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8月3日訊(記者 張盟 李丹 汪衡 朱麗萍 實習生 張藝航)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連坪村,近日遭受颱風「格美」侵襲,引發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在系列地質災害面前,村支書胡言平、資興市派出的六人應急小組以及全體村民迅速集結,眾志成城,攜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抗災防線。
村支書:時刻心系村民,守護村民安全
颱風來襲的深夜,胡言平化身連坪村的「暗夜哨聲者」。7月26日晚11點多,他敏銳察覺到水勢洶湧,心中首先牽掛的是村裡一名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和另外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大聲疾呼「漲水了,都起來,很危險!」他逐家逐戶地敲門,喚醒沉睡的村民。在全力保障每位村民安全轉移的同時,胡言平卻無暇顧及自家財物,致使家中物品盡被洪水捲走,但他毫無怨言。村民張鳳平心有餘悸地告訴記者,「若不是村支書及時叫醒我,再晚十分鐘,我恐怕就被泥石流沖走了。」胡言平的果敢行動,不僅為村民贏得了寶貴的轉移時間,更贏得了村民們發自肺腑的感激與敬仰。連坪村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
8月2日夜,連坪村村支書胡言平正在值守。
漲水次日,村子依舊大雨傾盆,胡言平又充當起「守護管家」的角色:精心安置村民的飲食住宿,倡導大家互幫互助;組織組長黨員清理道路淤泥,保障村民出行順暢;合理分配救災物資,將沒有吃住的人員集中起來,搭建簡易灶;與組長和黨員共商災後生產自救之策,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由於連坪村地處山區,受颱風影響,村內百分之八十的公路塌方,整個村子陷入沒電沒水沒信號的困境。胡言平率先想到與政府取得聯繫,尋求援助。他告訴記者,要保障後續工作順利開展,道路暢通至關重要。8月1日清晨六七點,他便踏上征程,徒步18公里前往鄉政府向指揮部彙報情況。雨水來勢洶洶,眾多百姓面臨缺食困境,他向指揮部請求解決村民的大米、食用油、蠟燭等生活必需品。緊接著,他又趕往較為偏遠的區域勘察災情,來回奔波六個小時。他說,雖然村裡災情嚴重,所幸沒有人員傷亡。整整一天,他行走14個小時,雙腳磨出水泡,卻始終心系村民,守護著村民的安全。
應急小組:勇闖險阻,挺進災區
8月1日早上七點,資興市六人應急小組接到任務後,迅速整裝,從八面山瑤族鄉政府啟程奔赴連坪村。面對公路塌方、土質鬆軟以及潛藏的重重危險,他們毫無退縮之意,奮勇向前。若走大路,需耗時十個小時,好在途中偶遇老鄉,便跟隨其翻山越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抵達災區。應急小組成員、清江鎮政府工作人員鄧振中感慨道,「從未想過回家之路如此艱難,這般翻山越嶺還是頭一遭,負重三十斤又加上感冒,實在疲憊不堪。回家的路已面目全非,與記憶中截然不同。」
8月1日,資興市派出的應急小組徒步前往連坪村的途中。
作為資興市政府派出的首批救援力量,他們不僅傳遞了市委市政府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與高度重視,極大地增強了村民們的信心。他們憑藉衛星電話與外界保持緊密聯繫,及時準確地彙報災情和救援進展。同時,應急小組積極協助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展開自救和互幫互助,確保救災物資精準發放至每一位受災群眾手中,並仔細收集村民的急切需求;他們大力宣傳引導村民正確看待天災帶來的影響,助力村民樹立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他們還聯繫本地的機械設備開展自救行動,對每家每戶進行全面普查,核實村民的安危狀況。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應急小組的成員們在救援過程中展現出了極高的專業素養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鼓勵有條件的村民轉移到安置區,並及時彙報需要救治的人員,安排空中轉運。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他們沒有絲毫退縮,毅然選擇堅守與付出,他們的英勇行動贏得了村民們的讚譽和敬意。
8月2日夜,前往連坪村支援的電力部門工作人員在休息。
村民團結一心,攜手共渡難關
面對災害,連坪村的村民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緊密團結,共同抵禦洪水的肆虐。在停水停電的艱難條件下,村民們相互扶持,自發組織清理家中的淤泥和積水;他們共享資源,大鍋飯有肉有菜有湯還有水果,攜手共渡難關。
村民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和創造力,成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他們巧用梯子搭建簡易通道,方便居住在樓上的村民上下樓;除了空投的礦泉水,他們還用山泉水解決了飲水難題;每到夜晚,他們便在路燈下聚集,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受。
連坪村村民正在清理家中的淤泥。
面對困境,團結和堅韌就是一種信念。在與這場災難的激烈交鋒中,連坪村的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他們正在用汗水和勇氣重建家園。他們攜手共進,修復受損家園,希望變得更加美好,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