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基金定投的推廣力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了基金定投,甚至剛開始投資的小白都在做基金定投,基金定投一度被傳的神乎其神,簡直像摸到了投資聖杯。
咱不吹不黑還原一下基金定投的本質,基金定投不是投資聖杯,但也不是騙人的玩意。
必須要先強調一下,基金定投分指數型股票基金定投和主動型股票基金定投,今天說的基金定投指的是指數型基金定投。
指數基金定投本質是通過指數化投資,獲取市場平均收益。所以並不是定投指數基金就不會虧錢,如果市場整體是虧損的,那麼指數當然也是虧損的。
普通投資者選擇指數化投資可以彌補自身專業性不足的劣勢,股票市場各類資產千差萬別,想要從中選出優秀公司實在是難上加難,即使專業投資者也免不了經常踩坑。
指數基金很好的解決了一部分選股難得問題,對於寬基指數來說,直接選取一籃子的股票,可以獲得一個市場平均收益。實際上因為指數中個股權重不同,指數的收益往往要比所有股票的中間值略高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個股投資者的收益不如指數的原因之一。
對於行業指數和策略型指數來說,可以在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基礎上增加收益,A股的分化越來越明顯,好的行業可以逆勢上漲。某些行業個股不好篩選的情況下,直接投資這個行業的指數基金,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重要的是風險小了,大多數投資者能夠堅持下去。
有人認為A股散戶化,主動型基金依然有戰勝指數的可能,質疑指數基金並不是最優選擇。
每年確實都有個別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收益特別好,問題是選擇一隻優秀的主動型基金比選擇優秀的個股還難,主動型股票基金並不能解決選股難的問題,所以普通投資者進行指數化投資是一個相對有效的解決選股難問題的方式。
明白了為什麼要選擇指數基金之後,才到了為什要定投。指數解決的是選股難的問題,定投解決的是擇時難的問題。
關於擇時的重要性,相信不用過多解釋了,A股市場暴漲暴跌,每一個投資者都深有體會。
在劇烈波動的市場中做投資,個人情緒是一個很難繞開的障礙,假如市場一直是向上發展的,那很好辦,有錢買入就好了,買入既有收益,就像存銀行一樣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但股市不是這樣的,股市是有劇烈波動的,第二天是漲是跌誰也無法100%確定,什麼時候該買入,什麼時候賣出就成了影響收益的關鍵因素。
指數基金定投強調的是投資的紀律性,通過定期買入的方式,忽略短期漲跌的影響,幫助投資者克服人自身的非理性偏差,在市場恐慌階段始終保持鎮靜。
傳統意義上的定投不需要擇時,按時買入就好了,這種方式可以盈利,但是收益率並不理想,質疑指數基金定投有效性的人也是抓住了這一點。
提升收益率的方式就是在便宜的時候再買入,並且越便宜買的越多,到貴的時候就不買了,不光不買還要分批賣出,這樣是可以有效提升定投收益率的。
指數可以用估值的方式擇時,個股和主動型股票基金卻不行,個股面臨的問題更加負債,估值更加難以合理的判斷,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持倉不夠透明,不能保障基金經理的風格不發生改變。
至此,我們明白了指數基金定投解決的是選股和擇時的問題,投資者如果有選股和擇時能力,就不需要做指數基金定投了。
A股市場的殘酷現實告訴我們「七虧二平一賺」,大部分投資者都是不具備這兩種能力的,即便是專業投資者也一樣。
最後要說的是,指數的種類越來越多,指數基金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除了寬基之外,選擇指數基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並且寬基之外的指數在估值時也很困難,想要通過估值的方式提升收益也不容易。
指數基金不是騙人的玩意,但也不是投資聖杯,想要獲得超越市場的收益,就要付出超越市場的努力,定投指數基金也有很多需要研究,需要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