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陳
人吃五穀雜糧長大,免不了有個小病小痛。同樣,人生在世,也終有生老病死的一天。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小品《不差錢》,在小品中,小瀋陽的一句台詞特別的搞笑,他說人這一輩子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錢還沒花。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搞笑,不過也蘊含了一定的道理。
關於錢的話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因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都會與願意把錢存在銀行,可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到底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有的時候家中人突然之間就去世,但是銀行里還存著一筆不少的錢,但是家人又不知道密碼,這樣的情況就會讓很多人都束手無策。就有很多人會問,這錢到底能不能取出來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真相!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定期存款,對於這一形式的情況還是需要具體對待:
一、持卡存款,但未設置自動轉存。
這種情況的話,只要家屬知道密碼,就可以直接在櫃檯或者ATM機上取出即可。
二、持卡存款,並且有設置到期自動轉存。
面對這種情況,就要求死者家屬提供死者身份證、銀行卡和密碼,並通過銀行代理取款。值得注意的是,家屬儘量不要透露持卡人去世的消息,因為銀行方一旦知道,可能我問題就不僅僅是取款這麼簡單了。可能還會涉及到諸如遺產繼承等問題,會讓事情變得複雜而且麻煩。
三、存款是通過網上銀行存入。
這種情況,只要家屬知道支付密碼,他們就可以直接登錄網上銀行取出存款,可能這也是最簡單的方法。
四、家屬不知道銀行存款密碼。
這種情況是最麻煩的問題,如果銀行卡當中的餘額數目低於五萬元的話,就先要到銀行進行掛失處理,只有掛失了以後,銀行才可以利用存款人逝世的理由,給親屬進行取款。在取款的時候,拿著自己的身份證件和逝世人的死亡證明就可以了。
如果存款數額較大,超過5萬元,就需要開具遺產證明才能取回。要是在生前有立遺囑,那就好辦多了。只要這份遺囑被公證過,就能直接作為憑證,前往銀行領取存款。可是要是生前並沒有立遺囑,或者是遺囑沒有公證過,那家屬就要進行以下4個步驟了:
首先,到當地民政局開具死亡證明。
其次,帶著這份死亡證明,到當地派出所出具一份有繼承權的親屬關係證明。
然後,財產繼承人帶著死者的死亡證明、自己的身份證和親屬關係證明到當地公證處辦理遺產公證。這裡大家應該注意一點,一般情況下,公證是需要本人當場簽字。不能到場的,必須提供經公證機關公證的有關證明文件。
最後,繼承人帶著身份證和公證書到銀行提取死者的存款。
五、如果家人不知道所有關於死者的存款信息,包括死者的銀行帳號和哪個銀行,就必須去當地公證處出具存款查詢函,然後拿著這份查詢函去各大銀行進行諮詢和查找。如果查到了,就讓銀行開一個存款證明,以便於以後用於遺產公證,步驟與上面第四步是一樣的。
雖然大家都不希望自己家裡發生這樣的事,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一旦真的遇到不幸,還是要冷靜處理,取回這比本就該屬於自己的錢,可能這是離世的家人僅剩的一點愛了吧!如果死者在死後一直沒有繼承者前來取錢,或者繼承人壓根兒就不知道有這麼一比存款的話,那這筆錢銀行會一直保管起來,直到有相關的人員前來認領或者是等待國家進行統一的清理。雖然銀行會一直保管這些存款,但它永遠是不會變成銀行的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