建議父母要牢記
很多父母想不明白,為什麼零食對孩子的吸引力這麼大?放學回家的路上,隨時可以看見不少孩子拿著零食在吃,還有不少孩子課堂上也在偷偷吃,零食的吸引力真有這麼大?
其實這種表現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畢竟零食是孩子不常吃到的東西,而且零食的花樣千萬種,孩子對零食情有獨鍾也就可以理解了。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家常飯菜天天吃,孩子們都失去了好奇心。家長可以回憶一下,孩子還未斷奶的時候,看見別人吃跟他不一樣的東西,孩子是不是會動手去抓,很想吃一口。孩子出於好奇的天性,想去摸一摸,嘗一嘗,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了。當孩子開始吃飯菜的時候,時間一長,當然也就沒有好奇心了。
孩子們面對千奇百怪的零食,有多少能抵擋住誘惑?吃零食,可以滿足孩子內心的慾望,能讓孩子感到開心,除了飯菜之外,還有這樣的美味,孩子們當然會愛不釋手。而且孩子也不能天天吃到零食,所以就會對這種零食產生特殊的情感,可能會日思夜想,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孩子們愛吃零食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回想到自己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逛街市,那時候家裡條件很差,幾乎沒有吃過零食。看到路邊有很多小零食,我看到後眼饞,長時間眼睛都盯著香蕉干、牛肉乾和糖果上。我並沒有說想吃,媽媽一定是讀懂了我的眼神,就給我買了一點香蕉乾和糖果,雖然買得不多,但是第一次吃到零食,我心都快被糖果甜化了。
表弟提起他小時候,爸媽不讓他吃零食,也很少給零花錢。後來他上了中學,在學校住宿,他人一下子就自由了,還有了零花錢。他就瘋狂地開始購買各種零食,午飯幾乎不在食堂吃,全拿來買零食和飲料了。童年沒有被滿足的願望,時間久了,就成了心病,等到長大了有能力了,就會瘋狂地去彌補。
孩子愛吃零食,父母應該怎麼做?
清華專家有以下2個建議,家長一定要牢記:
面對孩子吃零食,父母要有耐心和用心去對待,不能太過極端。放任孩子吃零食,對孩子的健康不好,不讓孩子吃,對孩子心理發展不好,希望以下兩個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1:孩子吃零食,父母要講究策略
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著著孩子,既然不能時時刻刻防著孩子吃零食,不如主動給孩子提供。
遇到孩子想吃零食了,父母可以準備一個小零食盒,一半放比較健康的零食,比如堅果和水果之類的,另一半適當放點兒巧克力餅乾之類的,這樣既滿足了孩子好吃的慾望,又可以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健康的成長。
主動為孩子提供零食,可以降低孩子吃不健康零食的可能。如果父母在家不主動為孩子提供零食,那麼孩子在外面看到琳琅滿目的零時,肯定會經常去買。如果家裡有零食吃,孩子在外看到了,大部分情況可能會去買下來吃,但是至少不會經常去買,因為他內心裡知道,家裡有零食吃。
2:孩子吃零食,要限量,不能放縱
零食有這幾大特點:脂肪含量高、糖分含量高、鹽量過大、味道重等特點。
大量食用會讓孩子攝入過度,讓孩子的身體不能得到均衡發展,所以父母在給孩子吃零食的時候,一定要限量。
我在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說法,在給孩子吃零食的時候也需要採用八二原理:給孩子準備的零食裡面80%是營養健康的食物,20%是那些稍微不健康的食物。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也可以滿足孩子對零食的慾望。
不過辣條、路邊油炸食品、烤腸等非常不健康的食品,如果孩子非常喜歡吃的話,家長強行制止也是不可取的,孩子肯定也會偷偷的去買著吃。家長要學會拿結果去說服孩子,可以給孩子說:「如果你想滿臉都長滿痘痘、長不高、得疾病等等,那你就儘管吃吧,反正身體是你自己的,吃壞了可別怪媽媽沒告訴你。」這樣會更有說服力,也許不能完全制止,但是每次孩子在買這些垃圾食品的時候肯定會想到媽媽說的話,至少會有所控制。
吃零食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快樂的體驗,這是屬於孩子童年最快樂的記憶。當孩子滿懷期待接過父母給的零食,咬一口,滿臉儘是笑容「媽媽,太好吃了「,看著孩子滿足的表情,父母的內心也是甜甜的,所以父母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父母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關於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你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