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都漲起來了,定投還有意義嗎?對我來說這是一句很有畫面感的話,我看到要有千軍萬馬衝進股市了。
遠了不說,就說剛剛過去的19年,19年年初那波股市漲得還是很厲害的,簡直可以和牛市最瘋狂的時候媲美。
當時也有人看著股市已經漲起來了,感到非常著急,很害怕再這麼慢慢定投下去就要踏空牛市了。
後面的行情再一次證明,一次性買在高點的可能還在虧損,慢慢定投的卻在盈利。
為什麼要定投?定投要怎麼做呢?就是因為無法預測後市會如何發展,才選擇定投。在定投的這段時間裡,既不會全部買在最低點,也不會全買在最高點,但是一次性買入就很容易買在高點了。
容易買的貴而不是便宜這是人性的原因,是人類本性里的弱點。低了還想再低,太低了又開始恐慌,最後只能在不斷新高後才痛下決心買入,大部分一次性買入都會經歷這樣一個歷程,所以投資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定投是如何做呢?定投首先是放棄預測,市場跌了不會因為覺得市場還會再繼續跌,等跌了再投;也不會因為市場漲了覺得再不買就來不及了,而一次性買入。
有人可能會說定投的效率太低了,手裡還有大把資金沒來得及投入,牛市就已經來了怎麼辦?
其實,A股牛短熊長,這種趨勢還會在A股延續一些時間,漫長的熊市裡總有低估定投的機會,長期來看投資最不缺的就是機會,最缺的就是機會來了手裡沒錢。
如果是從指數進入低估就開始定投了,並且在18年也堅持定投了,目前為止應該是不會遇見倉位不夠的問題。
關於應該保持幾成倉位,之前有多篇文章都講過這個問題,18年底有一段時間各指數估值已經到了歷史最低的位置,每月一次的全市場估值分析的文章中也講到過滬深兩市的PB百分位當時在0%的位置。
在那段時間是加倍定投的,當時的計劃是把每周定投一次,改為每天定投一次,相當於是五倍定投,目的就是在歷史最低盡最大可能積累籌碼,雖然不知道這個最低是不是未來的最低點。
如果當時你還沒有開始投資,或者是在當時放棄定投了,沒有來的及重倉,現在的市場點位其實是不適合一次性重倉投資的。
眼瞅著牛市就要來了不假,但是牛市會不會一定來呢?18年行情會不會重演呢?這個還是很難說的,並不是市場從底部走出來了就一定會走到牛市,不然趨勢交易也太好做了,大家就沒必要做左側交易,承受浮虧的痛苦了。
不管是擔心現在已經漲起來了,是不是不適合買入了,還是擔心現在都漲起來了,再不一次性買入就要踏空了吧,堅持定投都是有意義的。
之前定投的標的已經進入正常估值的,可以暫停定投繼續持有,然後繼續定投其它還在低估區域的品種。
手裡如果存量資金太多,又是剛開始接觸到基金定投,這個時候依然要控制自己的定投節奏。如果能夠承受較大幅度的浮虧,可以一次性投入,現在雖然漲起來了,整體來說並沒有到高估的階段,長期來看還是可以賺錢的。
如果是我,我願意一邊慢慢定投,一邊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長期來看投資從來不會缺好機會,而是機會來了手裡卻沒有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