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青山滿眼綠 ——我市7次蟬聯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進單位

2023-04-17     延安發布

原標題:守得青山滿眼綠 ——我市7次蟬聯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進單位

從吹響綠色衝鋒號,到綠意涌動黃土地,延安用24年時間,再造了一個秀美山川。

如何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生態建設成果?近年來,我市全面落實林長制,築牢生態安全防線,厚植綠色發展底色,用心守護綠水青山,創下連續22年無大的森林草原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2001-2021年7次蟬聯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進單位的佳績。

掃碼進山,文明祭祀,全面築牢生態安全防線

陽春時節,黃龍山林區綠意涌動,滿眼蒼翠。

「上山祭祖請先掃碼登記,注意不要用火,請文明綠色祭祀。」近日,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石堡國有生態實驗林場的管護員曹茂林一邊提醒上山群眾掃「防火碼」登記,一邊發放柏樹苗。

春季回暖,天乾物燥,眼下正是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曹茂林每日早出晚歸,加強日常巡護,不敢有一丁點兒馬虎。當管護員30多年了,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曹茂林守護著家鄉的森林越來越茂盛,綠色版圖越擴越大。

獻花、掃墓、植樹……當地居民康天林和家人一起祭祖,掃墓結束後將一棵柏樹幼苗栽植在祖墳周邊。「我覺得文明祭祀非常好,既用花籃、水果等表達了對親人的哀思,也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康天林說。

「您已進入高火險區,請勿攜帶火種,文明祭祖,禁止上墳燒紙,燃放煙花爆竹。」每當有車輛或者人員經過林區各個路口,路旁的語音提示杆就會響起。「這對於進山人員來說,既是宣傳教育,也是警示提醒。」石堡國有生態實驗林場場長劉順德說。

在林場辦公區,一張責任區區劃圖和森林管護區域圖,清晰地勾勒出20111公頃管轄區域1293座墳頭的管護責任。

「綠色顯示的是防火通道,紅色顯示的是墳頭分布,將所有的信息全部彙集在一起,製作成一張圖挂圖作戰,一旦因上墳引起火災,便於第一時間對火災進行綜合研判、快速反應、科學撲救,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劉順德介紹道。

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轄區總面積291.2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27.83萬立方米,是陝西五大林區之一,被譽為「陝西的一葉肺」。境內植被茂密,森林資源豐富,屬全省重點森林防護區。「從多年經驗總結來看,99%的森林草原火災是人為因素引發,其中祭祀用火隱患最為突出。」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防火科科長王鋒道出了以往森林草原防火的難點。

為此,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創新推出防火「四個一」做法,即建立「一墳一卡」「一區一檔」「一站一薄」「一場一圖」,對墳頭墓地實行精準監管,有效保障了森林資源安全,轄區實現了連續65年無重大森林草原火災發生。如今,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四個一」創新方法在全市得到推廣應用。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

「清明上山祭祖的時候千萬不能使用明火,容易引發火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黃陵縣店頭鎮新城村,該鎮幹部張衛東正在走村入戶宣傳森林防火,並將印有森林草原防火宣傳的小案板、地墊等一一送到群眾手中。

村口的小廣播、車載大喇叭循環播放著森林草原防火宣傳,聲音在小小的村莊裡迴蕩。

店頭鎮地處子午嶺林區,境內森林資源豐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但日常管護壓力也大。「我們這裡廠礦企業多,流動人口多,運輸車輛多,要守好家門口的這片森林實屬不易。」店頭鎮鎮長王龍坦言。

近年來,店頭鎮全面推行林長制,統籌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鎮設有鄉鎮級林長2名,分別由鎮黨委書記和鎮長擔任,16個包村領導擔任鄉鎮級副林長,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村級林長,56個村民小組長擔任村級副林長,還有67名專職護林員,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網格化管理,層層夯實責任。

「有了林長制這個總抓手,我們就能夠統籌各類資源,集中力量落實工作。」王龍告訴記者,以前村民種田後的秸稈處理耗時耗力,為圖省事村民點火焚燒,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後來,鎮上積極爭取專項資金,以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委託給當地兩家農民合作社進行機械化處理,既解決了村民的難題,消除了安全隱患,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自林長制全面推行以來,我市「四級林長」實行包縣、包鄉、包村、包場、包站、包林區「六包」責任體系,將責任細化分解到人、到崗、到山頭地塊,強化宣傳教育,嚴格火源管控,開展隱患排查,夯實基層基礎,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目前,「市縣鄉村」四級林長制體系全面建立,共設立「四級」林長6892名,選聘生態護林員3372人,實現了4457.37萬畝生態空間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山川披綠,林海生金 ,全民守綠護綠意識蔚然成風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

近年來,延安市林業局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務,制定《森林草原防火宣傳工作方案》,以「森林防火宣傳月」「全國防災減災日」「3.12植樹節」等活動為載體,積極宣傳「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理念,廣泛動員全社會齊抓共管,讓森林草原防火意識深入人心。

在市民李曉磊的記憶中,過去,延安一到冬春季就黃沙漫天,沙子吹到人臉上生疼。「如今,『聖地藍』已經成為常態,到了夏天滿眼鬱鬱蔥蔥,每個人都享受到了保護生態帶來的好處。」李曉磊感慨地說,今後也會和家人進一步提高森林草原防火意識,共同守護好延安的良好生態環境。

「森林草原防火這項工作,宣傳教育很關鍵。近年來,我們採取了多種宣傳方式,標語掛起來、喇叭響起來、警車跑起來、人員動起來,讓防火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農戶、進企業、進學校、進景區,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宣傳工作,全面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思柏說。

延安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核心區,曾經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延安人堅持用延安精神建設生態、發展生態、鞏固生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山川大地實現了由黃到綠的歷史性轉變,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美譽。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如今的延安,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蔭如蓋,秋天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再不是過去的舊模樣,是青山依依、綠水環繞的美麗家園。

「近年來,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形式總體平穩,防火工作重視程度高、宣傳效果好、火源管控嚴、隱患排查細、責任夯得實、重點人群管控嚴,取得了一定成效。」王思柏表示,下一步,延安市林業局將以先進模範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探索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新機制、新模式,堅決築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防線,為延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賀秋平)

來源:延安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ebf1702d2ef30cd713cfc95cb777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