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路的《月光騎士》,不能只靠「漫威」招牌活下去

2022-04-19     影視前哨

原標題:老套路的《月光騎士》,不能只靠「漫威」招牌活下去

導讀:《月光騎士》上線能看出漫威對市場的野心。但隨著故事的展開,漫威又回到了打套路拳的老傳統上,用既有的流行元素做完形填空。

文 | 戴桃疆

高水準影視工業化製作+演技和顏值都過得去的演員+有群眾基礎的故事+打鬥+異域場景,好萊塢這套傳統組合拳對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奏效了。從壯士暮年的007電影到最近上映的中年巫師狗血愛情之神奇的動物在哪裡,好萊塢大銀幕大製作的拳法越來越像花架子,想要給觀眾一些感官刺激,卻被見多識廣的觀眾統統防了出去。

院線銀幕造神的效率遠比其他媒介更高,角色的形象被精心設計後呈現在觀眾面前,院線觀影形式呈現出的集體狂歡效應讓銀幕上的故事更具感染力,觀影的社交屬性在線下延長角色的魅力,漫威超級英雄故事能夠打造無數個具有感染力和商業價值的角色,再將角色魅力延展至院線之外,院線的幫助功不可沒。

疫情時代加上好萊塢投資方傾向於向線上轉移,院線觀影的形式不復存在,網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漫威電影也早早完成了網劇試水,通過成功角色的單人網劇延續角色的壽命——但也僅限於塑造相對成功的角色。換言之,如果一個角色在大銀幕上並沒有濺起太大水花,就不會有網劇續命。

這樣比較起來,漫威宇宙推出的新劇《月光騎士》可謂是一場大冒險。

比起漫威宇宙其他單人網劇,《月光騎士》的劣勢非常明顯。其一,月光騎士對於非漫威漫畫迷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人物,從未在此前任何一部漫威宇宙系列電影中出現過,群眾基礎薄弱。在內容垂直細分的當下,想要依靠網劇創造出一個和院線電影時代同樣具有社會效應的超級英雄角色難之又難。和電視風靡時代打造出的電視明星不同,《月光騎士》並不是單季集數很多,又具備續命很多季能力的故事,漫畫改編的類型特性導致劇集的成本相對較高,想要在單集保持對觀眾的吸引力就不能給故事內容注水。由於此前漫威宇宙並未對這一角色進行任何形式的鋪墊,月光騎士和此前出現過的高人氣英雄沒有互動,網劇也沒有辦法像其他單人劇集一樣拉高人氣角色搞扶貧。如果它最終的呈現效果本身並不那麼驚艷,就無法依賴網絡這個媒介將一個全新的超級英雄推到前台。

其二,《月光騎士》繼續沿用了好萊塢的組合拳,什麼都有,但什麼都不突出。近兩年的好萊塢大片都像春節期間宴會上的果盤,什麼都有,什麼都沒那麼新鮮。為了湊夠內容和市場,主角的動機往往是模糊的,作用也更近似遊戲里被選定的角色,除了自身技能點和開的副本不同,整體形式上大同小異。漫威宇宙系列電影的超級英雄大多都有非常充分的行為動機,動機幾乎構成了角色的主要魅力,一個超級英雄必須有他無法迴避的人生核心議題才能有持續不斷的動力去解決它,但月光騎士沒有。

月光騎士的設定是一個影視意義上的人格分裂患者,他有多種不同的人格,其中的僱傭兵人格「馬克」因被埃及神話中的月神孔蘇復活而成為其僕從,馬克是單兵王者,是代替月亮消滅罪惡的美中年戰士,他有著豐富的設定卻沒有支撐戲劇衝突的動機。《月光騎士》在漫畫基礎上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編,通過「馬克」這具身體最弱的一個人格帶領觀眾開啟埃及神話冒險之旅,最弱的人格唯一的動機就是遠離這場冒險,但這個故事顯然不能如他所願。視角的選擇也沒能向觀眾揭示孔蘇如何消滅罪犯的,直面的第一個反派是邪教頭子,這個爭端更像是宗教上的爭議,而非善惡是非不可妥協的兩極化爭端,主角的每一次行動都沒有為觀眾提供「必須做」的合理性,整個故事的觀感非常一般。

對於見多識廣的觀眾而言,特效和打鬥場景的設計已經毫無新意可言,《月光騎士》的製作者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大量缺乏必要性和設計感到打鬥配合特效怪物的鏡頭,讓整部網劇看上去十分乏味,觀眾幾乎猜得到每一場打鬥的結果,沒一次超出觀眾的意外,例如一些不必要的丟東西和犧牲,本質上都是可以避免的——當觀眾比劇中角色更聰明,那麼這部劇註定了一些被嫌棄的命運。從情節設計上,《月光騎士》連某些國產盜墓探險題材網劇都不如,神秘埃及地下世界場景遠不如本土古墓來得驚險刺激,加上一些觀眾對埃及神話缺乏了解,劇中對埃及神話人物缺乏必要的介紹,導致許多戲份都出現了那種一眼就能看出是幹掉之後爆金幣的NPC角色。當觀眾的嫌棄中帶上了一些尷尬,腳下摳出胡夫金字塔工程也就指日可待了。

《月光騎士》上線能看出漫威對市場的野心,仍然在不斷嘗試推出新的超級英雄吸引新的觀眾,在嘗試過死侍這樣的超級英雄角色後進一步探索更劍走偏鋒的可能,《月光騎士》開篇偏心理懸疑的部分從某種程度上的確顯示出了漫威實踐野心的決心,但隨著故事的展開,漫威又回到了打套路拳的老傳統上,用既有的流行元素做完形填空。如此做題,月光騎士並不會成為網劇走向大銀幕的做題家。

漫威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推出新超級英雄形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既有的超級英雄角色故事已經被挖掘殆盡,除了炒冷飯別無他法。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漫威此前百試百靈的老套路組合拳已經不再奏效,它迫切地希望改變,但除了改變超級英雄的人物設定,並沒有改掉它習慣的製作方式,仍然延續吸引絕對大多數人都流行方式在做內容。反觀現實,無論任何一種形式的內容製作,都無法靠陳舊的輸出模式吸引新的關注者,每次引爆輿論的內容必然在講述形式上做出一些與同期作品差異化的不同。漫威的月光騎士更像是DC宇宙常見的英雄,但漫威也像月光騎士的設定一樣有著分裂的人格,又想不同,又想流行,而流行意味著當下的「相同」,彆扭的製作加上人格分裂的設定,只能講出一個拼盤故事。都是漫威的錯,不是月亮惹得禍,不然光靠漫威的招牌,這劇也能火一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e4f9fca916b46cbbe80495d8dd1b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