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事實上很多情況下孩子任性都是有些不分場合的,面對這種現象,如果家長不加以糾正的話,必然會引起更加嚴重的後果。適當的拒絕孩子,其實也是一種好的教育。
前不久一則新聞登上熱搜,一個小男孩兒在商場裡想讓媽媽給他買氣球,他的媽媽拒絕了他,於是他便大吵大鬧,並且情緒激動地放出狠話,如果媽媽不給她買就讓媽媽去死。這些話一說出來,讓許多人駐足觀看。針對這一現象,很多網友憤慨,這種孩子養了做什麼?說話如此惡毒。還有一些網友表示這種孩子就是欠教育。
但是無論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追求其原因,為什麼孩子年齡這麼小就會說出如此的話呢?
需求尚未被滿足
很多情況下孩子性格暴怒或者說出一些惡毒的話,其本質原因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像新聞里的小男孩兒,他的需求是為了獲得氣球,但是他的媽媽並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從而導致孩子情感上的爆發。
沒有受到重視
事實上,當孩子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的時候,也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暴怒,在現實生活中,當孩子與父母溝通某件事情時,因為思維和語言能力的受限問題,導致孩子在提出自己想法的時候,需要絮絮叨叨說很久,無法合理總結,在這個情況下,如果父母為了儘快去做自己其他的事情而對孩子進行敷衍行為,那麼必然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很多情況下也會令他們做出扔東西的行為。
父母影響作用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父母的教育問題,一些父母本身脾氣就不太好,而他的孩子脾氣自然也不會太好,老話說得好,有樣學樣,孩子的行為其實也是父母行為的映照。根據研究表示,那些具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其父母也往往有這種傾向。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種問題,首先不要在公共場合譴責孩子,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卻有極強的自尊心,如果在公共場所里斥責孩子,必然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情緒暴躁。其次,父母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孩子的榜樣,日常生活中不要把暴躁的一面表現出來,學會釋放情緒,以溫和的態度面對孩子。最後適當引導孩子的情緒,給予他們發泄情緒的途徑。
面對孩子情緒問題,你有什麼好的解決措施?歡迎在留言下方評論。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