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保交付」步入攻堅期 期待完善「白名單」融資制度

2024-06-19     第一財經

[ 如今,保交付工作啟動近兩年,房企不只是要保證項目按期交付給業主,越來越多房企將交付品質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有負責項目首次交付的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內部非常重視交付,過去還出現過交付糾紛,但2023年至今新交付的項目都未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

作為「保民生」重要環節之一,近兩年來,保交付已成為各大房企的頭號工作要務,並成為房企經營狀況的一個重要體現。據住建部數據,截至2023年末,350萬套保交付項目已實現交付超300萬套,交付率超過86%。

今年以來,房企在交付上更是下了大力氣,有企業上半年的交付規模已與2023年全年持平。在保證交付的同時,提前交付、交房交證等也成為不少房企的常態化、標準化動作;更有房企在交付層面上「卷」了起來,主動提高交付質量,保證購房者利益,保交付工作成果突出。

不過,當前房地產銷售仍處於修復中,而大部分開發商的融資渠道不暢,不少房企在保交付層面上持續面臨著資金壓力;當流動性壓力傳導至供應商層面後,又在交付過程中不斷衍生出新的卡點。保交付還有「深水區」需要蹚過。

值得慶幸的是,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正在成為這場戰役的關鍵一環。多家房企向記者透露,旗下有多個項目進入「白名單」,並獲得了融資支持。截至今年5月中旬,商業銀行審批通過的「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達9350億元。

2024年,保交付仍是房地產行業的重頭戲。為打好商品住房項目保交房攻堅戰,監管層也表示將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其中重點之一即為充分用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將項目納入「白名單」給予融資支持。業內也期待,保交付相關配套資金和政策能進一步落實。

全力推動保交付

2023年是交付大年,各大房企都集中力量推動「保交付」工作,並達成了一定的年度交付規模。

根據克而瑞統計,2023年,包括中海地產、綠城中國、龍湖集團、保利發展、融創中國、綠地控股等規模房企在內,多數百強房企都積極推進項目交付節奏,全年交付規模明顯高於2021、2022兩年的平均銷售水平。

具體來看,碧桂園2023年全年累計交付房屋超60萬套,交付面積約7162萬平方米,其中151個批次、44521戶實現「交付即辦證」。融創2023年在全國101個城市實現279個項目歸心交付,全年實現合計交付面積3587萬平方米、近31萬套。綠地2023年全年共實現交付面積2927萬平方米、約28萬套。

進入2024年,房企對交付工作仍保持高度重視。在今年6月的管理會議上,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惠妍再次強調了保交房的重要性,並表示今年的交付任務非常艱巨。集團總裁莫斌也表示,「一定要牢記保交房是我們的政治底線,要窮盡一切力量保交房」。

多家房企在今年的交付上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綠地控股在2024年設定的交付目標為2000萬平方米,今年前5個月,已完成全口徑交付面積500萬平方米,6月份將再交付超過200萬平方米,交付進度近半;旭輝則在前5個月實現31城、42個項目、超1.9萬套新房的交付;新城控股在今年1~5月累計交付也超4萬套;金地華東在上半年交付已超萬套,逼近2023年全年的交付規模……

其中還有房企推動提前交付。美的置業在2024年1~5月共交付15692萬,提前交付占比43%,其中無錫雲開項目截至5月底的收樓率約96%,交付滿意度74%,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據億翰智庫統計,2023年時,包括中海、華發、龍湖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的提前交付率已在20%以上。

如今,保交付工作啟動近兩年,房企不只是要保證項目按期交付給業主,越來越多房企將交付品質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有負責項目首次交付的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內部非常重視交付,過去還出現過交付糾紛,但2023年至今新交付的項目都未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現在頭部開發商在交付上問題都不大,甚至會主動給出一些銷售時期沒承諾的提升,「我們公司基本上所有交付項目都會主動做地庫升級,例如星空頂等」。美的置業合肥一項目即對歸家動線進行了全面升級,增加了玻璃雨棚和牆面裝飾幕牆,在地下車庫做啞光環氧地坪等。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於小雨向記者表示,房企如期乃至提前交付的背後,是企業自身在交付方面較強的主觀性。近兩年交付的重要性直線上升,企業的交付體系也日趨完善,提前交付等現象是企業「卷」交付的外在表現之一。這對於購房者而言,意味著企業「靠譜、安全」。

期待政策進一步落地

儘管交付成績斐然,房企面臨的壓力也不可忽視。不少房企在今年的交付規模有所下降,例如旭輝2023年總計交付11.8萬套,今年這一指標約為7.8萬套;世茂集團在過去兩年里平均每年交付規模在10萬套,今年則大約5萬套;正榮也表示,2023年是項目建設費用最高峰,今年的交付量將有所減少。但交付總量的些許減少並不意味著交付壓力的降低,事實上,不少房企面臨的交付規模仍是天量,相應的資金難題依舊是壓在許多房企頭頂上的大山。

有房企披露今年整體的建安成本預計超300億元,但2023年底時的在手資金不足150億元;當然其間有來自銷售回款的補充,但目前整體房企銷售規模同比去年減少約四成。資金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今年1月份,為推動保交付,支持房地產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以「一項目一方案」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5月中旬的國務院吹風會上披露,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經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同期,商業銀行已按內部審批流程審批通過了「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9350億元。

多家房企也獲得了該政策的支持。截至6月17日,旭輝在全國有68個項目入圍「白名單」,36個項目已獲融資支持;綠地也有18個「白名單」項目融資申請獲得銀行批覆,總批覆金額37.98億元,其中主要為新增融資;新城控股有100多個項目申報了「白名單」,通過率過半,新增的提款加上展期的額度一起超過10億元等。

在保交付進入攻堅時刻的當下,監管層在持續努力推動項目按時保質交付,關鍵舉措之一就是充分用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將項目納入「白名單」給予融資支持;同時,金融機構也要落實盡職免責規定,做到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應貸盡貸」,加快貸款審批和發放,支持項目建設交付。

劉水也建議,對於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自主協商,積極支持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緩解房地產企業償債壓力,穩定房企經營。

此外,劉水認為應進一步完善「白名單」制度,使更多項目進入白名單,金融機構加快放款速度,使審批的貸款資金儘快落實到項目,同時抓緊推動後續批次「白名單」項目融資落地,持續對房地產項目融資給予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6638960b7dd0c504017dd87889d3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