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醫鬧:從不記得別人的好,卻認為全天下都欠她的

2019-12-23     夢露居士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金庸先生非常善於塑造人物,他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其中有種種形象鮮明的人物形象,有人宅心仁厚,有人善良天真,有人老謀深算,有人陰險狡詐。在這些角色中,有一個女人雖然並非大奸大惡,但是她厚顏無恥、忘恩負義、尖酸刻薄,令夢露居士感到極大的憤慨。

此人便是《射鵰英雄傳》中大理皇帝段智興的貴妃——劉瑛,後來被人稱為瑛姑。

當年為爭奪《九陰真經》,王重陽邀請天下幾位絕頂高手,參加華山論劍。這幾位高手中,西毒歐陽鋒最為陰險狡猾、邪惡狠毒。王重陽擔心自己死後,無人能克制歐陽鋒,於是帶著師弟周伯通來到大理皇宮,將自己的先天功傳給段智興,並向他學習了一陽指的絕技。

王重陽與段智興互相學習時,周伯通在皇宮裡亂走,就遇到了貴妃劉瑛。周伯通教劉瑛點穴功夫,在她身上摸來摸去,兩人最終情不自禁,做了好事。

在封建時代,段智興作為皇帝可以有三宮六院,劉瑛身為貴妃,只能被鎖在深宮,毫無自由可言。她與周伯通私通,雖然不符合當時的禮法道德,卻也令人同情。她勇於衝破封建禮教的藩籬,大膽追求愛情,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但是後來劉瑛與段智興之間發生的種種恩怨,卻是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段智興雖然愛著劉瑛,但他看在王重陽的面子上,當場表示願意讓周伯通和劉瑛結為夫妻。周伯通卻不願意了,他覺得自己做錯了事,不能一錯再錯,於是他扔下劉瑛專門為他繡的鴛鴦錦帕,一走了之。

如果劉瑛真的有勇氣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那就該追隨周伯通而去,也算是個敢作敢當的奇女子。然而劉瑛卻留在皇宮中,繼續做著錦衣玉食的貴妃。

段智興氣量寬宏,又對劉瑛難以忘情,所以也沒有說什麼,容許她繼續住下來。

如果劉瑛能夠忘了周伯通,一心一意的對待段智興,那也很好。然而劉瑛一邊享受著皇宮中的富貴生活,一邊對周伯通念念不忘,這就有些過分了。

更為過分的是,劉瑛腹中此時已經有了周伯通的孩子。她繼續住在大理皇宮內,養胎、生子、育兒……她怎麼能這麼做呢?難道不知道這個孩子生下來,會被所有人認為是段智興的孩子嗎?

忠厚老實的段智興現在遇到了一個左右為難的局面:如果不承認這個孩子,就等於是告訴所有人,自己的貴妃紅杏出牆了,在傳統社會中對於男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如果承認這個孩子,自己就吃了個啞巴虧。

而且段智興深愛劉瑛,所以在孩子出生的那天,段智興十分傷痛,得了一場大病,過了很久才好。段智興得的其實是心病,所以他才自暴自棄,不以內功抵禦病魔。

劉瑛沒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最終卻害死了這個孩子。

因為詭計多端的裘千仞想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爭奪《九陰真經》,為了勝過段智興,裘千仞想出了一條毒計:他化妝成侍衛潛入皇宮,把劉瑛的孩子打成重傷。裘千仞希望段智興損耗真氣給這孩子治傷,這樣第二次論劍時,段智興就不是裘千仞對手了。

裘千仞萬沒有想到,這個孩子不是段智興的,而是周伯通的。造成這一誤會的根源,正是劉瑛。

劉瑛看到孩子被「侍衛」打成重傷,第一反應是:段智興要除掉這個孩子。看來她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非常過分。於是劉瑛抱著孩子苦苦哀求段智興,要他饒這孩子性命。

劉瑛得知段智興沒有派人打傷孩子後,便求著段智興,要他救孩子一命。段智興如果願意救孩子,說明他宅心仁厚,菩薩心腸;段智興如果不願救孩子,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段智興損耗自己的內力,去救一個自己妻子與別人生的孩子,這確實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

別忘了,段智興並不欠劉瑛什麼,倒是劉瑛虧欠了段智興很多。

或許是因為段智興自幼學佛的緣故,他有一副菩薩心腸,終於決定要救這個孩子了。沒想到此時又發生了變故。

段智興打開孩子的衣服,準備給他療傷,卻發現孩子所穿肚兜,正是劉瑛當年送周伯通的鴛鴦戲水錦帕改成的!這說明劉瑛一直對周伯通念念不忘,她對於段智興並無感情,只有利用。

段智興終於發怒了,他想:「大丈夫生當世間,受人如此欺辱,枉為一國之君!」

劉瑛此時才終於慌了,她拿出一柄匕首對著自己胸口,並對段智興說:「皇爺,我再無面目活在人世,只求你大恩大德,准我用自己性命換了孩子性命,我來世做犬做馬,報答你的恩情。」

劉瑛從生孩子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了。如果她真的「無面目活在人世」,早就抱著孩子去找周伯通了。劉瑛這麼做,並不是出於愧疚或悔悟,只是為了讓段智興救孩子而已。

段智興對劉瑛,已經仁至義盡了。如果沒有這塊錦帕,相信段智興最終一定會接納這個孩子的。像段智興這麼寬宏的人,真的是世間少有。

但劉瑛不這麼看,她覺得段智興就該給孩子療傷,不給孩子療傷,就是虧欠了自己。劉瑛最終不忍孩子受苦,於是殺死孩子,離開大理。臨走前,劉瑛還放下狠話,說總有一天要來取段智興的性命。

劉瑛的所作所為,正應了一句老話::「升米恩,斗米仇。」段智興對劉瑛這麼好,只因為沒有無底線地滿足她,就被她當成了殺子仇人。

但是打傷孩子的是神秘人物裘千仞,殺死孩子的是劉瑛自己,造成裘千仞誤會的,還是瑛姑自己。段智興拒絕救孩子,雖然不夠俠義,但也合情合理。

還是黃蓉的三觀正,她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對段智興說:「她自己殺死兒子,與你何干?孩子又不是你打傷的。」

劉瑛變成瑛姑後,她也是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臉,《神鵰俠侶》中,楊過想向瑛姑討要靈狐,救萬獸山莊史家兄弟的性命,瑛姑寧願把靈狐摔死也不願意給楊過,她說:「受了內傷,須得救他性命。好啊,為甚麼我的孩兒受了內傷,旁人卻死也不肯救他性命?」

瑛姑真是一個蠻不講理的老太婆,她這種人從不反思自己的行為,認為自己怎麼都有理,因為她的孩子死了,就覺得所有人都欠她。

不過,金庸最終給瑛姑安排了一個還不錯的結局。雖然她孤獨了大半輩子,卻也活到了八九十歲,最終和周伯通、一燈一起住在百花谷中,頤養天年,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GhkHAB3uTiws8K2p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