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7歲新娘嫁給76歲丈夫,誰料新婚夜崩潰大哭,提出分房睡

2023-11-22   歷來現實

原標題:1966年,27歲新娘嫁給76歲丈夫,誰料新婚夜崩潰大哭,提出分房睡

1966年,27歲新娘嫁給76歲丈夫,誰料新婚夜崩潰大哭,提出分房睡

1966年7月,北京東城西總布胡同的居民交頭接耳,在議論一件事,昨晚從附近的新房中傳出那家新娘歇斯底里的哭聲。

「結婚是大喜事兒,這新娘怎麼還哭上了?」一個大姐迷茫地問。

「您沒聽說嗎?新娘27歲,新郎76歲,這婚姻能幸福嗎?」一位大嫂說道。

「嗐,要我說啊,肯定是那個方面不能滿意唄。」一個糟老頭嘿嘿一笑,說道。

「那也不見得,四川軍閥楊森知道不?人家80歲還當新郎,不但寶刀不老,還生了個娃娃呢。」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中年男子反駁說。

很快就有新的消息傳來,據新郎身邊人講,新郎跟新娘分居了,「糟老頭」的猜測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當時是新社會,為何還有年齡差距如此大的婚姻?他們如何走到了一起?新娘為何哭,二人為何分居,真的是那方面出了問題?

76歲的新郎,名叫李宗仁;他的新娘胡友松,年僅27歲。

李宗仁大家都不陌生,桂系軍閥首領,曾經擔任中華民國「代總統」,1949年後到美國定居。1965年7月,李宗終偕夫人郭德潔回到祖國。

海外漂泊多年,他們終於葉落歸根,可惜僅僅半年後,郭德潔就病逝在北京。

李宗仁是愛國將軍,決不能讓他一個人獨自生活,有關部門開始為他找對象。據說,有關部門為他提供了60多位女士的資料和照片,李宗仁先生一眼就看中了其中一位青春靚麗的女孩。

這個女孩,就是胡友松。

工作人員一看李宗仁選中了胡友松,並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這年齡差距太大了,人家女孩貌美如花,未必見得答應,多半是要大費口舌。

當然如果人家女孩不答應,他們也不能勉強。誰知道,他們一開口,女孩略一思索就答應了。

胡友松的乾脆,讓他們始料未及。其實了解到女孩的身世之後,這又不值得奇怪。

胡友松,1939年出生,她的生母是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人生應該充滿陽光,一片坦途,可事實上她並不幸福,母親胡蝶交友龐雜,她只是個私生女,連生父是誰都不知道。

母親又為了自己的演藝事業經常忙得不可開交,童年的胡友松十分孤單寂寞,陪伴她的,只有一大堆玩偶。

她的童年沒有關愛,也沒有安全感,即使這樣的生活,也沒有長久。6歲那年的夏天,母親將她託付給了一個叫沈文芝的朋友,從此她成為對方的養女,開始在北平生活。

如果養母珍惜她也算了,偏偏這個沈文芝並不愛這個養女。她答應照顧胡友松,只是貪圖胡蝶給的巨額報酬。

沈文芝是張宗昌的妾室,過慣了揮金如土、花天酒地的生活。1932年張宗昌被殺後,她失去靠山,囊中羞澀,照看影星的女兒,可以得到對方源源不斷的生活費,滿足自己的需求。

好景不長,隨著日軍侵略戰爭進行,在上海的明星影片公司毀於戰火,胡蝶只好在1940年春天同家人前往香港。如此一來,沈文芝的財源斷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忙。

她沒有什麼才藝,只能靠身體賺錢,奈何徐娘半老的她沒有人能看上眼,收入少得可憐。作為養女的胡友松常常吃剩飯,穿破衣服。

當她告訴養母說「媽媽,飯餿掉了」的時候,沈文芝總是眼睛一瞪說:「餓不死就不錯了,老娘我可沒有錢養你」。

有一次,沈文芝帶了一個老男人過來,對方一看到家裡有個女孩,扭頭就走。眼看生意泡湯,她一肚子氣無處發泄。偏巧這時候,胡友松走了過來,沈文芝氣不打一處來,上前一把揪住胡友松的頭髮就往外拽,一邊拽一邊罵:「你這個喪門星,老娘不要你了,趕緊滾,想去哪去哪。」

胡友松一聽嚇壞了,茫茫人海,舉目無親,能上哪?她嚇得抱著養母的腿,哭著哀求說:「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惹你了,你別趕我走」。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那個可憐的女孩,出落成了一個漂亮姑娘,時代也從民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時候的胡友松成為一名護士,雖然工作忙碌緊張,收入不多,至少不再受養母打罵,不需要再回那個給她留下許多傷心記憶的家。

胡友松為何會同意嫁給爺爺輩分的李宗仁?

胡友松雖然有了自己的工作,但是情感並不如意。雖然她人長得天生麗質,奈何談了幾次戀愛都是失敗了。她的養母是軍閥張宗昌的小老婆,生母是在香港的演員,在當時,這樣的出身很敏感,比較犯忌諱。

每當一段感情深入,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對方家長一聽說胡友松這樣的出身,當即對他們的感情亮了紅燈。

她也不是沒有遇到願意娶自己的人,她實在不願意委屈自己,哪怕單身。

直到27歲,胡友松還是孑然一身。這一次,一聽說李宗仁看上了自己,胡友松短暫猶豫之後就答應了。

李宗仁是愛國將軍,抗日英雄,回國的時候周總理親自到機場迎接,何其風光。能成為他的夫人,自己也蠻有面子。再說了,將軍年齡那麼大,對自己一定會非常寵愛的吧。

這對於出生之後就缺失父母關愛的女孩來說,顯得十分重要,年齡差距真不算是難以逾越的鴻溝。自己出身不好,不可能兩全其美。

就這樣,胡友松最終選擇嫁給了76歲的老將軍李宗仁,至於外人如何議論,就不管了,隨他們去吧。

可是在他們辦完婚禮,客人離去,二人寬衣解帶,準備同房的那一刻,胡友松突然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如果不是出身不好,怎麼會選擇一個比自己年齡大兩倍的陌生老翁為伴侶?想到此,20多年的委屈全都湧上心頭,乃至於精神崩潰,歇斯底里大哭起來,追悔莫及。

身邊的李宗仁並沒有責怪新娘,還拿出手絹給她擦淚。看到對方慈祥卻布滿皺紋的臉,想到跟這樣一個老人度過餘生,她反而更覺得難過,哭聲更大了。

接著她做出了更過分的舉動,指著李宗仁哭哭啼啼地說:「你出去吧,今晚我不要跟你一起睡。」

李宗仁什麼也沒說,轉身默默走開,去了另一個臥室。

婚後的他們,雖然在外人面前客客氣氣,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隔閡,似乎不是夫妻,倒像是住在一起的兩代人。有老友來訪的時候,李宗仁反而直夸自己的妻子溫柔體貼,說二人「恩愛無比」。

漸漸地,胡友鬆開始接受李宗仁,對他由陌生到熟悉,再由熟悉到尊敬。半年之後的一天晚上,她甚至出動提出要丈夫留在自己房間。

那天,李宗仁做了很多好吃的,還買了一瓶紅酒,點上了生日蠟燭。

胡友松感到奇怪:「你怎麼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

「這有什麼奇怪的,結婚證上不是顯得明明白白嗎?」李宗仁微笑著說。

胡友松聽了,無比感動,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為她過生日,甚至連她自己都忘了哪天是自己的生日,而他卻記得如此清楚,真是太難得了。

於是,當他們喝過酒吃過飯,李宗仁轉身奔向自己臥室的時候,胡友松輕柔地叫住了他。

從此之後,她再也不拒絕丈夫的親昵舉動,有時候她甚至更加主動。此時她不再後悔,覺得嫁給李宗仁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

胡友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年齡相差這麼多,能夠相遇,只能說是上天的安排,我要好好愛他,珍惜每一天。」之後,他們相敬如賓,形影不離,水乳交融。

二人說話從未大聲過,都是輕聲細語,偶爾鬥嘴,也都是在丈夫跟前撒嬌任性。

李宗仁給了妻子從未有過的關愛,胡友松也給了李宗仁一個美好溫馨的晚年。可是好景不長,結婚第三年,正當胡友松陶醉愛河的時候,李宗仁查出了直腸癌,已經是晚期。

胡友松忍著劇痛,不離左右地照顧,最後時刻,可以說是衣不解帶。胡友松對丈夫照顧無微不至,自己身體卻垮了,瘦了15斤。看著妻子日漸消瘦的臉龐,李宗仁淚如泉湧,他感激妻子的照顧,也放心不下她。

儘管心中有萬般不舍,李宗仁還是在1969年那個寒冷的冬天撒手人寰。不熟悉的人此刻議論紛紛,覺得胡友松可發了財,繼承了丈夫的所有財產。

李宗仁名聲較好,沒有傳出貪腐醜聞,但他畢竟是叱吒風雲的民國政要,不可能保持清貧生活,沒有積蓄是不可能的。據說,1959年,李宗仁沒有回國之前,曾經託人賣給政府一批文物,獲利12萬美元。李宗仁的富有,由此可見一斑,所以人們說胡友松繼承巨額財產,絕非空穴來風。

可是之後發生的事,讓他們大跌眼鏡,胡友松把李宗仁的遺產全部捐給了國家,只保留了丈夫的遺物,以此來作為紀念,畢竟,他是這世上唯一給過自己愛和溫暖的男人。

即使丈夫的遺物,她也在1996年捐給了台兒莊李宗仁紀念館,這是後話。

之後,胡友松拒絕了政府的照顧,靠著自己微薄的收入,過著儉樸的生活。

1995年,年過半百的她,在北京廣濟寺皈依佛門,淡泊名利,了此餘生。

2008年11月25日,69歲的胡友松離開人世,她得的也是癌症。李宗仁是被癌症奪去生命,前妻郭德潔也死於癌症,最終胡友松也患癌症離開,這不能不說,這三人的緣分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似乎上天早有註定。

已經皈依佛門的胡友松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沒有一點恐懼,她是笑著離開的。

參考文獻:《胡蝶之女口述:27歲的我為何嫁給76歲的李宗仁?   》人民網[ 2012-07-12

《李宗仁歸國後生活拾零》,(載《北京文史資料》第50輯,p90-120。1994年,北京出版社)。

參考文獻:《胡蝶之女口述:27歲的我為何嫁給76歲的李宗仁?   》人民網[ 2012-07-12

《李宗仁歸國後生活拾零》,(載《北京文史資料》第50輯,p90-120。1994年,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