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飯、南瓜湯,革命傳統勿相忘。作為有著深厚革命歷史的干仕村現在交通便利,省道332線穿村而過,境內二十來個自然垸在政府的移民資金扶持下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目前全村版圖面積有5.7平方公里,695戶,人口3223人,1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800畝,山地3200畝,水面260畝,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地形小山村。
干仕村之所以被稱為多彩干仕,主要是因為有著美麗富饒的自然人文景點,為余川鎮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描繪出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干仕村有【名山】佛教聖地橫崗山;有【古寺】始建於唐朝的名剎龍湫寺;有【奇景】「廣濟十景」之一的龍湫夜雨景觀;有【仙人湖】猶如人間仙境引人嚮往蟄居;有【油菜花海】半馬騎行來此舉辦;有【洞穴】武穴市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烈士洞;有【陳列館】武穴市唯一村級的革命歷史陳列館;有【遺址】市重點保護的王家墩新石器時代西周古文化遺址;有【百載院校】干仕小學。
紅色干仕 醒世警人
隸屬於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鎮的干仕村,地處武穴市東北部,東連黃梅,西接古鎮梅川,南望萬里長江,北背與廬山齊名的匡山。自古都是古塞要道,是為兵家必爭之地。辛亥革命以來干仕村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傑出人物,像革命烈士干火林、革命志士干仲儒、抗戰英雄干鵠、巾幗戰士干年友、民國賢達干國勛、水杉之父干鐸等等,他們共同譜寫出了一份獨屬於干仕的紅色華章。武穴市村級唯一的革命歷史陳列館坐落於美麗的仙人湖度假區干仕村,每年,各小學都會組織學生到陳列館參觀,緬懷革命烈士光輝事跡,繼承發揚優秀革命傳統。
干仕村於1927年三月組建了中共干仕支部委員會,於1927年十月建立了中共干仕總支部委員會,後分枝發展了干仕、龜山、王憲和砌石支部委員會,並漸漸衍誕出以干仕村為中心的蘄、黃、廣革命根據地。1930年四月,在中共湘鄂贛省委領導下成立廣濟縣蘇維埃。抗日戰爭時期,張體學、趙辛初率領的新四軍獨立旅頻繁在干仕一帶活動。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有以干仲儒為首的34位烈士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革命英烈的先進事跡在這裡一代傳一代,愛國主義精神在這這裡永流傳。紅色,永不退色。
綠色干仕 盎然怡人
干仕村坐落於仙人壩水庫尾,三面環山,一方臨湖,山青水綠,環境優美。現有耕地面積1800餘畝,山地3200餘畝,水域260餘畝,是一個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小山村。
「橫崗疊翠」、「龍湫夜雨」只是唯美干仕村的冰山一角。垸垸平坦相通的硬化路,路邊鬱鬱蔥蔥的水杉,綠樹成蔭的干仕廣場,曲徑通幽的干仕小學,瓜果飄香的平整壟畈,讓來此遊玩的旅客讚不絕口流連忘返。
近幾年,干仕村緊跟鎮級「一主兩翼」發展戰略的步伐,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綠色發展,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在垃圾分類、廁所革命、鄉村振興方面卯足了勁下足了功夫,成績斐然。成為余川鎮2019年第一季度重點工作(廁所革命)拉練示範點,干仕村堅持標準,全面普及小三格廁所管道制,合理利用資源,積極干中求助爭取政策支持,在全鎮樹起了廁所革命、美麗鄉村建設的又一標杆。
金色干仕 地靈育人
干仕村人傑地靈,能人輩出。有被譽為「水杉之父」的著名林學家干鐸,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第八師師長干炎林,還有中國機器研究專家干東英、農機專家干南英、中科院聲學研究員干曉英、飛機製造高級工程師干岱英等。
干仕小學,前身是清末干少舟甘柏林私塾和干國華經館。1930年5月出於革命教育目的,創辦小學,名為列寧小學。1939年,干仕在原基礎上創辦公辦完全小學。1943年,偽縣政府接管,設立「龍湫鄉干仕小學」。1950年,由廣濟縣人民政府命名為「干仕中心小學」至今。
干仕小學擁有著數百年教育歷史和歷史文化積澱,見證了革命先輩慷慨悲歌、前赴後繼的革命奮鬥歷史,承載著愛國主義教育的光榮和神聖使命,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學子和國家社會棟樑,成為余川鎮傳承歷史,繼承革命精神、教書育人的金色聖地。干仕小學歷經百載,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如著名林學家干鐸、革命先輩干仲儒、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博士桂尤喜等都畢業於此校。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緊跟著新時代發展的步伐,多彩干仕必將奮力馳騁在鄉村振興的高速公路,再創佳績,再造輝煌,再續余川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畫卷。
消息來源:美麗余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