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喂奶姿勢不正確,才容易導致月子病!想輕鬆4種方法換著來

2022-02-04     福林媽咪

原標題:月子裡喂奶姿勢不正確,才容易導致月子病!想輕鬆4種方法換著來

文丨福林媽咪

剛體會到懷孕的辛苦,熬過了孕吐,挺過了體重遲緩,忍過了宮縮與分娩,以為生了孩子是痛苦的結束,沒想到是煩惱的開始。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媽們開奶,乳頭皸裂,媽媽腕(腱鞘炎),長時間低頭(看寶寶)坐下的頸椎病,寶寶哭鬧,老熬夜影響媽媽睡眠,孩子過重導致的腰酸背痛……

這些後遺症都會讓人頭疼不已。

很多人把腰酸背痛、頸椎病、腱鞘炎這些都視作月子病,其實月子病沒有那麼神秘,它就是產婦在產後帶孩子沒有休息好的後果,畢竟,給孩子喂奶是誰都替代不了的,寶寶一天要喂十幾次,有的寶寶哪怕不吃奶,也要媽媽抱著……

怎樣可以讓我們的寶寶不再給寶媽們增加產後的負擔?接下來為大家解鎖幾種喂養姿勢,掌握動作要領,而且喂奶的時候可以換著來,讓寶媽們產後恢復更輕鬆。

搖籃式

寶媽們最常用的喂奶方式就是搖籃式,雙手像是搖籃一樣抱住孩子,讓寶寶在自己胸前,一隻手的前臂和小臂支撐寶寶的頭部和身體。

建議搖籃式喂奶手臂下方墊墊子,讓寶寶躺在墊子上去靠近乳房,一定記住,不要讓自己的身體的任何一個肌肉發力,靠小墊子、小被子把它墊好,這個也是為了緩解媽媽乳頭疼痛,與手臂酸痛。一定要知道,喂奶的原則就是讓自己舒適。

另外注意一點,那就是很多寶媽都問:喂奶怎麼都喂得脖子疼啊?喂奶的時候,寶媽們總是忍不住這樣低頭去看她的孩子。時間久了以後,頸椎病的一些症狀也是會出現的。

交叉式

用手使寶寶含住乳頭,手臂拖住寶寶頸部,使寶寶頭高腳底,身體成一條直線。寶媽用乳頭觸碰刺激嬰兒的嘴唇;幫助嬰兒含接,待嬰兒產生覓食反射張大嘴時,順勢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入嬰兒口腔。

交叉式和搖籃式類似,只不過是換另一隻手,比如寶寶吃左側的乳房,那麼我們用右側的手臂去托住寶寶的身體,一般用於搖籃式哺乳中途手臂累了的時候,換隻手歇歇。

如果寶媽的手腕已經是劍鞘炎,則不是很提倡這種方法喂養,因為這需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托住。如果你疼痛,身體不適,一定會給喂奶造成困擾,使你厭煩,保護好自己才有利於更好地喂養。

橄欖式

橄欖式相比交叉式是在下方墊了一個墊子,將寶寶完全的放墊子上,像是運動員用胳膊夾著橄欖球一樣,不需要負擔寶寶整個身體的重量,只需要用手托住寶寶肩頸和頭部,通過這樣使媽媽更加輕鬆喂奶。

我們哺乳的原則就是不要讓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塊肌肉,長時間的力呈高長的一個狀態,產後經常遇到媽媽手腕疼啊,說腱鞘炎也是因為長期的抱孩子發力不當引起來的。

所以說,在家裡我們可以多用橄欖式喂奶法,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讓寶寶躺上去吃奶。

側臥式

這是我最推崇的體位方式,因為它不再需要產婦用上任何力氣,躺著就把孩子喂飽了。寶寶和媽媽同時側躺,寶寶面向媽媽,如果怕寶寶嗆奶,兩人上身下面可以墊個墊子。

長時間坐著的話,月子裡的媽媽都說開骨縫:指骨縫開到骨盆。那我們坐姿的時候,所有的上半身的重力都會壓到我們這個骨盆上。對媽媽的骨盆的恢復也不是很好。

所以如果側臥躺在這裡,兩個骨盆是往一起收的,對骨盆就有很好的收縮力,媽媽們在會陰的切口水腫消失。

沒有疼痛之前,採用這些做的姿勢,寶媽們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很適合月子裡的媽媽們。

正確的喂奶姿勢,也方便孩子更好地吃奶,否則孩子銜乳的姿勢不正確,吃奶費力,孩子費力,媽媽也遭罪。而且總是一個姿勢喂養的話,刺激的這個破損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容易出現乳頭皸裂,這會讓喂奶特別疼。我們調一個兒,有時候側臥式,有時候搖籃式,也能緩解一下媽媽破損的地方。

喂奶最辛苦的,一個是時間長會讓寶媽腰酸背痛,還有一個就是乳頭皸裂了,這種痛苦,甚至會讓經歷過分娩痛的媽媽們疼到退縮,可想而知是一種什麼體驗。

當然,為了防止乳頭皸裂,我們還可以採取一些措施:

一定要讓寶寶嘴張的越大,含的越多,乳頭皸裂破損的這個疼痛的情況就會發生的越少。終止喂養時用手指觸碰寶寶的嘴角,來終止吸吮。不要直接把寶寶從乳房前拉開造成疼痛,使乳頭裂開。

喂奶結束時,用熱毛巾做一些清潔,塗上防止皸裂的乳膏,也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9829b732e7c97dcb58cf9fdea491b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