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1024已經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
一方面,是小鵬汽車這一年在本業和「不務正業 」上的新進展,另一方面,則是發布會後的直至半夜的專訪。在中國新勢力車企里,沒有哪一家像小鵬對待智能駕駛這般重視。這是小鵬汽車的根本,而1024也是他們對於「臭搞技術的」最有力回應。
產品思考
不同於之前,這次1小時的發布會上 ,何小鵬用了近1/4的篇幅介紹了小鵬汽車「不務正業」的飛行汽車業務,並且給出了明確的未來規劃路線。
【如果我分了一些心的話,我估計飛行汽車和機器人能夠乾得更快。】何小鵬說,他過去一年裡主要工作重心在製造和組織架構,現在能把飛行汽車量產的邏輯確定下來,就已經令人興奮。
但顯然,在座的媒體同行們更關心的,依照這樣的發展規劃,小鵬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特斯拉?對此何小鵬直言【小鵬是小鵬,我們不會和特斯拉學。每個公司的立命之道不一樣。小鵬汽車想做成一家來自於中國、走向全球,做不一樣事情的科技製造公司。】
作為對照,我查詢了特斯拉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從這一點上來看,二者的終極目標一致,但顯然方法論不同。
回到產品上,短暫亮相的X9顯然更受大家關注。但何小鵬表示更希望後續在廣州車展上給大家透露更多細節,至於為什麼會新的「X」系列命名,他表示。
【X9是小鵬面向中大型家庭的第一款產品,後面還有。第二,X在小鵬的體系裡面,我們認為是小鵬體系裡面最高端的一個系列。】
關於X9,作為小鵬首款搭載8295晶片的旗艦車型,如何看待當前階段並不能壓榨其全部成本,反而會增加成本的情況,何小鵬的回答也很坦率。
【實際上8295的能力目前肯定是多了,但是一個車是15年的使用,我們在過去包括820、以前的8155最開始用的時候也有這個問題,我認為將來的汽車起碼在最近的10年來看,算力永遠還是不夠的。】
只顧當下而不為將來做冗餘,不少同行在過去已經給出了經驗教訓。
智駕規劃
這一屆的1024上,小鵬汽車拋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小鵬已經率先進入智能駕駛下半場。
所謂的下半場,也就是在全國實現全場景下的智能輔助駕駛能力。這意味著小鵬汽車要實現城市領航輔助駕駛,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和高頻次的通勤NOA,或者是小鵬的「AI代駕」。
作為接棒吳新宙,來統籌小鵬自動駕駛業務的李力耘則更多地嘗試用技術來布局戰略思考。在談到全國範圍內的無圖推進時,他表示。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具備全國哪裡都能開的這樣一個能力。但是我們對每一個城市的開放會非常嚴格、非常嚴謹。】
這一點結合我們在上海城區進行的智能領航測試的實際體驗,現階段的XNGP更多還是一個求穩的策略,實際體驗更多還是依靠人機共駕的場景。
這次1024上,李力耘提出了面向全場景智駕的終極架構XBrain,將XNet2.0和XPlanner耦合,圍繞視覺+占用網絡的落地,讓沒有雷射雷達的PRO版本,有了更強的視覺能力和感知能力。
他解釋到【如果我們想和汽車做很好的博弈和交互,不單單是你會怎麼做,而是怎麼去規劃,讓雙方達到一種平衡。】簡單地理解這句話,其實就是將智駕規則變成了智駕策略,達到擬人的特點。
作為技術出身的何小鵬也再次解釋了下各種原理,【他講的很難懂對不對?實際講的就是說從原來的規則型串型到現在的整合型到一個黑盒子的生成邏輯的變化。】
而所謂的黑盒子,個人理解就是大模型。結合實際產品來看,接下來我們會在小鵬汽車的產品上看到兩種變化。
1.沒有雷射雷達的PRO版本,也能擁有不輸MAX版本的高速領航體驗。
2.MAX版本未來的智駕體驗,會更加擬人化。
總結
從2017年何小鵬入局,彼時國內大約有300家左右的汽車行業公司,造車公司百餘家。到2022年,成規模銷售的造車公司大約在50家左右,是大浪淘沙般的速度。
造車新勢力們正在不斷的洗牌,「優化」成為了各家車企的主旋律。在這個過程當中,能不能保證自身實力足夠強,是不是可以一直「遙遙領先」?在經營層面,能不能摳好每一個細節,控制每一項成本,建立良好的組織架構。是每個企業要去思考的問題。
最後回答標題里的問題,小鵬汽車真的在不務正業嗎?顯然不是,無論是機器人,還是飛行汽車,他們都是小鵬在智能化上的探索。而你我,也將成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