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搶孩子的手機,後果很嚴重!

2023-08-21     榮榮媽養兒記

原標題:不要搶孩子的手機,後果很嚴重!

加我微信,帶你進我的私家嘮嗑群

育兒困惑的可以問、

低價福利商品可以買,

定時推送有價值的原創乾貨

PS:本群很私人,需要我邀請進群。添加好友時,我會問一兩個粉絲都知道的小問題,確認你是真粉,不是無良小廣告,請見諒,不要嫌麻煩哈~

電子信息時代,娃接觸電子產品不過是早晚問題,在坐的各位應該不會天真的以為能憑一己之力阻隔孩子不看手機不玩電腦吧?

所以我們這代家長比起我們的長輩一代來說更糾結,因為打從孩子一出生,他們就被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話手錶等一眾電子產品包圍,想要完全不用電子產品也根本不現實。

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動漫、遊戲、短視頻。手機里新奇的事物那麼多,大人都經常沉迷其中,更何況是孩子。所以大多數媽媽都會視手機為洪水猛獸,時刻盯著孩子玩手機的時長和遠近。

多數家庭,應該都出現過類似的場景:

規定了每天玩多長時間手機之後,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著手機開始玩,時間到了也不願意收。你叫一遍,不理你,叫兩遍說等一等,叫三遍說馬上……

家長忍無可忍,立馬「重拳出擊」,沒收手機還要一頓數落。

這樣的場景很常見,因為我跟大榮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大榮會跳腳、喊叫,摔門而去。我看到他暴怒的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免不了一頓母子之間的深入談話。

但是吧,如果我們不從操不完的老母親的角度上去看待這個事情,而是從孩子的心理角度出發,搶手機這個事兒還是這麼名正言順、理所當然嗎?

我得說,它的後果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嚴重。

孩子在打遊戲、看視頻的過程中,神經是非常緊繃的。當他在沖關,高度興奮和緊張時,他的大腦的前額葉系統是處於缺血狀態的。

這個前額葉呢,是用來分析、判斷、計算和評估,換句話說,孩子在打遊戲的過程中理智這一部分是缺氧的。

會問,那這個血液都涌到哪裡去了呢?

在大腦的深處、鼻子的後面,有個叫「杏仁核」的東西。

它是負責編碼和儲存情緒,當外界環境產生對人的刺激時,杏仁核會被激活,產生相應的情緒,人就會感知到開心、刺激、恐懼、憤怒等這些情緒。

因為遊戲刺激啊,杏仁核激動啊,血液就全跑過去了。

有研究發現, 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左杏仁核活動多於常人,而當他們對中性的人臉進行評分時,會報告感受到更高的威脅感。

杏仁核處理情緒的同時也儲存情緒記憶,為啥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呢?因為咱們有杏仁核,它的存在讓人類學會了「吃一塹長一智」。

了解了前額葉和杏仁核的狀態之後,我們現在再回到搶手機這一件事情上來。

當孩子正非常開心的看手機的時候,我們突然打斷了他,他的大腦會本能地做出什麼反應呢?

他會憤怒、會跳腳、會喊叫!

因為此時此刻,負責理智的前額葉正在缺血狀態,它關閉了分析、評估、計算的大門。

而杏仁核卻處於高度活躍當中,當遊戲或者視頻正刺激著孩子的感官神經,令他高度緊張和興奮時,杏仁核就會產生多巴胺,使他有無限的快感

多巴胺就是讓人上癮的東西,就好像一個有煙癮的人,到了一定時間沒有煙抽就會渾身難受,人有酒癮不喝酒手就會抖一樣,此時我們拿走他的手機,就相當於從煙民手上抽走「煙」、從酒鬼手裡搶走了「酒」,換誰誰不得爆?

當下,誰搶走了他的手機,誰就是帶給他不快樂的源泉,管你有什麼道理,老子都要翻臉!

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們可能已經因為孩子長時間、無節制的玩遊戲忍無可忍、開始憤怒,一把奪過手機,甚至憤摔手機外加指責,以上這些讓我們的不滿得到了發泄。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們的一系列動作,都在刺激著孩子充血的杏仁核,這些刺激會給他帶來巨大的負面情緒,讓他瞬間變得憤怒,失去理智。

道理等同於狗護食。

此時,你以為你叫的是孩子,實際上你喚醒的是一頭野獸。

誰搶走了我的快樂,我就要跟誰干仗,反正我的分析系統都關閉了,才不會想什麼後果不後果的,哥現在就想續上我的「多巴胺」。

所以,大人跟孩子的衝突不可避免,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出現孩子打王者榮耀排位賽,父親一把奪過孩子手機扔出窗外,孩子順勢就跳樓了的新聞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了一個手機,值得用命去反抗父親嗎?

他但凡是個有理智的狀態,也不會為了幾千塊錢的手機就跳樓不是?

當然,跳樓是個極端案例哈,但是我想說的是,孩子沉迷手機是不可取,但是不分三七二一地一把搶過手機,也絕非是好的處理方式,它只會引起親子之間激烈的矛盾。

今天這個課題,其實是榮爸給我發的。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網癮少年,也曾經被榮奶奶各種嚴防死守、無情打斷,為了他玩遊戲這事兒,真的是沒少吵架,也跟自己媽媽斗過心眼,還有過偷偷去網吧被榮奶奶抓包的經歷。

直到現在,榮奶奶一提到榮爸當年打遊戲還總會說:「就是遊戲害了你,你要是不打那個爛遊戲,興許考得更好呢!

PS:榮爸曾經也是個高考前一天還在網吧打遊戲的不羈少年。

電腦是我們這個時代才普及的東西,作為八零後,我初一時才有了電腦,我們父母那一代更是沒有打遊戲這個階段。

所以我們的父母理解不了一個爛遊戲,為啥就能那麼上癮,也理解不了遊戲中的友情與快樂,只會把遊戲當做是拖累孩子學習的洪水猛獸,除了一竿子打死,不會想著說去共情、去試著理解孩子。

作為兒子,榮爸不是不能反駁自己的媽媽,但他都是懶得辯解。因為代溝這東西,沒法解釋。

你很難說服自己的媽媽說:打遊戲是當代青少年放鬆身心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打遊戲也是社交,孩子雖小也是混圈子的,大家要步調之一、談論的話題一致,才能有朋友;遊戲中的好友,因為沒有利益關係,反而能夠一直成為雲夥伴,好多年……

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童年大多掙扎在溫飽邊緣,沒有巨大的學習壓力,沒有內卷的競爭,更沒有信息爆炸的童年,所以也很難說服他們玩遊戲也是一种放松,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正向的東西。

他們只會看到遊戲耽誤學習,遊戲影響視力,遊戲妨礙休息。

只能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局限性,我們不能苛責父母不理解我們。

但我們不是不能理解啊,只要我願意,我就能理解。

所以你說為啥榮爸要給我發這個?單純給我提供寫作素材嗎?

正是因為自己淋過雨,才想給他的兩個崽也撐個傘吧?

他這是打著給我貢獻素材的幌子,暗戳戳地給我上眼藥啊!

了解了孩子背後的心理邏輯之後,我也開始思考,如何去處理孩子玩手機叫停這個事兒。

管是要管,但也沒必要針尖對麥芒的不是?

要說杜絕無止境地玩手機,我認為有兩個辦法:

第一,把孩子的日程安排的忙忙的,讓他沒有時間想手機這件事兒。當然,它的難度在於得有個特別閒的家長,做好接送、安排日程的後勤。

一般家庭很難辦到,所以第二種比較常用,就是跟孩子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不是不讓你玩,但是到點就要自覺地關掉。

缺點就是,萬一他不自覺怎麼辦?我再去叫他,他要是不應,不是又要大戰一觸即發了嗎?

我們可以考慮玩之前,先讓孩子在手機上設置鬧鐘,跟他約定好,鬧鐘響了,證明時間到了。玩遊戲之前,他還是有理智的,而且為了玩遊戲,他什麼也願意答應。

讓鬧鐘去叫醒前額葉缺血的小野獸,而不是我們。

這樣打斷他的就不是我們了,我們不必承擔打斷他的後果。

這個辦法我應用在了榮哥身上,效果蠻好的。

如果孩子還沒有停止,我會問一下他:「寶貝,我好想聽見鬧鐘響了。」

這個時候,榮通常都會說:「我知道,讓我打完這一點。」

以前吧,我會有點不耐煩,覺得他是沒完沒了。

但是自從我看完榮爸底下的留言,我就知道,「打完這一把」就是來自於媽媽的愛。

遊戲有打完的時是絕對不願意中途退因為害隊友輸,相當於單方面毀約,在隊友眼裡,就是沒有信譽的人

只要他說到做到,打完這局就收,那我也願意成全他打完。只要你不得寸進尺,我就按兵不動。

孩子高高興興收攤,我也不用大動肝火 折壽。多出那幾分鐘,也不會然孩子學習下降或者視力倒退,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中心思想就是一個:你見好就收,我得過且過,和睦的日子就且行且珍惜。

既然打遊戲跟新冠一樣,是社會性不可逆,咱就只能想辦法共存。

孩子身上的好些事兒都是宜疏不宜堵,把握好玩遊戲的度,比嚴防死守要更明智。

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的思想,並且不以父母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才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俗語。哪個孩子沒點反骨?

總有很多父母的話,孩子是不聽的。手機這件事,多半是屬於這個行列里的。

們能做的就是引導他合理使用手機同時樹立更健康的三觀,給他找一些手機之外的其他愛好,不讓手機變成摧毀家庭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團】七夕情人節限定:香港周六福正圓極光無暇全尺寸奶油珍珠項鍊79元!

私家盤點娃開學的必備裝備清單,給娃買文具都是一部血淚史

奇葩的幼小銜接題,一邊吐槽著,一邊還要接著做

自己的壽命我自己做主,不能糊裡糊塗地讓熊孩子拿捏了

公眾號又改版了,不標星,就看不到我,喜歡榮媽的嘮叨式原創文章,一定動動小手標個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e8994ada807cde101d3740f7532f3ce.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