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我們每天都在用
但是你是否注意過
你買的「牙膏」真的是牙膏嗎?
12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牙膏監管辦法》正式施行,《辦法》特別重點明確了關於牙膏的界定。
其中,有三類很多人經常買、天天用的「牙膏」,根本就不是牙膏。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這些「牙膏」都不是牙膏
1. 牙膏必須是「膏狀」
《辦法》中明確了,對於牙膏產品必須是「膏狀」產品,像很多人買到的牙粉、凝膠、漱口水以及其他「冒充」牙膏的口腔護理產品,真的不屬於「牙膏」。
2. 主要作用是清潔
牙膏是以摩擦的方式用於人體牙齒表面,以「清潔」為主要目的的膏狀產品。
很多寫著「防治幽門螺桿菌」「治牙齦疾病」「消炎鎮痛、止血」「修補牙洞」功效的牙膏,其實都是在掛著「羊頭賣狗肉」,價格貴不說,有些還存在健康隱患。
央視曾曝光過一款產品:
貴陽管女士確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她花400元從網上購買過4支「必X停」「抗幽牙膏」,使用3個月後複查,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數值不降反增。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嚴雪敏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定植在胃中,依靠使用牙膏刷牙這一口腔清潔環節來防治沒有科學依據。
3. 牙膏功效需有科學依據
牙膏的功效宣傳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也就是說商家在功效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敏感、減輕牙齦出血問題等功效的牙膏需要額外做「人體功效評價」。
牙膏有這幾個字
建議趕緊換掉
牙膏是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的,如果你之前購買的「牙膏」出現了「消」「械」「藥」字,均不屬於牙膏的範疇。
1
「消」字號
屬於衛生消毒產品,也不是藥品,例如消毒液等,只能外用消毒;消字號產品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常見於口腔抑菌膏等產品。
2
「械」字號
是醫療器械或者保健作用的膏藥,常見於脫敏凝膠等產品。
3
「藥」字號
指的是藥品,也就是「國藥准字號」,常見於丁硼乳膏等產品。
那我用這三款牙膏不是效果更好嗎?
並不是!嚴格來講,如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牙膏」,長期使用可能有一定健康隱患,建議及時換掉。
如果確實存在口腔、牙齒問題,建議及時正規就醫治療,不要指望牙膏能治療口腔疾病。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牙膏?
基礎清潔類、防齲類、抑牙菌斑類、抗牙本質敏感類、減輕牙齦問題類、美白類、抗牙石類、減輕口臭類……牙膏種類這麼多,到底該選哪種?
1
想要牙齒變白,選擇美白型牙膏?
美白型牙膏含有拋光顆粒、漂白劑等。堅持使用一段時間,能減少或去除由茶、咖啡、有色食品引起的輕度色素沉積,但並不能改變牙齒原來的顏色。
2
牙齒冷熱敏感,選擇抗敏型牙膏?
這種類型的牙膏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選用,因為牙齒遇冷遇熱後出現疼痛不一定都是牙齒敏感,也有可能是牙周炎、蛀牙等引起。所以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及時看牙醫,以免貽誤病情。
3
牙齦老出血,選擇牙齦型牙膏?
很多人遇到牙齦出血就會去買解決牙齦問題的牙膏,但牙齦出血難止可能是白血病、再生障礙貧血等疾病的表現,使用這類牙膏可能會掩蓋疾病的真相,導致疾病的繼續發展,得不償失。
實際上,我們購買牙膏時
選擇基礎清潔類即可
出現了口腔問題的人群
最好先諮詢醫生
編輯 | 吞吞
來源 | 綜合健康時報、央視網、上海發布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和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