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之歌上市後首份財報:教人賺錢的公司難賺錢

2023-03-01     大摩財經

原標題:量子之歌上市後首份財報:教人賺錢的公司難賺錢

量子之歌上市後首份財報:教人賺錢的公司難賺錢

2月27日,主打財商課的成人在線教育企業量子之歌(QSG)發布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

2023財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營收7.86億元,同比下降2.2%。同期,量子之歌繼續延續虧損,凈虧損4140萬元,上年同期為凈利潤4610萬元;經調整後凈利潤為2180萬元。(量子之歌每個財年為上年7月至當年6月)

1月25日,做財商課培訓的量子之歌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12.5美元,超額配售後共募資4220萬美元。

雖然募資規模並不算太大,但由於量子之歌是中概股底稿審查落地後,首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同時也是「雙減」政策後,率先上市的在線教育企業之一,其在美股敲鐘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

上市之後,量子之歌股價一直在發行價附近徘徊,截至2月28日收盤,最新股價12.2美元,已經破發,總市值6.7億美元。

啟牛學堂變身

量子之歌前身爾灣科技自2017年推出財商課平台啟牛學堂,通過直播、音頻等形式提供線上財商教育,並通過低價圈粉和洗腦式廣告迅速打開了市場。2022年3月,爾灣科技以品牌升級之名,改名量子之歌。截至2022年末,量子之歌註冊用戶規模達到7780萬。

目前,量子之歌創始人李鵬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持股30.2%,且通過AB股設置,控制多數投票權,為量子之歌實控人。除此之外,險峰長青、DCM基金、紀源資本等通過參與融資進入到股東名單。

通過上述三個品牌,量子之歌儘可能覆蓋各領域各年齡段的所有潛在用戶。

2022年起,量子之歌開始做B端業務。先後推出針對金融機構的營銷服務、企業人才管理服務等。不過,B端業務還是量子之歌的「小頭」,2023財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的企業服務營收同比增長近七成,但僅有0.82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10%左右,難以影響大局。

量子之歌手握大規模流量,也試圖通過其他渠道變現。2021年5月,量子之歌開始了保險經紀業務。2022年3月,量子之歌將這部分業務從上市體系剝離。

財商課這門生意好不好

國內成人教育特別是財商培訓市場需求很大,但目前行業內的玩家都沒有明顯護城河。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成人教育市場在2021年規模約5664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9947億元。而且,中國只有不到35%的成年人具備金融知識,這一數據明顯低於已開發國家,市場潛力巨大。

金融知識類教育,也就是常說的財商課,通過向消費者教授金融、理財知識賺取收入。這類教育並非剛需消費,這就導致賽道內的玩家營銷費用居高不下。

量子之歌善於為旗下的產品包裝。啟牛學堂時期,就選用了《武林外傳》「邢捕頭」」范明和《人民的名義》「侯亮平」陸毅代言。這二人雖然並非流量明星,但其演繹的捕頭、檢察官的角色深入人心,也有給啟牛學堂「背書」之意。

量子之歌打出「只要幾十塊,甚至只要幾塊錢,就可以學會理財,收入比工資還高」的招牌,靠著在短視頻、社交平台等地密集植入廣告,用戶規模不斷壯大。

2022財年,量子之歌核心平台啟牛註冊用戶從上一年的1700萬人增加至5970萬人,同期付費用戶從80萬增加至100萬。量子之歌當期營銷費用22.54億元, 粗略計算,量子之歌2022財年新增單個註冊用戶的成本約53元,付費用戶成本在1.13萬元左右。

但是,燒錢換市場的做法,越來越難以奏效。自2022財年開始,量子之歌試課用戶與註冊用戶比、試課用戶與付費用戶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3財年第二季度,量子之歌新增付費用戶40萬人。招股書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量子之歌新增付費用戶30萬人,且2022年7至11月,量子之歌新增付費用戶50萬人,以此計算,2022年12月,量子之歌單月新增付費用戶2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付費用戶數目高速增長的同時,量子之歌的營收卻沒有獲得相應的高速增長。造成這一現象的最可能原因是量子之歌付費用戶的平均消費並不高。

2022財年,剛剛運營三年的量子之歌已經實現扭虧,當年經調整凈利潤為5800萬元。但進入2023財年後,量子之歌再度虧損,上半財年累計凈虧損1.39億元。

根據量子之歌的預測,2023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將在7.5億元至7.8億元之間,同比增幅在8.6%至12.9%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K12教育,無論是考公、考證類的成人教育,還是財商課、形體課這種非必須的成人教育,復購率都很低。這很好理解,考上的沒有復購需求,考不上的即使「二戰」、「三戰」也一般不會選擇已經嘗試過的「老路」。以財商課為例,通過課程賺到錢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費者會覺得自己的財商需要進一步提高,而買了課卻沒賺錢的,很難有再次消費的衝動。

對於燒錢擴張的量子之歌來說,能否解決復購問題,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財商課,智商稅?

早在啟牛學堂時期,量子之歌就充滿爭議。

財商課平台的受眾對象,一般都是月光族、寶媽、退休人員等缺乏理財知識的「小白」。以量子之歌的核心平台啟牛為例,前期通過免費的「小白試聽課」吸引學員前去學習,在隨後的交流中通過「前輩」曬收益、「老師」承諾高收益來誘導學員購買進階課程。

低價、甚至0元的財商課只是啟牛學堂圈人頭的方式,接下來的精品課、實戰營才是收割利潤的關鍵,而這部分課程一般在數千元以上。而且,這些課程的價格都是不透明的,需要聯繫賣課老師——也就是代理——來進行。

這些十幾塊、幾十塊的財商課真的為用戶帶來高收益理財嗎?黑貓投訴平台上,不少消費者表示,不僅學不到東西,賺不到錢,連退課都很不容易。

2022年初,央視曝光了一批財商教育機構存在非法薦股虛假宣傳的行業亂象,啟牛學堂被點名。

2021年10月,啟牛學堂運營主體之一菲爾萊科技因虛假宣傳、捏造授課老師身份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200萬元。彼時,菲爾萊將專科學歷的講師宣傳稱央財碩士,還為另一講師講編造出「MBA工商管理碩士」學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b0945b8b10e601de7135de8b6ba1e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