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說過,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在力挺理想汽車後,他果斷出手,兩次豪擲56億,成為理想第二大股東,延續了其「快狠准」的行事風格。
如今理想汽車即將赴美上市,王興為「理想」初戰告捷。
理想赴美IPO,王興成第二大股東
這個周末,理想汽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上市申請,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重磅事件。
2014年,蔚來成立,其後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個赴美上市的公司;六年後,美股市場即將迎來中國第二家新能源汽車公司。
據理想汽車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顯示,其融資額1億美元,證券代碼為「LI」。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第二大股東正是王興。王興及其關聯方美團持股23.5%,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持股25.1%。
王興與李想的持股比例僅相差1.6個百分點,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王興想成為理想汽車第一大股東,輕而易舉。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王興躍居理想汽車第二大股東,說不是有備而來,風清是不信的。
王興隔三差五地在飯否網上發表言論,不是看好新能源汽車就是力挺理想汽車,說的次數多了,把自己也感動了。
2019年8月,王興開始掏錢了。他個人出資2.85億美元,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共計3億美元參與理想汽車C輪融資。
本以為這只是王興個人對汽車的愛好,玩玩而已。沒想到,今年6月24日,據《晚點LatePost》報道,理想汽車將獲得5.5億美元D輪融資,美團領投5億美元。
7月2日理想汽車股東利歐股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回復投資者,目前相關交易正在進行中。
至此,王興已經在理想汽車上豪擲了8億美元。美團的出手皆因為「興哥看好此賽道」,不得不說,王興比董明珠幸運多了。
董明珠也看好此賽道,但是中小股東不同意。如果說董明珠希望格力投資銀隆是看上了汽車的空調系統給格力帶來的業務增量,那王興瞄準了理想,又是為了什麼?
王興的理想,在出行領域
王興的創業之路可謂九死一生,這也造就了他極強的忍耐力,你打他一拳,他終究是要還回去的。
看看這次美團投資理想5億美元的背景就知道王興下了多大的狠心。去年美團才實現了整體盈利,今年遭遇疫情,美團又出現了虧損,被戲稱「一朝回到解放前」。
在業務受損嚴重的時候,美團卻拿出5億真金白銀支持理想,足見王興對理想的信心和對出行的決心。出手之「快狠准」,讓業界又看到了那個「還有什麼是美團不做的」王興。
快,是因為不到一年,王興兩次出手,迅速成為理想第二大股東,封鎖了友商的進入路徑;狠,是指王興出手之闊綽,行事之果斷;准,是指投資即巔峰,投完就上市,效果看得見。
眼光源自對行業的洞察,從王興在飯否網上的觀點亦可看出,他說,人們通常會高估未來兩年將發生的變化,但會低估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這對智能電動車也非常適用。
他看到的是十年,這就是格局。實際上,對於出行的「種子」,早在2017年就播下了。當時程維質問他的時候,他只是謙虛地說,就想試試(出行)。
2017年2月,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王興親自坐鎮。美團打車推出計程車和快車兩種業務,通過對司乘兩端同時補貼,很快在南京占有一席之地。
次年擴展至上海,用同樣的方式,拿到了上海1/3的市場份額。這哪是試試,完全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程維很快看出了王興的野心,有你這樣試的嗎?滴滴很快發起反擊。
程維也是業界的一位狠人,他能夠收購快的、力戰優步,同樣也能制衡美團。他不與美團打車正面交鋒,採取「直搗黃龍」的打法,以滴滴外賣殺入美團腹地。
滴滴外賣通過高額補貼方式,在9天內成為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台。狠人王興見識到了另一個狠人,如果持續加碼出行,勢必和滴滴「血拚」,而當時美團正處於上市的前夕,王興需要給資本市場一份好看的數據。
為避免陷於被動,美團停止了網約車的「試試」,在其上市招股書中明確提到,公司將不再繼續拓展網約車業務。這一仗,王興挨了一記「悶棍」。
為理想而戰,王興從未放棄
王興的忍耐力在業界有目共睹,為了給美團一個緩衝期,他按下了出行的暫停鍵。
但他關閉這個入口的時候,卻開啟了另一個入口。2018年4月,美團花27億美元收購摩拜單車,硬生生地拋棄了摩拜價值16億元的商標價值,將其更名為「美團單車」為的就是從形式上統一美團出行。
美團出行另闢蹊徑,從解決出行的最後一公里入手搶占市場,為的就是避免人們以為美團放棄了出行業務。
收購摩拜一年後,2019年4月,同樣是在南京和上海,美團打車重新運營,但改變了運營模式,從自營改為了聚合第三方打車平台。
出行業務的路上,美團一直都在。去年美團實現整體盈利後,各項業務蒸蒸日上,王興看好的業務業務是時候發力了。
他隔三差五地發表些關於看好新能源汽車的言論,通過最優選項,盯上了理想。有了理想,王興的大出行戰略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無論哪個行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核心的東西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就是所謂的自營。美團控股理想後,至少可以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隨著美團出行的推進,在自營領域,美團必須打造自己的專屬車輛。用美團的公司打造美團的專車,沒有毛病。
其次,智能電動車的終極追求就是實現自動駕駛。自動駕駛不僅改變人們十年的出行方式,更是美團急需的業務。美團押注不僅是出行,更是無人配送領域。美團曾跟理想一起打造了無人送貨車。
最後,美團一直想打造自己的網約車體系,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一直有所布局,並且也在開發自己的「美團地圖」,這一系列的軟實力也需要硬體平台的檢驗。
王興曾表示,自動駕駛肯定是未來,這也是他重押理想汽車的主要原因。他的8億美元讓理想順利「上岸」,但理想能讓美團出行「上岸」嗎?
答案就在王興心裡,也在時間的流逝中。王興有出行的理想,更有新能源汽車的理想,只要耗得起「上岸」的時間,憑藉他掌舵者的智慧,盪起理想的雙槳,美團出行「上岸」指日可待。
作者: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