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君語
尋常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自廣州陸續恢復堂食後,久違的煙火氣又回歸了。面對這場疫情,廣州的餐飲食肆雖然受到一定的衝擊,但廣州餐飲人永不服輸的精神,又為後續發展積蓄了動能,熬過「最難熬的時光」,最終也將迎來曙光。
7天賣出4.4噸小龍蝦
暫停堂食後,位於番禺區的威仔私廚公益飯堂(以下簡稱「威仔私廚」)先是靠送贈品來吸引食客訂餐,隨後通過團購小龍蝦的方式來自救,堅強地挺過這段無法堂食的日子。
番禺區暫停堂食後,威仔私廚主理人曾國威便決定用贈品的方式吸引食客下單消費,到店下單即可送一箱飲料或者一張洗車券,消費訂單不限。
得知該優惠消息後,不少食客前去打包餐品,當天的營業額達到5600元,訂單數為34張。不過,送贈品的方式並不是長久之計。第二天,店內的營業額只有2700元,訂單數為20單,與前一天對比明顯下降了不少。曾國威認為,距離是影響生意的原因之一,「我們只能到店自取,太遠了沒人來打包。」此時,店內的營業額連平常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隨後,曾國威開始調整可打包的菜品,他決定加入季節性菜品,給予食客新鮮感。「現在是小龍蝦的季節,宅家來點小龍蝦和啤酒,非常愜意。」儘管此前店內並未售賣過小龍蝦,但曾國威還是要「試試水」。
在朋友圈限量推出10份小龍蝦共50千克後,不到20分鐘,便售罄了。信心倍增的他決定繼續加碼,第二天預售400千克,一經上線,又被迅速搶光。在食客的呼聲下,原本每日的400千克小龍蝦又變成了500千克。曾國威透露,店內7天便賣出了4400千克小龍蝦,「每天都沒停過炒蝦,太忙了。」據統計,連日來該店在平台上推出的團購小龍蝦,營業額高達17萬。
恢復堂食後,威仔私廚店內的經營情況迅速恢復如常。
靠著小龍蝦,威仔私廚挺過了暫停堂食的日子。現如今恢復堂食,店內的經營情況也迅速恢復如常。4月23日,店內的營業額為1萬元,訂單數為42單;4月24日,店內的營業額為1.3萬元,訂單數為51單。他慶幸後來通過售賣小龍蝦的方式來扭轉局面,他說:「暫停堂食的時候,損失了許多新鮮的菜,還有近萬元的生蚝。」
隨著天氣的轉變,未來店內將增加小炒類的菜品,而來店內「救急」的小龍蝦也將停止售賣,「恢復堂食後,小龍蝦就不再售賣了,忙不過來。」曾國威說道。
針對菜品和服務進行升級調整
午餐時間,客語萬科店的上座率為六成。
「重新開放堂食後,營業情況大概恢復到以往的六七成。」客語相關負責人陳小姐指出,客語將推出初夏新品,用優質的出品和服務,讓食客放心、安心。
暫停堂食期間,客語迅速轉戰外賣主場,外賣的訂單增長量大概為平時的10%,不過外賣的總營業額不超過平時總營業額的30%。
客語貼上食安封簽的外賣。
在外賣配送環節中,客語也有自己一套嚴格的外賣配送流程。他們要求員工要測溫、簽字,填寫外賣安心卡,做到餐品的相關人員可追溯。陳小姐介紹,今年外賣的餐具器皿再次升級,不惜下重本使用市面上價格最高的鋁箔盒,再全密封餐品,貼好食安封簽,力求外賣食品的安全。
針對外賣服務,客語優惠加碼,推出滿減活動,現有滿99元減10元、滿139元減15元、滿189元減20元的限時優惠。「我們雖然利潤薄,收入低微,但是也會堅持用好食材。」她補充道。
堂食暫停了,可是客語人一刻也沒休息,他們利用這段時間,內部調整提升,強化服務體驗,推出新菜品。陳小姐介紹,雖然堂食暫停了,但客語人的工作量只增不減,「我們利用這段時間苦練內功,對員工進行培訓,調整內部的方方面面,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只希望食客再次回到客語時,能發現客語又變得不一樣了,也更好吃了。」
增加優惠力度,做好防疫工作
疫情下,「轉戰」外賣已成為不少餐飲食肆的首選。廣州酒家亦是如此,在這段暫停堂食的日子,廣州酒家和其它餐飲食肆一樣,選擇提供外賣服務,但外賣的量也無法與平時相提並論。
恢復堂食後,許多食客前往廣州酒家就餐。
「外賣的量比不上平時,但還是堅持在做。在經營方面,外賣只能起到補充的作用,無法和堂食相比較,壓力還是有的。」廣州酒家相關負責人盧先生介紹道。如今恢復堂食,廣州酒家的早市和午市基本已經恢復到以往的情況,但是晚市的情況還是比較差。他說:「周邊的街坊都有和早茶的習慣,所以恢復堂食後,早市和午市的情況比較好,挺旺的,晚市的情況就比較差。」
恢復堂食後,廣州酒家也推出不同的優惠活動。在線上平台購買套餐,可享受原價88元現價66元的優惠,還有會員充值優惠等。此外,每周二、周四是該店的會員日,消費100元可減20元。針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盧先生表示廣州酒家將增加優惠力度,通過積分兌換、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吸引食客前往消費。除此之外,盧先生認為,當下更該做好防疫工作,為食客提供安心的就餐環境。「把防疫工作做好了,食客才能真正放心、安心來堂食,這樣對消費的幫助也比較大。」
餐飲新人,盼早日恢復正常
日前,白雲區也陸續恢復堂食,不少白雲餐飲人表示:「終於盼到了!」受此次疫情影響,白雲區多地處於「三區」範圍,多家餐飲食肆選擇暫停營業,外賣也無法正常提供。
這對於餐飲人來說,衝擊頗大,尤其是對初入餐飲行業的新餐飲人和小本經營的商家來說,更是困難重重。他們不像大型餐企一樣可以快速地通過提供多元化外賣服務、優惠折扣等方式來改善疫情下的經營情況,再加上經驗不足、資金流少等問題,此次的疫情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較為艱難的。不過,不服輸的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地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
恢復堂食後,強叔現切豬雜粥店營業情況良好。
昨晚,位於新市新街的強叔現切豬雜粥店(以下簡稱「強叔豬雜粥店」)也迎來疫情後的首次堂食。「基本恢復了7成左右,和之前比還是有差別。」相關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
在暫停堂食期間,為了配合防疫工作,強叔豬雜粥店暫停營業了14天,對門店的影響頗大。吳先生說:「房租的損失是最大的,大概是1.5萬元,還有20千克左右的豬雜,新鮮的菜……」他細數著此次門店因疫情損失的情況,直言:「壓力很大!」
門店剛開業3個月,一直以來的情況都很好,有食客回憶:「這家之前的生意超好的!」吳先生表示,疫情前每天的營業額大概是2萬元左右,現在確實是受到了影響。不過,他認為應該在五一前就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營業情況,他樂觀地說:「大概在五一前的一兩天吧,有希望恢復如常,還是要繼續堅持!」
恢復堂食後,同樣位於新市新街的北京飯莊的營業情況並不理想。相關負責人竹子直截了當地說:「現在沒啥生意!」提到是否有應對方式,竹子不服輸地表示:「沒有什麼應對方式,就是搭錢進去死扛。」至於預估何時能恢復到以往的營業情況,竹子則無奈地表示:「很難說。」
位於恆寶廣場的順德公豬肚雞。
與竹子一樣無法預估門店何時能恢復如常的還有順德公豬肚雞門店的吳店長。雖然該門店只是暫停營業了一周,但如今要恢復到以往的營業情況還是很難。吳店說:「恢復後,營業額下滑了百分之五十,影響很嚴重。」
開業近10年的潮汕麵館。
位於白雲區走馬崗社區的潮汕麵館主理人阿傑坦承,自疫情發生後,生意大不如前。「這次疫情發生後,直接就暫停營業了,食材的損失還好,就是房租……」對於暫停堂食來說,絕大多數餐飲人損失最大的還是房租,阿傑也不例外。他也無可奈何,原來就只能維持生計的小麵館,加上疫情的原因,還有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經營更是難上加難。
「以前每份湯粉起價是10元,現在加價2元,沒辦法,不然做不來,真的很難。」阿傑說,他在這裡已經開了近10年,再難也會堅持下去,「哪天真做不了再說吧,現在能做一天是一天。」
砥礪前行,永不服輸
恢復堂食後,川街小巷每天的營業額還算穩定。
「看到同行接二連三地放棄,我們也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川街小巷主理人Jackie說,現在已經挺過了三波疫情,希望還能堅持下去。他透露,現在每天的營業額還算穩定,能應付每天的日常開支,但發工資的錢需要從銀行借,「很難,還有租金的壓力。」
即使困難重重,他也沒想過放棄,「這次恢復堂食的情況比之前都快很多,廣州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預計五一能恢復到以往的營業情況。」和許多不服輸的廣州餐飲人一樣,Jackie還在堅守著,「不想放棄這麼多年的心血。」
美食導報
258
「走一步看一步」「再難也會堅持也下去」「不想放棄」……走訪期間,不少廣州餐飲人都透露當下經營的難,但他們仍表示將繼續堅守下去。面對疫情,廣州餐飲人也一直在積極面對:提供多元化外賣服務、提升團隊服務、研發新餐品、做好防疫工作……
一步難,一步佳;難一步,佳一步。廣州餐飲人,加油!在即將來臨的五一假期,也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留在廣州過節,感受風雨過後依舊熱情的廣州餐飲人,品嘗極具風情特色的廣州美食。
文圖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吳澤銀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編輯 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