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周末怎麼玩?在這裡回到100多年前的老漢口,實力僅次於上海

2022-04-08     蘇丹卿

原標題:武漢周末怎麼玩?在這裡回到100多年前的老漢口,實力僅次於上海

武漢是一座城市格局非常少見的大城市,兩江交匯並穿城,長江之水浩浩蕩蕩,漢江之水蜿蜒而來,形容了漢口、漢陽、武昌三鎮隔江鼎立的布局。

神奇的是,在這兩江四岸的風光里,各地歷史、文化和風情卻有明顯不同。同飲長江水,卻說出了不同的文化故事。在這三鎮中,漢口最晚形成,但崛起速度極快。

明末清初,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並稱天下「四大名鎮」;清朝中期,曾有「天下四聚」之稱,「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

1861年,漢口開埠,「東方芝加哥」的稱號享譽全球,綜合實力在國內一度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直到今天,人們對漢口印象依舊深刻,老武漢人或老漢口對漢口的記憶仍是有「歷歷在目」的親切感。

對於時刻想要追尋記憶的武漢人而言,今天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等依舊保留了時代的記憶、歲月的磨痕。

但若是想要再看一眼上世紀二、三十年的老漢口的商業興起與繁華景象,可能位於今天黃陂區的漢口鎮戲碼頭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新安書院、天聲戲園、滿春茶樓……在老漢口的記憶深處,這些久遠久遠而又熟悉的招牌教人恍惚時空穿梭,回到了上世紀的20年代。

充滿復古、舊時代記憶的漢口鎮戲碼頭商業街區,像是時光里的一個時代縮影,總面積120000平方米,相當於280多個籃球場大。

內有規劃20餘個主題打卡點,實景復刻了京漢火車站、民眾樂園、東方茶港、漢口碼頭、老漢口茶廠等城市歷史商業地標。

它作為湖北首個全品類沉浸式劇游小鎮,整個小鎮按照老漢口風格打造,那在今天江漢路上的璇宮飯店,在江岸區的巴公房子以及六渡橋、戲碼頭等都在這裡有跡可循,並以沉浸式劇本殺的主題模式,令每一個來到這裡的武漢人坐上了時光機,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老漢口。

一路走去,茶園、戲樓、電影院、洋行……鱗次櫛比,產生無數耐人尋味的美學遐想,充滿了濃濃的復古風、懷舊風。

當人們變裝後、當人們走進蒸汽火車進行拍照時,不禁想起了那部電影《重返二十歲》。但今天,我們所有人重返二三十年代的老漢口。

寬闊的街道上,各種霓虹燈箱、廣告旗幟、巨幅廣告畫懸掛在街頭,電話亭、報刊亭、郵筒、電燈杆穿插其間,所有人都恍惚了。

身邊的不少武漢本地人開始追憶起來,看到熟悉的建築、商業招牌,紛紛激動起來,有的想起了奶奶說的故事、有的想起了爺爺說的那些事、有的想起了外公、外公曾分享的歲月。

仿佛在這一瞬間,回憶帶領他們走進了百年前的一段故事裡。雖然,我難以與他們共情(我是外地人),但建築的復刻依舊讓我感到了歷史的「鮮活」。

其中,最讓我感到新奇的還是一處報刊亭。一張1935年的《良友》畫報封面圖引起了我的注意,人物妝容的復古極具時代感。

良友(畫報)是我國出版時間長、影響大的畫報。1926年在上海創刊,創辦人伍聯德被譽為「中國畫報之父」。

他以先進的照相製版技術,將那時的中國風貌、人文、時局、文化彙集到一本雜誌中,曾遠銷五大洲。時至今日,已成為我們了解彼時民國的極珍貴資料,收藏價值極高。

儘管眼前報刊亭的《良友》只是複製畫報,但每一張封面圖都反映了那個年代的文化和審美,也令人們的時空穿越更加有真實感。

在這報刊亭的正前方有一尊雕塑,那就是與武漢之間相互成就的張之洞,在其身後就是戲碼頭和六渡橋。

【地址】武漢市黃陂區漢口北萬國城T區

【交通】自駕:導航搜「漢口鎮戲碼頭」

公共運輸:乘坐298、293、286、287、228至「漢口北大道地鐵漢口北站」公交站,或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至「漢口北站」,下車步行900米即到。

【門票】0元。

街景劇游進行時,漢口鎮戲碼頭部分街區會封閉,僅供劇游購票觀眾進入。

【體驗感】劇本殺;拍照打卡凹造型。

【小貼士】建議周末去,通常會有劇本殺,且人多、商鋪營業多,不會顯得單調、冷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828e95cb9f73755fa3e15370333c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