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需要足夠的水分來達到正常的生理均衡,人體是需要體液循環才能達到維持各個器官的生理狀態,通過飲水把身體的毒素和垃圾給稀釋掉,再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眾所周知,排尿是最正常的生理現象,尿在腎臟生成後經輸尿管而暫貯於膀胱中,貯到一定量後,一次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的過程,排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複雜反射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養生人士喜歡多喝一些溫熱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最終過濾成尿液,將體內的毒素及垃圾排出體外,往往有些人在喝完水後會出現頻繁上廁所的現象,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來了解一下!
1、喝水太快
體液本身達到一種飽和的狀態,飲水後產生血容量增加,腎臟加速其代謝,造成水分迅速排出體外,故而會產生喝水後立刻就會小便。
正常人在飲水過量的情況下,機體為了維持內環境的穩定,會產生排尿增多,以免水分過多,造成水中毒。
一般都是通過腎臟來調節腎臟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的代謝之下,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改變,從而引起排尿增多,這屬於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天的量超過5000毫升的話,需要考慮患者是否有一些內分泌系統的疾病。
若在現在這種季節天氣較為冷的情況下,如果飲水後就會很快排尿,建議可以化驗一下尿常規,是否尿道炎的症狀。
2、小膀胱容量
尿液主要通過腎臟產生,然後通過輸尿管進入膀胱儲存,因為膀胱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因此,膀胱的大小也決定了尿液的儲存量。
對於這樣的一種情況,不需要過於擔心,平時只需要多喝水,就能夠有效的達到改變,而且也不至於,會出現更明顯的病變。
3、腎臟疾病
尿多跟腎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因為尿液本身是腎分泌出來的,所以腎功能的情況跟尿量有絕對關係,在尿多的時候,還得結合其它的情況來判斷,因為尿的數量還跟飲水量、水分進入的量是有一定的相關性。
腎臟疾病患者他們的腎臟功能是比較低的,水分進入到腎臟之後吸收較少,大部分都會排出體外,這就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喝水就會尿多的現象。
4、膀胱疾病有關
有一些人喝完水之後就尿多,很有可能與膀胱部位出現疾病有關,在膀胱疾病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引起膀胱容積減小,導致儲存尿液能力下降。
膀胱內有炎症時,神經感受閾值降低,尿意中樞處於興奮狀態,產生尿頻,並且尿量減少,如果若有膀胱結石,也會導致尿頻,尿路細菌感染引起尿路炎症,它也會引起尿頻!
尿液由腎臟生成通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體外,所以通過對尿液的正確分析,就可初步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和疾病的診斷,有時還能給治療、預防及監護等提供依據!要知道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黃色、清晰透明的液體,是無菌的!
以下尿液顏色說明:
1、無色透明-是水喝多了;
2、淺黃透明-屬正常的顏色;
3、暗黃琥珀色-身體缺水了;
4、橙色及紅色-色素食物攝入過多;
5、亮黃色-服用過多的維生素C;
6、褐棕色-或是肝臟疾病,引起的尿液中有膽汁;
7、渾濁-可能尿中有磷酸鹽,或是腎結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0715ae42e1892aa7e4d001334742a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