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度過了長達5000餘年的歷史。從人類的起源到如今,孕育了多少鮮活的生命,又有多少忠骨埋葬在這片大地之上。這片土地見證了無數朝代滅亡後的悲哀,又記錄了多少朝代建立時的歡愉。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我們也不過是被命運落下的一顆棋子。
初中歷史課堂上的朝代歌大家都背過吧?其中有一句「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中國曾有著一段封建王朝的統治時期,朝代更迭,跌宕起伏。當時改朝換代的速度,絲毫不亞於當代科技發展的速度。
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 -- 溥儀退位。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終於在清朝拉下了帷幕。「盛極必衰」一詞現象級的描繪和反映了每一個朝代的結局。不由得想起譚嗣同的一首詩: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一個朝代的落幕,意味著一個朝代的崛起。而那些朝代的遺留者不過是被歷史遺棄的塵埃,他們的命運,無人知曉。而有著和他們命運一般的人,數不勝數,而最讓人心疼和敬佩的還是生於晚清的末代格格愛新覺羅·顯琦。
01末代格格生於晚清
清朝無疑是一本愛新覺羅的家譜,王公貴族、親王福晉不僅僅是一個名號,更代表著一種身份。他們生來就是尊貴的,在萬萬人之上的。這種身份世代相傳,他們理應享受榮華富貴。
但有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榮華富貴和她毫不相干,反之,多次因為這個身份害她險些喪命。這個人就是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七女:愛新覺羅·顯琦,後改名:金默玉,人稱十七格格。
這位十七格格出生時,皇室已被逐出紫禁城,「格格」這個稱號不過是個空頭銜罷了。不知是否出生於亂世,金默玉的性格並不如兄弟姐妹溫婉端莊,反而骨子裡有著一股反抗的勁兒。嚮往自由,不屑於繁文縟節,被姐姐稱為「革命兒」。
1949年,新中國成立,解放軍入城,節儉樸素是當時戰後老百姓所秉持的生活方式。積極分子金默玉也開始歡騰起來,去東家擦個窗,西家掃個地。天生樂觀的性格,仿佛讓人不會把她和晚清格格聯想到一起。
雖然日子很苦,但她依舊樂觀的活著,好像她從來沒有落魄的身世,好像她就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姑娘。她從出生就離開了那個金籠子,沒有貴族身上的嬌氣和傲慢,多的是樸實與親和,這位晚清格格徹底地融入了人民中。
02姐姐是日本人?
1958年的2月份,正是中國人民準備春節之時,金默玉卻因自己的身世鋃鐺入獄。她的罪名不僅僅是亡清肅親王的女兒,更是日本間諜:川島芳子的妹妹。
說起她這位姐姐,了解中國近代史的國人,無一不對她咬牙切齒。從小被父親送給日本人作為養女,在日本長大,思想也因此而改變。流著華夏民族的血,卻成為了日本軍隊的間諜。轟動世界 地「上海一二八事變」「轉移婉容」等國禍因她而起。
雖然有這麼一位姐姐,金默玉卻不願與她同流合污,然而金默玉卻還是因為這個身份,和曾有過的日本留學經驗,惹上了長達15年的牢獄之災。那時的金默玉已經嫁為人妻,不願連累丈夫,便在獄中與其離婚。
我們出生在哪裡是我們不能決定的,我們能決定的是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習慣性地站在正義的一方看待事物,但是反面的一方也在做著自己所認為正確的事情。誰是誰非,不過是立場的不同罷了。
當環境的變遷,相反思想的灌輸,不斷充斥著你的大腦,我們是否能像金默玉那樣堅定?我們是否還能堅信當初所認同的是正確的?
03開設學堂
1973年熬完牢獄之災的金默玉刑滿釋放,這個無辜的替罪羊,終於贖完了本不該由她接受的罪,從入獄到釋放她沒有半句怨言。金默玉一生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沒有在獄中陷害過任何一個好人。
當人開始走向光明,一切都會好起來,出獄後她認識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施有為。他並不介意金默玉的出身和遭遇,相反卻鄭重地向金默玉求婚,兩人簡單地辦完了婚禮,金默玉終於迎來了平淡的幸福。
在那個年代,教育是最為匱乏的能源。金默玉與丈夫決定拿出積蓄開辦日語學校,為的是使兩國可以忘卻戰爭,歸於和平。皇天不負有心人,金默玉和丈夫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996年,學校正式掛牌,成為了中國第一所設施最全面的日語學校。
20世紀90年代末,廊坊東方大學城由金默玉建立,用這麼多年打拚的儲蓄,她終於購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時的她已經步入晚年,這個老太太秉持著一顆心,一直在為教育付出自己的精力。
「開心要和大家分享,哀愁要留在自己心裡。」金默玉一生樂觀向上,雖然中間有過苦不堪言的日子,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給了她一個最好的結局。
她從不抱怨,反而接受著命運對她的考驗,這個老太太開朗的猶如孩童,純真的微笑背後很難讓人與坎坷的人生畫上等號,不由得讓人佩服。可能我們經歷得再多,也無法擁有這樣泰然自若的心境吧。
04歷史的經歷者
生於皇家,卻恰逢晚清沒落之時,金默玉的一生顛簸離奇。她身上從沒有皇族的半分惡習,她過於清醒,知道自己身處何地,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她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世將要背負的責任。
她看遍了人生百態,讀盡了世間炎涼。她見證了這段改革的歷史,她也經歷了這段故事。從晚清格格到中國人民讚嘆的教育家,她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但是這條路布滿荊棘,扎得她渾身鮮血淋漓。可能在某個瞬間她也想要放棄,信念或許是她唯一的動力。她所造就的一切功績,早已讓人們忘記了那個讓她背負罵名的出身。她改寫了自己的歷史。
在2014年的初夏,金默玉突發心臟病長眠於北京城,享年95歲。那個名喚愛新覺羅·顯琦的末代格格早已消逝在亂世之中了。留在人民心中的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
她是歷史中的人,卻又不屬於歷史。每每看到這位老人故事,總讓我不禁感嘆命運的奇妙。命運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摧毀一個人,重點在於,你如何不被命運玩弄,把命運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我們在歷史課本上隨手翻過的一篇,可能就是那人的一生。當繁華的一生被精簡成文字,就顯得沒有那麼的轟轟烈烈。當一切歸於平淡,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何時才能被公之於眾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vrYungB9wjdwRpvBV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