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排便才健康?屁多屁臭是腸癌信號?這些「腸」見誤區一定要了解

2023-06-03     四川名醫

原標題:每天排便才健康?屁多屁臭是腸癌信號?這些「腸」見誤區一定要了解

腸道好比人體的「下水道」,人吃進去的食物在這裡分解、吸收,剩下的代謝產物會排出體外。如果腸道功能出問題了,不僅享受不到美食,還會影響健康。

但是,關於腸道的謠言比比皆是,吃剩飯容易得腸胃炎?腸道息肉會癌變?每天排便才健康?……到底真相是什麼,小康妹兒今天來給大家一一解答!

吃剩飯容易得腸胃炎?

不一定,要注意剩菜的儲存方式。

剩飯真正需要擔心的是 微生物污染,一些飯菜經過不恰當地儲存以後,可能會滋生致病微生物,並且產生毒素,危害人體健康。

所以並不能說吃了剩飯剩菜後就絕對會生病,吃了就容易得胃腸炎,但一定要注意剩飯剩菜的儲存方式。

大便帶血是腸癌的徵兆?

大便帶血不一定是腸癌,但健康一定出問題了。

大便帶血需要判斷如下幾個問題:

1、便血量多少?

2、是便中帶血,還是便後帶血?

3、是黑便還是鮮血?

並不是只有腸癌才會引起便血,很多疾病都有可能,比如痔瘡、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腸道血管畸形等。

出現便血的症狀,就是提示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建議儘快就醫做腸鏡檢查,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痔瘡拖著不就醫。

屁多屁臭是腸癌信號?

尚未有研究證實多屁和腸癌有密切關係。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有一部分無法被人體吸收、不好消化,會在結腸中成為腸道細菌的「口糧」,並產生大量的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所以, 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

一般情況下,人們平均每天放屁5-20次,最多能夠達到500-800毫升左右。

引發臭屁的氣體大多由未及時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成分分解產生的, 較臭的屁可以來源於腸道內有較多的腐敗蛋白質以及糞便瀦留沒有及時排出。所以說放屁多而臭並不代表就是腸癌的信號,它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益生菌能防治腸道疾病?

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但只有輔助作用,不可能「治百病」。

益生菌確實有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但由於菌株特異性及個體差異性等影響,益生菌產品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不可能「治百病」,也不能治療所有腸道疾病,更不能代替正規的醫學診療。

益生菌不是越多越好,過度攝入和補充益生菌,不僅不能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還有可能導致人體臟器負荷過重,擾亂腸道環境。

每天排便才健康?

不能光憑大便的次數來判斷腸道是否健康。

雖然每天排一次大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但由於個體差異不同,且受飲食、環境、情緒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排便次數也會受到影響。

只要大便的形態、顏色都正常, 每天排便兩次或者兩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排便的次數隻要有一定的規律就可以。

所有腸息肉都會癌變?

息肉有很多種,關鍵要看息肉是什麼性質的。

息肉有很多種,不單單有會癌變的息肉,還有炎症造成的息肉,或者是良性增生造成的息肉,關鍵是要看息肉是什麼性質,腸道息肉的類型遠不止一種,並不是都會癌變。

但腸鏡下肉眼很難區分息肉的性質,一般來看,腸息肉大多是腺瘤性息肉,是有癌變的可能,即使炎症性息肉隨著時間增加、長大後部分也會腺瘤樣改變的。

而且肉眼很難區分是腺瘤性息肉還是炎性息肉, 目前主張腸道息肉一旦發現就切除,因為90%以上的腸癌來自腸息肉。

編輯 | 慢慢

來源 | 綜合科學闢謠、我是大醫生官微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779d1ffa62d2d5ae859e082c391d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