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迎應 國際貿易新形勢

2024-06-12     第一財經

剛落幕的五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異軍突起,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拿下32%的選票,在法國政黨中排第一;還有德國選擇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了16%的選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歐洲的向右轉並不讓人意外。結合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高漲的選情,歐美集體右轉的趨勢恐怕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這警示今後的國際經貿格局或將發生變化,各方需為國際貿易新變化做好相應準備。

這種新變化並非是經濟全球化終結,只是它帶有一個鮮明特徵,即摒棄過去比較激進的自由主義理論主導的經濟全球化,而開始趨向基於對等和保守思想的經濟全球化秩序。

這種轉變是基於當前經濟全球化出現的一種困惑,即商品和服務日益全球化,但人的國際流動卻很難如商品和服務一樣自由便捷,這導致歐美發達市場都面臨著一些被全球化忽視的群體。

這導致曾經主流經濟學家對過去經濟全球化提供的解釋框架,很難解釋經濟全球化中為何出現了被忽視和遺忘的群體,加上主流國際貿易理論沒能消除國別差距,並導致一國內基尼係數出現極化效應,如今這些群體正通過選票來表達訴求。

同時,當前主流經濟學的分析和解釋框架,難以對經濟全球化的損益格局和趨勢做出貼近現實的釋義,如描述開放經濟體系下的一國內部與外部均衡衝突的米德衝突,如今變得不再具有違和感。這不得不令人警示描述米德衝突的臨界條件,存在不穩定性和不完備性。

這迫使歐美等開始反思當前國際貿易格局的假設前提,開始傾向保守思想主張的在經濟全球化中強調對等博弈和市場外補貼,不再提倡基於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來設定不同的參與博弈條件。這就是近年來基於多邊主義的WTO,正在被具有對等強約束的FTA所替代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因此,之前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可能只是一個前奏,接下來WTO框架下的國際貿易將遭遇更為猛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衝擊。

為此,在國際貿易規則和秩序正發生深刻變化的當下,中國需做好積極的應對。在此有以下警示:

一是中國製造優勢需要有化整為零的部署。即如果已具優勢的中國製造,繼續全部留在中國以GDP統計,面臨的將是各地越發激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衝擊,而如果以中國資本的形式分布式地布局到全球各地,那麼中國將進入一個輸出資本,而非商品的新時期。

二是中國需積極做好與各國右翼和極右翼打交道的準備。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融入全球化主要學會的是與各國的自由主義者打交道,而未來中國還需學會和各國的保守思想打交道。

三是中國需要注意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到來的時代,一國影響力並非體現為一國在某一產業和領域的控制力,一國的影響力主要來自於對經濟社會的包容力,包容體現的是一種強大的自信和吸引力,這就需要我國不斷通過制度變革,為經濟社會主體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更自由的馳騁空間。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歐洲右轉是機遇還是挑戰,對中國而言不是一個立場問題,而是一個視角問題,以保守思想為基調的國際貿易新變化,或是未來我們不得不迎應的一場經濟全球化範式轉換。國際貿易中如何為各國利益受損者提供激勵約束兼容的損益補償機制,是國際貿易參與者所需要面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97486a112dcd24aaba307ad122f4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