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吃麵包嗎?
近日一則話題衝上熱搜
營養師提醒:
#這4種麵包真的建議少吃#
看到這個熱搜話題後
不少網友都在話題廣場裡「破防」了:
怎麼我喜歡吃的都是不健康的?
因為不健康的才好吃啊!
那到底是什麼麵包呢?
一起看看
這幾種麵包要少吃
營養師提醒大家,有4種麵包建議少吃,分別是巧克力夾心麵包、牛角/可頌/手撕/起酥類麵包、椰蓉麵包、肉鬆麵包。
第一類,巧克力夾心麵包
關鍵在於其脂肪含量。顧中一對比了綜合超市貨架上所有的40款麵包,其中3款巧克力夾心麵包脂肪含量最為誇張,高達30%,一個120g的麵包熱量在600kcal以上。巧克力夾心麵包一般都是用的代可可脂巧克力醬,其成分絕大部分是脂肪。
第二類,牛角/可頌,丹麥麵包,手撕包,起酥麵包等。
這種麵包,一般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才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要想酥脆,黃油用量可以達到麵粉的50%甚至70%。因此這類麵包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能量不是一般的高。
第三類,椰蓉麵包
椰蓉,是椰肉榨汁後剩餘的殘渣烘乾後的製品,其本身脂肪含量就很嚇人,高達45%-60%,而且絕大部分是飽和脂肪,同時,椰蓉口感發乾,為了更好吃,麵包部分也會增加油潤度。
第四類,肉鬆麵包
事實是很多店鋪是用「肉味豆粉松」代替的,混合了很多食品添加劑。
要讓肉鬆粉牢牢黏附在麵包表面,並營造出和諧的口味,無論麵包坊還是超市賣的肉鬆麵包,都免不了要添加大量的沙拉醬或者奶黃醬。
哪些麵包
是值得推薦的?
超市買一個麵包當早餐,是很多打工人的常態。
那健康的麵包配料表該是什麼樣?
麵包的做法也許成千上萬,但原料基本只有 5 樣:麵粉、雞蛋、酵母、油、糖。
所以,我們從配料表就能快速判斷一款麵包是否健康:通常來說,原料越少越健康,不認識的原料越少越健康。
比如全麥麵包,用全麥粉製成,相比普通小麥粉要健康,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蛋白質都更高,不過市面上自稱是全麥的麵包良莠不齊,挑選時,可以選擇全麥粉排在配料表第1位的,尤其是明確標出全麥粉添加量的最好,同時不加糖或糖在配料中排得比較靠後的即可。
硬質麵包,也叫硬歐包,是麵包中最健康的一類,因為原料材料很單純,只有:麵粉,酵母/蘇打,鹽,和水。無油,無糖,無蛋,無各種其他,熟成過程也是單純的烘烤。比如法棍麵包、義大利恰巴塔、德國鹼水包和貝果等都屬於這類。
早餐的正確吃法示範
除了麵包,我們吃早飯還應該注意些啥呢?
1
按時吃早餐
很多人起床時間都不規律,自然也就是不注意早上用餐的時間。
研究表明,最佳的早餐時間為7到9點,因為胃這個時候把前一晚的食物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
2
早餐前切記先喝水
人經過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營養,起床後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狀態。如果只進食常規早餐,遠遠不能補充生理性缺水。
因此,早上起來不要急於吃早餐,而應立即飲500-800毫升涼開水,既可補充一夜流失後的水分,還可以清理腸道,但不要在吃早餐前喝較多的水。
3
吃清淡的食物
早餐還是比較適合清淡但營養全面的飲食,儘量少攝入油炸類食品。
餐過於油膩會造成胃腸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高血脂。有的人早餐喜歡吃油條,其實未必不可,但一次不要吃太多,並儘量一周只食用一次。
4
切忌邊走邊吃
在上班的路上,細嚼慢咽是不可能的,走路的時候血液無法充分到胃幫助蠕動消化,由此造成了消化不良。
5
過早過晚吃早餐都不好
一旦吃早餐太早,勢必會干擾胃腸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擾亂腸胃的蠕動節奏。
晚餐吃得過晚,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凌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
所以能在7點左右起床後20至30分鐘吃早餐最合適。
編輯 | 魚魚
來源 | 綜合新聞坊、微博、科普中國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