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實錄曝光:養個女兒光鮮亮麗,養個兒子老了十歲

2020-08-20   李點點

原標題:二胎家庭實錄曝光:養個女兒光鮮亮麗,養個兒子老了十歲

生姐姐的時候,我一度認為養娃也不過如此嘛,又乖又聽話,朋友說:「那是因為你養的不是兒砸!

然後,我二胎生了個男孩,這個小直男,讓我這個經歷過一次「練號」的全職媽媽全線崩潰……

三歲前,他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如鋼鐵。

只要是他下定決心想要做某件事,不管旁人在旁邊怎樣勸慰、或者轉移注意力,都不能打動他分毫。

就說某個夜黑風高的夜裡,他在外邊玩得滿身汗水,老母親要給他洗澡,他卻死活不願意脫下那件他最喜歡的小背心。

不管老母親怎麼和他解釋穿著衣服沒辦法洗澡、洗完之後再給他穿上,他都倔強地雙手抱胸,堅決不讓人碰他衣服的一角。

一番說教、解釋不通後,老母親索性由他穿著衣服洗澡,想著等他洗完,濕淋淋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好受,就會同意脫下來了吧。

可是,並不。

他堅持要穿著濕衣服上床睡覺。

這還怎麼忍?

憑藉著身高體重的優勢,老母親蠻橫地脫下他濕了的上衣,利落地換上乾爽的新上衣,把他放回到床上。

結果,他哭著從床上跳下,迅速地衝進衛生間,抓起洗漱台上扔著的濕上衣,一把抱進懷裡,弓著腰,貓一樣飛竄到床上,鑽到被窩裡。

等老母親如撲鼠的貓一般迅速逮到他,並一把搶過他抱著的濕衣服後,他爆發出如洪水決堤般的哀嚎,再次從床上彈跳下來,衝進衛生間搶奪他的寶貝衣服。

幾次拉鋸戰後,老母親的耐心已經突破極限,忍不住動用了最原始的「巴掌燒肉」,在他屁股上重重拍了一下,吼他想幹什麼。

他抽噎著回覆:「我就要穿著我這件衣服睡覺,濕了也要穿,就穿這一件。」

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兒子這種動物,真是個直線思維,容不得任何迴旋。

如果他這「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還可以讓老母親自我安慰他性格的專注,那他天天像個竄天猴一樣上躥下跳,那就太太太太讓人崩潰了

不僅時不時在家裡跑來跑去、不停地從床上沙發上桌子上衣櫃里冰箱上...... 爬上爬下,甚至連暖氣片都沒放過。

就是連最安靜的看書活動,他都能邊看邊自己解說,一個人又問又答地說個痛快。

不管家裡遇到什麼事情或者發出什麼聲音,他總是第一個衝過來,大叫:「讓我看看,讓我看看。」然後滿臉疑惑地追問:「這是啥啊?」「咋回事啊?」「為什麼呢?」

好奇心強到讓人慚愧自己的無知。

就算偶爾靜下來,也是給人準備「大驚喜」的「心動一刻」。

有段時間,他非常喜歡打掃衛生,總在某個出其不意的瞬間,端起一杯水潑向他覺得髒的地方,然後開心地拿著毛巾擦拭。

在洗罷工了幾個手機、兩台電腦後,我深深地檢討了下自己的衛生習慣,軟硬兼施地讓他明白,所有的電器都不能碰。

就在老母親得意於自己改裝成功他這擦洗電器的「勤勞」愛好時,一次在一起看電視,眼睜睜地看著他拿著手中的玩具砸向動畫片里的壞人,然後,心痛地看著那個沒看過幾次的電視螢幕驚心動魄地碎裂。

他無辜地解釋:「我要打壞人保護小朋友,而且,我沒有碰,我是用玩具砸的。」

對於這種「除暴安良」的俠義精神,老母親能說什麼呢?

好不容易,他要一個人去衛生間噓噓,門外的老母親突然意識到嘩啦啦的流水聲太長久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好奇的老母親靜悄悄地擠開一條門縫往裡偷看:

他踩在洗漱台前的矮凳上,扭著屁股哼著歌,開心地舉著打開了蓋子的瓶瓶罐罐邀功:「看我洗得干不幹凈?」

什麼水呀乳液呀霜呀精華呀,除了那縷不甘心的余香還能作為它們曾經存在的證據,其它什麼也沒留下。

老母親只能在碎成渣渣的玻璃心裡尋找安慰:幸好口紅晾乾還能用。

經不起折騰的家裡不能待,那咱們就去不傷錢不傷感情的室外玩吧。

萬萬沒想到,室外傷己身啊!

哪怕只是下樓去玩,他也能在小區廣場上瞬間上演一出撒手沒,讓老母親風度全失地扯著嗓子,在人群中不時地練一把女高音。

好不容易看到他小小的身影,他卻像脫了韁的野馬般,撒開腳丫子就往外跑得更遠,像是不把老母親百米衝刺的潛力逼出來,決不罷休。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家中常備速效救心丸,預防追娃死、擔心死以及突如其來的驚嚇。

這層出不斷的狀態,每天都在挑戰已被生活蹂躪到脫力的老母親,更別提他還時不時「偷襲」正做自己事情的姐姐。

看到姐姐在寫作業,衝上去搶她的筆,委屈巴巴地講:「我也要寫作業。」
看到姐姐在玩玩具,衝過去撞姐姐一下,或者過去搶玩具,嚷嚷著:「我也要玩。」

一地雞毛、雞飛狗跳、兵荒馬亂......都不足以形容家裡不時瀰漫的硝煙氣。

什麼溫柔而和善,什麼非暴力溝通,最後統統化作老母親一陣疾風驟雨般的怒吼,以及最後連自己都心虛的安慰:男孩子嘛,皮厚,耐挫,粗養養更能培養他未來男子漢的氣概。

更何況,吼叫雖然有點費嗓子,但著實屬於「制服」他層出不窮狀況下的「大招」,簡單粗暴見效快。

直到有一天,他撅著嘴巴委屈申訴:

「媽媽,你一點都不愛我。」

「你每天都只愛姐姐不愛我,每天都在吼我、打我。」

「你說的愛我都是在騙我。」

我這才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個小男生大大咧咧的性格里,掩藏不住那一顆柔軟的玲瓏心。

不會復盤檢討總結的老母親,不是一個能取得親子關係最終勝利的老母親。

痛定思痛,我開始反思自己一貫對他的態度。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好像確實是那麼一回事——老母親區別對待姐弟倆。

對待乖巧的姐姐,老母親大多和顏悅色地柔聲細語。

對待調皮搗蛋的弟弟,老母親大多氣急敗壞地大吼大叫。

都說重男輕女,會給孩子帶來一生都難以改變的原生家庭烙印。擱咱這,也不能矯枉過正,弄個重女輕男,給這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留下什麼心理陰影呀。

尤其是看著這個小男生偶然流露出來的傷感脆弱,頓時讓老母親生出一種後媽上位、虐待幼童的錯覺。

原來不止是法海不懂愛,不愛學習的老母親,同樣也不懂愛。

一直秉承二胎當豬養的老母親,緊急向專業育兒書籍求救,一番臨時抱佛腳後,老母親明白,不是男孩調皮愛搗蛋,在老母親的怒吼中尋找存在感,而是他體內的男性激素——睪丸素決定了他「小冒險王」的天性

和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樣,冒險也是人前往成功的大前提。

而讓老母親頭疼的、男孩的愛「破壞」,不僅僅是因為天性使然,也是他創造力、思考力萌芽的一種體現,更是他求知慾望的來源

這麼重要的天性,怎麼能被老母親的無知而扼殺呢?

咱決不能讓它發生!

書中的應對之法是: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考慮他的心理感受,用80%的時間去傾聽他們說話,20%的時間留給自己去講話

好不好用,試試就知。

在他又一次爬上冰箱頂上看電視時,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大喊著讓他下來,而是笑眯眯地問他:「為什麼不坐在旁邊的沙發上看,而要爬到冰箱上呢?」

他嘿嘿笑著:「因為站得高,看得遠啊。冰箱這麼高,坐在上面。能看的風景更多。「

「哦,原來你想看更多的風景啊。可是媽媽好擔心你會不小心掉下來受傷啊。」

「那我就小心點,不讓自己掉下來。」

「這是個好辦法,可是媽媽膽子小,這旁邊也沒有軟的東西可以保護你,還是會控制不住地擔心你呢。」

他左右看看,歪著頭想想:「那我找個旁邊有軟軟的東西再爬好了。」

然後下冰箱,滿屋子找他心儀的可以攀爬的位置。

終於,他找到了床鋪邊的暖氣片,得意洋洋地發言:「媽媽,我以後再想爬高的時候,就爬這裡吧,你看,下面都是軟軟的墊子,就算是掉下來,也不會受傷,這樣你就不用害怕了。」

「嗯,確實是個好位置。」老母親環顧四周,確實沒有一塊比這個地兒更合適的位置,不禁真心讚嘆。

如此幾番操作後,老母親越來越熟練地應對他的各種突髮狀況,直到有天晚上,哄他入睡時,他抱著我的脖子感慨:「媽媽,我現在相信你是真的愛我了,因為我每天都能感受到你對我的愛。」

黑暗中,老母親激動地想仰天長嘯,能獲得兒子愛的肯定,著實不容易啊!

養女兒,只要每天把她打扮得像個小公主一樣漂亮、像狂熱的粉絲遇到自己的愛豆一樣瘋狂誇讚、像敬業的廚師為老饕精心烹飪美食、像機器貓一樣隨叫隨到......

甚至有時,只要一個像泰迪熊般暖暖的擁抱,就能收穫她死心塌地的小芳心。

可養兒子,儘管上面的「迷魂湯」也管用,但男生天性里的理性和攻擊性,還是會讓他清楚識別出這些「糖衣炮彈」,本能地向著更大的領域擴充他「愛的標示」

真是:沒養兒子光鮮亮麗,養個兒子老了十歲。有兒子的老母親,既要有一顆能承擔哈士奇拆家般的心臟,又要有接收兒子敏感玲瓏心的雷達,更要有衝刺奧運的身體素質......真是太太太太太難了本難。

但,咱們中年老母親們怕過啥?

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見招拆招就是咱老母親的特長。

再玻璃渣滿地的生活,咱也能找到那些閃著晶光的蜜糖,在風雨飄搖的育兒生涯中,披荊斬棘,勇往如前,一路乘風破浪。

與奮戰在養兒子路上的你,共勉。

養兒子這事我太有發言權了!讓土豆吃飯像給他喂毒藥,呆在家裡滿地跑,出去玩一溜煙不見人,陪他玩5分鐘失去興趣,讓睡覺死活不肯,做作業像要命,一言不合就生氣發飆喊著生活了無生趣,……

回你的話十次有九次都是:「不吃!」「不洗!」「不要!」「不好!」「不開心!」不怕熊娃有文化,就怕熊娃有智商,你一開口他就能懟得你啞口無言,他見招拆招的能力爐火純青,精力旺盛得你想自殺,鬼點子多得你應接不暇。好不容易安靜10分鐘,我都擔心他是不是病了。

每天,我都在經歷著,崩潰著,學習著,反思著……我還撐著沒瘋真的好幸運啊!不過,要說養兒後悔不?我為祖國養人才我高興!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後台回復「書單」,獲取我跟二娃共讀1000+書的精華書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