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只不過上市公司的融資工具

2020-01-08   小狗錢錢錢

做可轉債打新因為本身可轉債發現的量不大,再加上中籤率比較低,一年下來也就中個十幾簽,賺不了大錢賺個零花錢還可以。

不過最近大家應該也發現了,可轉債的發行量明顯增多,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有可轉債可以打。

1992年第一隻可轉債寶安轉券發行,此後可轉債發行中斷了很多年,到1998年才又重新發行可轉債,不過發行速度是很慢的,一年都不一定會發一隻。

現在可轉債怎麼發行量突然增加這麼多了呢?看問題就要看本質,可轉債本質上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工具。

公司上市的本質就是融資,從一級市場上很難融到錢了,或者說一級市場中的投資者想要套現退出,那就要到二級市場上找錢。

公司融資目前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就是IPO,IPO就是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最開始大家的融資手段比較單一,就是通過上市的方式吸納資金。在06、07年的時候,一大批大企業集中上市,中石油、中神化、等都是這一時期上市的,短短兩年時間A股市值從不到5萬億暴漲到40萬億以上。

牛市IPO能以更高的估值發行,能夠融到的錢更多,到現在為止IPO依然是公司融資的主要手段。

前面說了IPO融資的方式比較單一,就上市的時候融這一下,此後除非退市再上市,不然就用不了這招,這個時候增發就應運而生了。

增發是上市公司融資的第二階段,增發就是再發行一部分股票,這部分股票一般會和原來的資產做個隔離,不然明面上就會影響了原先股東的利益。

公司單獨規劃一塊業務,針對這塊業務發行股票,實際上兩部分股票是一樣的,都是同一個股票代碼,只不過這部分增發的會設置一個鎖定期。

有了鎖定期,基本上就會折價發行,什麼意思呢?就是以一個比原先股票更便宜的價格發行,相當於是打折出售,這樣投資者的投資意願才更高。

不過在鎖定期過後,股價不跌那有的賺,要是趕上熊市,股價跌幅多大也一樣會虧錢。增發在上一輪牛市的時候用的比較多,進入熊市之後這個手段也不好用了。

每當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往往就是上市公司需要錢的時候,也是融資難得時候,公司缺錢了就要想辦法弄錢,最好還是那種低成本,甚至是無成本的錢。

至此公司融資進入了第三階段,所以才出現了可轉債發行越來越多的情況,未來可轉債的發行量以後還會再上一個台階,可轉債本質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融資手段。

可轉債既然是公司用來融資的工具,那麼我們投資可轉債會不會虧損呢?可轉債相較於IPO和增發,可轉債是對投資者還是很友好的。

可轉債和普通的企業債有很大差別,可轉債本身還是一種債券,不管可轉債的價格如何變化,最後都有一個保底價,100元加幾元的票面利息。

債券都有違約風險,可轉債也不例外,不過可轉債因為有轉股權,上市公司有各種方法促使投資者進行轉股,即把債主變成股東。所以可轉債違約的動力不大,即使無力償還,讓大家轉股就好了,也可以避免違約。

正因為可轉債的轉股權,讓可轉債成為了上市公司融資的新手段,又因為可轉債有債性,向下對投資者有一個保底,不管對投資者還是對上市公司這都是一個不錯的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