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一生無子嗣,三弟溥任卻很爭氣,生了三個兒子,都是國家棟樑

2023-12-06   歷來現實

原標題:溥儀一生無子嗣,三弟溥任卻很爭氣,生了三個兒子,都是國家棟樑

溥儀一生無子嗣,三弟溥任卻很爭氣,生了三個兒子,都是國家棟樑

「祝您福壽綿綿,子孫滿堂!」

聽了這句話,滿面笑容的溥儀臉色突然陰沉下來,拂袖而去。

1956年2月7日,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度過自己的50歲生日。犯人們為他祝壽,大家紛紛,送上祝福。其中有人出於禮貌,說了這麼一句話,沒想到溥儀聽了臉色大變。

那人搞了個沒趣,十分尷尬,似乎也反應了過來,自己是無意中揭了溥儀的短。

末代皇帝溥儀家世顯赫,自然不消多說,他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他的祖父是咸豐皇帝的弟弟,跟同治皇帝也沒出五服。他的祖父是醇親王,父親載灃是第二代醇親王。

溥儀的外公也很厲害,是慈禧老佛爺的身邊紅人,軍機大臣榮祿,他的伯父就更不用說了,是光緒皇帝。

而溥儀又是家裡的長子,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之後,溥儀又被慈禧定為光緒接班人,順理成章地當了皇帝。

儘管只當了4年皇帝,清朝就被推翻了,但是溥儀在這之後曾經復辟,還曾兩次當「皇帝」。

用現在的觀點看,溥儀在張勳擁護下復辟皇帝是逆流而動,是不自量力。在日本人扶植下當偽滿洲國皇帝,更是罪惡滔天,不可饒恕。

但作為溥儀自己來說,這一生轟轟烈烈,也算是不同凡響。

美中不足的是,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沒有一兒半女。因此,在生日「宴會」上,有人祝福他「子孫滿堂」時無意中揭了他的逆鱗,讓溥儀很不開心。

溥儀雖然貴為皇帝,其實感情生活比較匱乏,晚清的幾任皇帝嬪妃數量都很少,遠遠不如當年的康乾盛世時的祖宗,到了溥儀這一代,乾脆成了末代皇帝,大清朝換成了民國。

雖然已經是困在紫禁城的小遜帝,但該擺的譜一個也不能少,宗人府照樣不許皇帝娶漢族女子,只能娶滿族女子,以保證愛新覺羅血統的高貴。

也就是說,他擇偶範圍其實很小很小。

溥儀沒有子嗣,首先歸咎於他個人的身體原因,這就不能從溥儀的小時候成長的環境說起,溥儀出生在1906年,經過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大清這艘破船已經百孔千瘡,皇帝已經失去了權威。

1900年,義和團在北京圍攻使館,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一怒之下代表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

可是,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為代表的各南方「諸侯」,卻以「矯詔、亂命」為由,拒不奉詔,還立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不參加戰鬥,美其名曰「東南互保」。

儘管如此,慈禧西逃回到北京後,仍舊沒有敢追究這些人的責任,甚至繼續任用他們。這說明,大清已經名存實亡,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在這個大背景下,朝廷內部的宮女、太監也受到影響,對大清不再那麼忠誠,在工作的時候不再盡職盡責。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一個驚人的消息在宮中流傳,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大病。

而且不管吃什麼藥,病情都不見好轉,病入膏肓,眼看就要玩兒完。

光緒皇帝身體每況愈下,死神已經向他走來。慈禧太后這時候也病得不輕,可以說是奄奄一息。

在此情況下,選擇接班人成為當務之急。

由於光緒皇帝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便強撐著身體,在中南海召見軍機大臣,商量立儲的合適人選。

軍機大臣認為,目前局勢複雜,大清內憂外患,應該讓年長的人來掌舵,沿著慈禧指引的航向前進。

慈禧太后聽後勃然大怒,把茶杯都摔了,那意思是說你們是不是想盼我死?我身體好著呢,如果選一個年幼的,我可以扶上馬,送一程。

大家一聽,都不敢再言語,誰也拗不過這位女強人。

結果,三歲的溥儀被立為接班人,讓溥儀的親生父親、25歲的載灃擔任攝政王來監國。

三歲的溥儀進宮之後,母親就不能陪在身邊,起居由太監們負責。但是太監畢竟是男人,當時的溥儀年齡太小,根本不懂事,一下子離開母親來到森嚴的皇宮,根本就不適應。

進宮之後,他不吃不睡,又是哭又是鬧,不好照顧。太監們不勝其煩,就把溥儀交給了宮女來帶。

宮女一見溥儀高興懷了,她們進宮之後,裡面除了皇帝,沒有一個真正的成年男人,等於被剝奪了戀愛、婚姻的權力。

這就讓她們一個個處於壓抑狀態,說句不中聽的話,一個個如饑似渴。

如今,見到了一點點進入少年時代的小皇帝,她們能不高興?清帝遜位後,宮裡大幅縮減人手,昔日皇家的權威也逐漸散盡,太監宮女都慢慢不受約束起來。這些寂寞難耐的宮女,利用工作的便利,用各種手段,無休止地折騰少年溥儀。溥儀只能被迫營業,和宮女發生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

因為溥儀身體還處於發育階段,並不成熟,他身體上自然吃不消,或者透支了能量。最終時間長了,宮女們倒是啥事都沒有,但是溥儀的身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負面影響。

這些事難以啟齒,史書上是不會記載的。

但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曾撰寫回憶錄爆料,溥儀從小就泡在宮女堆里,吃了不少啞巴虧。不光如此,他還喜歡與太監玩各種齷齪的遊戲,細節簡直無法敘述。

總之,太監和宮女都被摧殘,身心本就不正常,做出這樣的事沒有什麼奇怪的。這也不能全怪他們,罪魁禍首正是萬惡的宮廷禮教約束,這就叫自食其果,咎由自取。

這事聽起來不可思議,為何歷史上那麼多朝代,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偏偏在清朝發生?

前面說了,大清快完了,人心惶惶,宮中的各種管理制度無法落實,發生這樣的事並不奇怪。如果是在一個正常的王朝,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

身體雖然已經被弄壞了,16歲時溥儀還是完成了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繡。

客人走後,她們都心情激動,等待溥儀到來,度過良宵。可是,等到天亮,也不見溥儀的身影,都以為皇帝睡到了對方的房子裡。時間長了,她們才知道,溥儀誰的房間也沒去,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她們,每晚高掛免戰牌。

成年後的婉容漸漸受不了寂寞,出軌了兩個衛兵。後來,婉容生下一個女孩,被溥儀派人扔到火爐里。

文繡則忍無可忍,早在1931年就提出離婚,上演了一出「刀妃革命」。訴訟書上,寫得明明白白:「事帝九年,無一倖免」。多了沒有少了沒有,硬是一次也沒有。

看到這裡,各位明白了吧。後來,溥儀又先後娶了三位妻子:「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和護士李淑賢。無一例外,這些女子依舊沒有生育。

沒有生育就註定沒有後代,兒孫滿堂註定只是夢想。

好在溥儀的弟弟卻非常爭氣,做到了兒孫滿堂。

溥儀有三個弟弟,大弟弟叫溥傑,他的事大家都知道,與日本皇族女生了兩個女兒,不用多介紹。

二弟溥倛比溥儀小了九歲,四歲那年夭折。

三弟叫溥任 ,後來改名金友之,是溥儀同父異母的弟弟。

溥儀在九一八之後跟著日本人走,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大弟弟溥傑也跟了過去,為日本人效力。

溥任卻很清醒,沒有上日本人的賊船,他給自己取號"退潛",時時告誡自己,遠離政治,明哲保身。

1947年至1949年的兩年間,在父親的張羅下,溥任辦了一所私人學校立「敬業小學」,既可以為國家培養人才,也能解決自己的生活困難。

到1949年,這所私立的「敬業小學」已培養了200多名學生,其中許多人走向社會,成為各領域的佼佼者。

相比之下,他比哥哥溥儀有成就。在婚姻和生育方面,他一樣很人生得意馬蹄疾。1942年,他與金瑜庭結婚,先後生下兩個兒子,都成才了。

長子金玉章,工作努力,成績斐然,職務是北京市民委副主任。

次子金玉佑,刻苦鑽研,不遺餘力,長期從事大氣污染控制理論、技術和工程研究,做出不少貢獻,曾經多次獲獎。

他現在北京工業大學,擔任自然科學系教授。

三兒子金玉蘭,在河南新鄉工作,是一名中學教師,雖然成績不如兩位哥哥,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踏實,生活充實,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溥任雖然曾經是皇族,但那已經是過去,他的子孫後代都融入社會,其中五人是共產黨員,且均為各界精英,國家棟樑。

參考文獻:《晚清皇子生活與讀書習武》、《醇親王府回憶》作者 溥任 中國文史出版社

參考文獻:《晚清皇子生活與讀書習武》、《醇親王府回憶》作者 溥任 中國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