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兩天的成都有好熱?
就連后羿來了都想立馬掉頭的程度!
出門一秒鐘
喜提360°全方位「上蒸下煮」全套spa
考驗著已經熱得靈魂出竅的成都人
更可怕的
昨日(11日)成都發布首個
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是在簡陽
而這是最高級別高溫預警信號!
隨後成都市氣象台也將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變更為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東部新區、錦江區、青羊區、武侯區、成華區、金牛區、高新南區、高新西區和青白江區的全部鎮(街道)未來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金堂縣、雙流區、新都區陸續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還要熱多久?
成都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濤告訴大家:「從目前來看,未來一周成都仍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大部分區(市)縣日最高氣溫在37℃或以上,局部可達39℃左右。 18日後最高氣溫略有降低,但部分地方最高氣溫仍在35℃以上。」
中伏將在8月14日結束
末伏的天氣會舒適一些嗎?
張濤表示:「今年末伏氣溫較中伏氣溫有所下降,高溫天氣逐步緩解,多分散陣雨和雷雨,其中,18日前後有一次較明顯的降雨天氣,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
具體預報
11日晚上到12日白天:晴間多雲,西部、南部有分散陣雨或雷雨,雷雨時伴有短時陣性大風,氣溫25~40℃;
12日晚上到13日白天:多雲間晴,西部有分散陣雨或雷雨,氣溫25~39℃;
13日晚上到14日白天:多雲間晴,傍晚前後有分散陣雨或雷雨,氣溫26~39℃。
在上一次高溫來襲時,成都商報四川名醫聯合省內13家公立三甲醫院16位醫生,為大家全面普及了高溫預防措施及急救知識!
今天,小康妹兒就來帶大家複習一下這些知識!
炎熱夏季,當心「隱性中暑」!
中暑是高溫多發病,但有些「隱形」中暑表現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時採取避暑降溫措施,後果不堪設想。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蔣臻提醒大家這三類情況一定要重視:
1、不要忽視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症狀不典型,頭暈、眼花、乏力,感覺像感冒了;
·輕-中度中暑:出現較為強烈的頭痛、噁心、嘔吐、揮汗如雨、渾身無力、體溫升高等症狀,甚至輕度意識障礙,神情異樣;
·重度中暑:除了比中度中暑症狀更嚴重外,還會出現抽搐痙攣和體溫高達40攝氏度甚至以上的爆發性高熱。
2、關注特殊群體。老年人、有全身性疾病的病人、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由於散熱功能不好,可能在室內也會中暑。家人容易忽略,所以一定要多關注夏季他們日常飲水、排便情況。
3、仔細辨別。由於中暑會出現暈倒等表現,容易被誤判為其他疾病,所以一定要綜合全身症狀、病史來判斷。
提高警惕:夏日遠離「燒燙傷」!
暑假是兒童意外燒燙傷、家庭熱液燙傷高發期。如遇「燒燙傷」,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黃洋輝介紹:「這五字口訣要記牢。」
1
沖——用流動冷水沖洗受傷部位 20-30分鐘。
2
脫——去除覆蓋傷口的衣物,注意不要強行剝去衣服, 保護好表皮,以免弄破水泡。
3
泡——讓受傷部位持續在 常溫水中浸泡 10-30分鐘,面部則可用濕巾敷。
4
蓋——用乾淨,最好是無菌的 紗布覆蓋傷口,加以固定,有助於保持清潔,減輕疼痛。
5
送——嚴重的燒燙傷患者應及時送往醫院或撥打 120。
黃洋輝醫生還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用帶顏色的藥水、鹽水、蘆薈或牙膏等偏方塗抹創面,會刺激傷口增加感染的風險,也耽擱救治時間。
夏季是腹瀉高峰期,這兩點要做到!
夏季是腹瀉高發期。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向娟建議有兩方面要注意:
一、入口食物要細心
1、食物現吃現做,儘量吃熟食,剩菜不要存放太久。
2、避免同時處理生食與熟食,不要用同一套工具切割和盛放食物。
3、夏季生食涼菜要格外多觀察,如皮蛋有破碎,惡臭、霉味等就不要食用。
二、狀態不佳及時就醫
輕度腹瀉或在旅行途中等情況,可準備黃連素,水樣便可考慮蒙脫石散,並及時補充鹽分和水分。
注意!腹瀉持續2天以上沒有緩解;出現嚴重的脫水症狀,乏力、眩暈等需要儘快就診以免惡化病情。
高溫下的低鉀血症,很多見!
高溫天除了防中暑外,年輕人,尤其是一些戶外作業人群還要注意預防低鉀血症。
人體大量出汗,鉀流失會進一步增加,體內缺鉀時,人體會出現身體疲乏、軟弱無力、心律失常、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症狀,甚至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周振科建議:出現以上症狀必須儘快就醫。 不要自己隨便買藥吃,鉀離子高了低了對人體都有害。平時人體出汗時,不要僅單純補水,可多吃含鉀高的食物,如豆類、水果汁、蔬菜湯、肉汁、魚類等。
大吃大喝,小心引發胰腺炎!
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章曉紅提醒夏季也要注意胰腺炎!
這三類人群屬於胰腺炎高發人群:
第一,以前有膽囊疾病,沒有經過徹底治療。
第二,高脂血症病人,或有其他疾病。
第三,經常飲酒的人等。
若發生胰腺炎,須儘快就醫,不要以為忍著就過去了,拖久了會致命。此外,也不要亂吃東西。日常生活中,大家夏天飲食還是要清淡,不要長時間高強度熬夜或處於高壓狀態下。
警惕!持續高溫引發「腦卒中」
近期,二十六歲的男青年,因在網吧熬夜打遊戲後,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頭暈頭痛、左上肢有點麻木,最後診斷為腦出血,出血性卒中。
據接診這位男患者的醫生——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劉權介紹,高溫天氣下,睡眠狀態不好、血壓增高、血液粘稠、情緒較易激動等,容易引發腦卒中。而且一定要與中暑所導致的頭暈區別開來。
有如下幾種常見症狀:
1.突然出現 頭痛、頭暈,並且長時間不能緩解。
2.觀察 面部兩側是否對稱,微笑時口角有無歪斜,有沒有流口水的現象。
3.觀察手腳,是否出現 無力、垂落,甚至沒有知覺的情況。
4. 有沒有言語失控,試著說一句完整話、背一段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觀察能否按邏輯正確表達、有無口齒不清。
如果出現以上任何症狀, 請立即撥打120,切勿選擇自駕車或計程車等自行前往醫院。
空調雖好,小心貪涼引來一身病!
持續的高溫,讓很多人家裡的空調都開啟了超長工作模式。長時間吹空調,會使頸椎、腰椎、關節部位血液循環速度降低,使肌肉韌帶僵硬、肌肉筋膜發炎,出現局部酸脹。夏季也是右側肩周炎高發期,因為汽車空調一般在右邊。
因此 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合未病中心副主任劉中興建議「內外兼修」:
外降溫:開空調睡覺要穿純棉衣服,蓋被子,能吸汗更涼爽。
內調理:夏季正是養脾胃的好時機,冬吃蘿蔔夏吃薑,可以吃點溫熱養陰的食物。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高滬特別提醒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熱和涼感知,溫度調整最好跟室外溫差 不要超過8°。
此外,夏季大家可多食用瀝水的冬瓜、西瓜;也可以準備薏米、黨參、黃芪、白朮、赤小豆、綠豆泡水;白芍、玉竹泡水,為防治秋燥做準備。
大熱天情緒會中暑,「拿捏」有妙招!
高溫之下,人的情緒波大,可能出現情緒中暑,主要分為三種:
「
1.焦慮情緒:什麼事都覺得煩躁、焦慮,很容易對同事、親人、朋友發脾氣;
2.抑鬱情緒:覺得難過,抱怨為什麼要上班,甚至會一個人躲在角落裡;
3.行為異常:出現一些之前不常出現的行為,例如抽煙、喝酒等,出現一些反反覆復的情況,例如反覆檢查空調門窗等情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治醫師張霓提醒大家,如果出現這三類問題,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調節:
1.不斷給自己心裡暗示,高溫酷暑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者是採取一下措施,例如調整自己上下班的時間,或者是交通工具,拼車上下班等。
2.舒緩情緒。若是在工作、學習環境中,可以大家共同來緩解,例如到清涼的地方團建;若是自己一個人,則可以聽聽舒緩情緒的音樂。
3.行為調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如看電影或者聚餐、游泳;保證好規律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
嚴防死守暑期溺水,不做「孤泳者」!
當遇到溺水,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宋睿告訴大家:
如果你是施救者,救起溺水者後,不建議對其先做倒水處理,因為真正的患者肺裡面進的水很少,水在進入患者的肺裡面之後,很快就會進入到血液里了。
溺水者最主要的不是水, 它急需改變是缺氧。如果做倒水動作,很有可能把食物倒出來,會堵塞呼吸道,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希望大家警惕的是如果別人溺水,不要沒有任何輔助裝置的情況下去救人。
如果是自己落水,要學會自救,首先第一時間呼叫,然後一定要保持鎮定,儘量把口鼻露出水面,讓自己浮起來,保存體力。
危險發生,正確撥打120很重要!
最後,就是最關鍵的撥打120急救電話了。如何正確且高效的撥打120急救電話?成都市急救指揮中心調度科調度組長蔣曉月認為「兩個清」很關鍵:
1、說清
-----在家呼救時
要講到患者目前所處的詳細地址,所在xx區域xx路、xx小區、xx棟(號樓)、單元號、樓層號、房間號。
-----在室外呼救時
應儘量講清楚確切道路名或交叉路口,事發地周圍的標誌性建築物或容易看到的標誌,如商場、學校、銀行、廣場、公園等。
-----在高速路上呼救時
要講清楚高速名稱、行駛方向,最近高速路入口是哪裡。
如果表述不清,調度員會適當引導您觀察定位。
2、聽清
聽清楚調度人員在說什麼並回答調度員問題。
調度員會根據急救需要告知一些急救措施,一定要聽清指導並按提示行動。
切記:務必等120詢問完相關信息,提示可以掛電話後你再掛機!
文中部分信息來源 | 錦觀新聞
編輯 | 魚魚
製圖 | 小小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成都氣象 中央氣象台、發表情、123rf等
健康科普 看四川名醫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