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陸昊:瑞幸、索菲亞、希音的2022逆襲記

2022-09-03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企業微信陸昊:瑞幸、索菲亞、希音的2022逆襲記

點擊上圖 立即購買

《2022產業經濟大課》現已全部更新完畢,包括秦朔、王煜全、陸昊、吳曉波等老師的內容,25節音視頻課+演講文字稿+知識點PPT,還有內部學習資料。超級會員免費看,非超級會員可以享受限時首發優惠價。

限時優惠價129元,市場價239元

點擊按鈕立即聽課

演講 / 陸昊(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我是來自企業微信的陸昊,已經是第三年來年中經濟論壇的舞台進行分享了。過去每一年,都會和大家一起聊聊最近一年裡最大的變化。

今年,我發現這件事很難,因為變化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身處2022,我們今年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變化本身。變化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快,穩定感變得越來越難得。

不確定性,成了最大的確定。

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依然有一些趨勢值得關注,今天上午專家們分享了很多,在此與大家分享我們的觀察:

首先是行業的變革。

「數實融合」成為2022年的關鍵詞之一。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大勢所趨,而推動數字融合,首當其衝就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潛力挖掘,製造業、專精特新行業令人矚目。

與此同時,受制於人口紅利的消退,企業用人成本也在持續走高。

第二個我們觀察到的趨勢,是紅利的遷移。

過去幾年的平台紅利/流量紅利,在今年明顯乏力。

一個做小家電行業的老闆和我分享說:「這幾年你們網際網路平台變化太快,剛開始學會在電商平台開店,微博和微信火起來了,然後剛學會沒多久,又來了短視頻平台,這讓他們這些做傳統產業的公司有很強的焦慮感。」

的確,流量平台的規則玩法越來越複雜,運營成本層層推高,商家們開始焦慮不知道該擁抱哪個平台,好像每個平台都要擁抱,但是做好其中任何一個,所需要的投入都是巨大的。

我和那位老闆說:短期流量紅利帶不來企業的長期發展,靠平台不如靠品牌自己。‍‍‍‍‍‍‍‍‍‍‍‍‍‍‍‍‍‍‍‍‍‍品牌只有把用戶留在自己手裡才是最安全的,好好地服務他們,讓他們成為你的品牌忠實的用戶。

今年,我們也觀察到,做私域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了,只有匯聚屬於品牌自己的顧客,建立護城河,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增長。所以紅利從流量遷移到品牌自有私域是必然的趨勢。

另外,「降本增效」也是2022年最熱的詞。幾乎所有企業的財務、HR都在關心「人效」和「元效」,人效,通俗一點說,就是每個人能幫企業賺到多少錢。元效,就是每投入一塊錢,能賺回來多少錢。

所以,當外部不可控的紅利消失時,向內部管理要效率,提升人效和元效,這也是必然的趨勢。

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多大家所熟知的企業遇到挑戰,像海底撈、香飄飄、每日優鮮,大家都知道這些故事。

那麼在2022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如何應對變化,獲得確定性增長呢?

我們也看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逆勢增長的故事:

比如這三家,它們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製造業代表索菲亞,這是家居行業首家數字化公司,他們用數字化的方式,把工廠 總部 經銷商 消費者無縫連接在一起,化解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工廠端規模化生產之間天然的矛盾,成為行業內屈指可數的過去幾年持續增長的百億龍頭。

第二家,是跨境出海網際網路企業希音,一個低調的中國App卻在全球範圍內火了,在56個國家的App store「購物」類目中超過了亞馬遜排到第一 ,根據福布斯的報道,希音的最新估值達到了470億美金 。SHEIN做到了「別人沒做到」的一件事: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最短3天內可以將產品從繪圖板轉為線上產品。中國企業的速度讓世界震驚。

第三家,零售行業瑞幸,它可能是你前兩年看空的公司,但在今年,它讓所有人看到了奇蹟,完成了漂亮的絕地反擊,並在今年夏天掀起了生椰拿鐵的爆款風潮。很有意思的是,今年上半年餐飲業很受衝擊,而瑞幸居然突出重圍,實現了公司成立以來季度經營利潤首次轉正和連續盈利。

這些逆勢增長的企業,它們都做對了什麼呢?

首先,它們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做到了真正的以客戶為中心緊密連接。

以客戶為中心,已經不是個新鮮概念了,但是為什麼這件事在今年變得如此重要?因為越是在不確定的環境里,只有更加敏捷地捕捉到客戶的需求,才能快速反應,迎接變化。

比如瑞幸今年的爆款產品椰雲拿鐵,就是從消費者當中獲取靈感。產品推出後,在社群中大受歡迎,甚至有無數人主動為這杯咖啡創作表情包表達喜愛。瑞幸也為這款產品給予了更多的研發推廣資源。

「以客戶為中心」是一個理念,但是最難的是「執行」。

一個好用的工具,能幫助企業與消費者緊密連接起來,才能把口號落實到實際的業務里。

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瑞幸咖啡的CMO楊飛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只分享了一個核心秘訣:「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他們跟很多做私域的企業一樣,通過企業微信添加了超過2000萬名全國各地的咖啡消費者。但是最大的不同是,他們沒有從品牌的需要出發,而是從顧客的需要出發,做不打擾的私域。

比如他們給每一個顧客標記購買記錄和歷史喜好,喝美式還是拿鐵?瑞幸總是很「懂你」;他們注意城市的天氣變化,推熱飲還是冰飲?讓每個推送都貼合顧客心意;他們注意推送的時間點,上午九點和下午三點的「睏乏時間」,總能在顧客想喝咖啡的時候及時收到優惠券;他們還細心區分群發和一對一,讓顧客不會感受到打擾。瑞幸的高層曾說:「如果不是充分懂用戶,我是絕對不敢給用戶點對點發消息的。」

正是因為瑞幸以客戶為中心,做到了既懂消費者,又精細化運營。消費者才會不排斥瑞幸的推廣,他們的社群退群拉黑率可以做到低於千分之三。

你可能會說,千人千面,這需要太多工作量了。每次路過瑞幸門店,好像裡面只有23個人啊。他們似乎除了要做咖啡,保持門店日常清潔之外,還要做的事情有點多啊!門店的電子屏海報不是還要根據天氣來調整嗎?社群不是還要發推送互動嗎?點對點添加的用戶不是還要發券嗎?既然分享用數字化應對變化,這個案例,也一定不是靠堆人力做到的。

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瑞幸,通過數字化的工具來減輕前端運營的壓力,給門店進行了減負。讓門店留足精力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在企業微信上,私域的運營策略、運營動作,都由總部來制定,並且通過最短路徑,從總部直達消費者端。

比如剛剛講到的根據天氣不同推送不同素材。瑞幸在企業微信上接入了第三方天氣系統,並設定了天氣機器人自動值守。所有給消費者發的推送,不管是社群的消息,還是跟用戶1V1的消息,都不需要店員花精力來編輯,總部統一生成素材任務,把任務直接發到店員手機,店員確認執行就行了。

再比如很多小零食都是當天吃口感最好,所以針對門店的庫存,瑞幸在企業微信上打通門店庫存系統,總部會根據每家門店的庫存情況,自動生成不同門店的限時折扣,直接推送給消費者。

店員只需要操作「同意」,等待訂單,做好咖啡,就可以了。

正是因為瑞幸堅持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才在2022年絕地反擊,目前在企業微信上,瑞幸服務這超過2000萬的消費者。2022年Q2總凈收入同比增長72.4%。

瑞幸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短期的流量帶不來企業長期的發展,做好私域這件事,需要堅持長期主義。

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也需要長期主義。

通過瑞幸故事,跟大家分享的是逆勢增長企業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緊密連接。

逆勢增長企業的第二個特點,都通過打造敏捷型組織,實現了管理提效。

什麼叫敏捷型的組織,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反例故事。

大家可以看下大螢幕,營長發出的指令,經過5層的層層傳遞,最終扭曲成了牛頭不對馬嘴的樣子,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有效性的衰退可見一斑。

不知道在座的管理者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個業務決策,你解釋了很多次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成這件事對公司的價值、做這件事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但是業務leader消化和分頭推進的時候,一線員工通常都只知道該做什麼動作,有時候領到的任務南轅北轍。

這樣的企業,面對變化非常快的時代,沒辦法靈活應對,就很容易被淘汰。

那麼敏捷型的組織,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總結了3個關鍵詞:

第一,敏銳:能快速感知到市場的變化,把不確定性變成機會;

第二,協同:圍繞機會,內部能快速跨部門協同;

第三,工具:有數字化工具提供高效工作的支撐。

那管理者如何能夠打造出一個這樣的敏捷型組織呢?

可以從「一橫一縱」兩個維度來實施。

縱向是指企業內部從上到下,打破層級,讓一個企業高層的指令可以在無損耗的情況下傳遞到基層;基層的數據、信息也需要敏捷、快速地傳遞到管理層,幫助管理層及時去判斷市場、做出及時的業務決策。這是一個基於企業縱向的管理。

我們再來看看橫向的,橫向要打破部門牆,通過工具讓協作更順暢,同時,連接客戶讓企業在第一時間就能夠敏感地體察到市場的變化,從而去協同前後端的供應鏈上下游,圍繞客戶需求做出快速反應。

首先我們來看縱向維度。就是從CEO到最一線,如何做到敏捷的縱向傳達。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經說組織最嚴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層次太多。組織結構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儘量減少管理層級,形成一條最短的指揮鏈。具體怎麼做呢?

中國石油在全球有百萬名員工,分布在80多個國家。

以前,各個海外負責人為了推進項目,需要親自回國彙報,後面疫情暴發,回國成了一件難事。為了保障項目如期推進,中石油將所有海外項目的協同都搬到企業微信上,南非的勘探圖紙出來了、沙特的煉油計劃出來了,身在海外的負責人可以把項目情況用在線文檔跟國內的專家同步。如果有問題需要討論,就用企業微信一鍵開會,投屏演示。這樣推進項目比親自回國彙報還要快。

企業微信的連接能力,讓中石油提升了辦公效率,讓分散在各個國家、崗位的百萬員工,猶如坐在一個辦公室一樣順暢協作,無阻溝通。

除了大型企業,還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比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康電子。它是⼩⽶及其生態鏈投資的製造型⼯⼚。

全康也經歷過紙質考勤的時代:請假需要寫請假條,發工資還得一張張核對。公司所有業務流程都需要列印申請表,再找廠長簽字,辦公室門口經常排長隊。

如何轉型為敏捷型組織,從裁工資條開始,將全部流程線上化,因為全康電子一線都是藍領工人,要讓人人都能用得起來非常重要。所以全康選擇了企業微信作為數字化轉型工具,因為跟微信體驗一致,不用另外培訓,車間最大年齡64歲的工人,也能上手即用。

這樣一來,工人們再也不用在廠長辦公室門口排隊了,直接在手機上就能提交申請,廠長呢,可以隨時隨地秒審批。

碰到生產旺季,工廠需要招聘大量臨時工。一些年齡大的臨時工,不懂如何在手機上下載軟體。車間組長在企業微信上發通知,臨時工在微信里收通知。全員都能通知到位,確保生產進度不耽誤。

除了傳統行業,很多做創新業務的企業,面對新的市場,更要快速搶灘登陸。

很多創業公司都有一樣的痛點,就是變化快,新人多,業務策略經常變化。一線的員工很容易就會陷入到盲目而瑣碎的細節中,從而目標失焦,跟不上業務決策的變化,如何做到從上到下目標一致呢?

比如塔莎花園,它做的是興趣電商的生意,投入園藝行業才3年,就做到了行業領跑地位,如何做到從上到下一致的目標時時校對呢,塔莎選擇了使用企業微信的在線文檔來搭建最易用的OKR。這是塔莎的周報文檔,大家可以看到,文檔上清晰地明確了公司現階段的核心目標是什麼,圍繞這個目標,有四個關鍵動作。然後每周都在同一份文檔上,圍繞關鍵動作追蹤進度。文檔全員都能編輯,to—do還能從文檔中@到對應的員工,公司每個人都能清晰知道業務的全局和工作的重點要放在哪裡,確保大家齊心協力往一個方向走。

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們「OKR重要的不是工具,是目標本身足夠清晰。」

縱向,是一級一級彙報關係之間打破階級的樓板,快速而準確的上傳下達。

而橫向,是指大家相互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只要不是層級彙報關係,都是橫向的關係。

不管是部門與部門之間,企業與上下游之間,企業與用戶之間,都應該更加順暢地溝通。橫向協同沒有彙報關係,所以更難協同。所以,才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讓橫向溝通事半功倍。

有這樣一家企業,專做客戶定製,生產的商品每一件都不一樣。

每一件家具,都需要把客戶的要求,快速傳達到銷售、設計、財務、後面的工廠、再到工人上門安裝。

他們每年70萬訂單的背後是全國8個生產基地,和1800家經銷商,50000名服務人員的協作。

這來來往往的溝通,是生意成敗的關鍵,也是成本控制的關鍵。

這家企業就是索菲亞,索菲亞想做到敏捷,挑戰非常大,來自三個方面。

1. 消費者端,需求複雜而且多樣。下單前決策複雜,每個人要的柜子都不一樣,當中需要大量的溝通和反覆確認;下單之後呢,交付周期長,消費者等得心慌,容易客訴。

2. 經銷商端,管理半徑長,直接服務客戶的5萬個服務人員都不是索菲亞的員工。

3. 總部工廠端,定製化的生產容易出錯,因為以前數據流轉靠人工靠手動,產能提不上去,更別說柔性生產。

索菲亞以一客一群為載體,通過打通數據和流程,逐一擊破這三個痛點。

首先,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如何滿足?

以群為單位,靈敏響應客戶需求,隨著訂單的流轉,全流程提供即時服務。

1. 下單前,經銷商服務人員主要在群里對接,通過素材庫、圖庫、成品實拍方案,銷售可以更清晰地與客戶對接需求;

2. 下單後,設計師直接進群,確保信息傳遞不出錯。通過快速會議投屏方案,修改意見不靠感覺。

3. 訂單進入生產階段,索菲亞直接打通工廠端,開創性地打造了「透明工廠」推送工廠生產視頻。客戶在手機上就能確認生產進度,不再等得心慌。

4.柜子送到客戶家,一用就是幾十年,而且每天都會使用到,出現任何問題,都有專人跟進,通過企業微信的一客一群打造不中斷的品牌服務。

那消費者需求被滿足的同時,工廠側如何提高產能呢?

索菲亞用企業微信連接總部、工廠、經銷商和客戶,做到了數據的無縫流轉。從前端銷售數據到後端生產數據打通,消費者的需求,落成設計圖紙,再對應到每個板材的參數,最終翻譯成機器能讀懂的語言,對應分發給8個製造基地。化解了個性化商品和規模化生產的天然矛盾。最終實現了柔性交付、快速交付、精準交付。

最後一步,就是經銷商的管理了。索菲亞搭建協同生態平台,1800家經銷商都在一個通訊錄,像一家公司一樣溝通、開會、協作。

1. 通過企業微信「上下游」的能力,經銷商可以把自己的業務流程跟索菲亞總部對接起來。哪怕是沒有IT底子的中小規模經銷商,也能通過「共享應用」的方式,獲得拆箱即用的訂單管理系統。這樣一來既方便了經銷商,也方便了索菲亞總部對訂單的統一管理。

2. 索菲亞通過企業微信平台搭建服務小程序,每年可以獲得50萬個客戶打分評價,從而沉澱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消費者滿意指數。精準定位每一家經銷商、每一個門店、每一個服務階段的消費者認可度,根據CSI指數,可以給每個經銷商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培訓。

索菲亞是家居行業屈指可數做到百億營收的品牌,業績的20%來自老客戶的推薦,2021年營銷額提升24.59%。

最後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不管絕地反擊的瑞幸,還是一直以來行業的領軍者索菲亞,能做到逆勢增長,都驗證了它們戰略的正確性。它們在戰略上都做到了:

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緊密連接;

通過打造敏捷型組織實現管理提效;

它們都選擇了企業微信作為數字化工具來實現戰略。

應對變化,數字化是確定性武器。

企業微信對內幫助企業打造敏捷型組織,抓緊效率紅利;對外幫助企業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把客戶沉澱為自己的品牌紅利。

截至去年年底,企業微信已經為1000萬真實企業和組織,提供專業服務。

我們服務企業的方式,是做好自己擅長的事:連接。

讓連接創造價值。我們一直在努力,這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

以上是年中產業經濟論壇部分精華演講,想看全部演講文字稿+音頻+視頻,可以直接購買《2022年中產業經濟大課》,同時獲得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全五年經濟大課全套課程,包含200多期圖文+音視頻課。

目前,秦朔、王煜全、陸昊、吳曉波等老師的內容已經全部剪輯、整理上架完畢,25節音視頻課+演講文字稿+知識點PPT。超級會員免費看,非超級會員可以享受限時首發優惠價。

限時優惠價129元,市場價239元

點擊按鈕立即聽課

合作支持

主辦方:890新商學|吳曉波頻道

戰略合作夥伴:企業微信

特別支持:慕思股份

合作媒體:新浪財經、百度APP·財經、頂端新聞、財經無忌、筆記俠、起點財經、MBA智庫、鎂客網、鯨平台、圖解金融、酷學院、嘉賓商學、陸想匯、中國企業報、新榜和ta的朋友、餐飲老闆內參、陳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9e7736c3ed2cba22b0064509f0a50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