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節前的某個周末,抽空去逛了宜家。
因為母上大人說,想給家裡買個新書架,要簡約又時尚的。
到了以後發現,來逛宜家的人,比以往少了許多。
換作一兩年前,可是有很多人從福建其他地方,專門開車或者坐動車來過周末的。
現在年輕人的房子,普遍小而精裝。
平時上班還看得過去,可一到周末,家裡就顯得特別逼仄。
於是,常規的流程就是,先到一樓買個甜筒,然後開始逛,在各個樣板間裡的各種沙發上「葛優躺」。
肚子餓了,就去宜家餐廳吃一頓。
玩會兒手機,拍拍照片,淘點靈巧又便宜的小擺件,一個愉快的周末就這麼過去了。
花的是小錢,卻能獲得莫大的樂趣。
而在喝茶這件事上,大家也想儘量省一些,更省一些。
當然,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在成本的控制上,肯定是以自己的經濟條件為準。
在每個人心中,都有適合自己的茶。
《2》
最近,有位新茶友來提問:
「白毫銀針不是白茶中最出名、最有代表性的嗎?可為什麼我身邊的老茶客,都喜歡喝白牡丹呢?」
這個問題,確實是值得討論的。
白毫銀針的名氣大,是不假。
想當年,出口的白茶,大多便是白毫銀針,尤其太姥銀針一直屹立於白茶行業之巔。
現如今,白茶興起,白毫銀針才逐漸普及,成為了大江南北的茶桌上的常客。
提到福鼎白茶,第一個想到的品類,就是白毫銀針。
身披白毫,芽頭飽滿,形似銀針。
而作為最能代表白茶的一種品類,白毫銀針營養豐富,收藏價值高,這點也不假。
一方面,它產量很低。
正常情況下,只在春茶季剛開始的7-10天裡,完成採摘。
休眠了一個冬季的茶樹,蓄勢待發,芽頭大量生髮。
彼時的天氣,乍暖還寒,溫度低,茶樹生髮的速度慢,能符合標準被採下來的不算多。
物以稀為貴,白毫銀針的價格,自然是很貴的。
另一方面,它是芽頭,而芽頭恰恰是植物的精華。
所以白毫銀針體內的養分,比如茶氨酸、茶多酚、多糖、黃酮類物質等,含量特別豐富。
身上有如此多的光環,融合在一起,堪稱「白茶之王」。
而價值決定價格,也註定了白毫銀針的高價。
加上近兩年,白毫銀針的行情一路高升,對於普通茶客而言,壓力比較大。
若非喝白茶的終極發燒友,或者不差錢的土豪茶客,基本上都不敢買。
即使買,也是少量地買,嘗鮮為主。
至於平時的口糧茶,則大多數選擇白牡丹和壽眉。
不僅價格適中,而且香氣滋味不錯,性價比高,更符合廣大茶客的消費水平和飲茶習慣。
《3》
對比白牡丹和壽眉,老茶客更喜歡前者。
第一,白牡丹的名字好聽。
初次聽到,很多人會發出疑問,白牡丹是花茶嗎?
查完資料才知道,它是白茶。
只不過因為名字優美,經常讓人聯想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向來是高雅大方的代名詞,代表著正宮娘娘。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不僅會被漂亮的外表吸引,也會被優雅的名字吸引。
光是聽到,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朵含苞待放,嬌羞帶怯的花朵。
當然,那顆因名字而被白牡丹吸引的心,等到品嘗了它之後,也必然不會失望。
第二,白牡丹的品相好看。
白牡丹的採摘標準,是一芽一、二葉。
由於採摘時間接近白毫銀針,長相小巧別致。
芽葉勻整,條形勻稱,芽頭明顯,毫多色白,葉片窄小,略有開面。
泡在水中時,身姿美妙如同仙女。
特別是當芽葉完全舒展開以後,秀長的芽頭,細嫩的葉片,浮浮沉沉,像是在湯水中輕盈舞蹈的美人兒。
如果把葉片看成是雙臂,那芽頭就是臉龐,底下那存在感並不強的梗,就視作腿吧。
整體看上去,更顯身姿靈活,秀美靈動。
第三,白牡丹具有「兼美」的特徵。
在《紅樓夢》中,秦可卿被稱為兼美,理由是一個人兼具釵黛之美。
寶釵是鮮艷嫵媚,光鮮動人的成熟女性之美;黛玉是風流裊娜,氣質出眾的體態之美。
娶一人,等同於兩人同娶。
在白茶中,白牡丹的定位也是「兼美」,兼具白毫銀針的鮮爽清新,和壽眉的花香甘甜。
溫柔的花香,伴隨著野草葳蕤一般的毫香,讓白牡丹不斷地吸引著人們的嗅覺與味覺。
它的花香,有時清麗,有時婉約,有時嬌俏。
在新茶時期,白牡丹的花香,一直都是相當有力量,且變幻無窮的。
只有轉化到兩年以上,花香才會漸漸隱去,藥香突顯。
湯水是香、軟、細、滑、鮮、淳,口感均衡,層次豐富。
白牡丹靠自己獨有的一種風骨,征服了喜歡喝白茶的老茶客們。
《4》
白牡丹有四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
其中,特級白牡丹又被外界稱為「牡丹王」。
因為它的等級很高,芽頭肥壯,飽滿,葉片又小又嫩,茶梗可以忽略不計。
擺在你面前,滿眼都是白色——銀白色的茶毫,幾乎掩蓋了嫩綠的底色。
這種感覺,一般只會出現在白毫銀針身上。
由於白毫銀針和牡丹王的採摘時間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時候,會同時出現在茶樹上。
所以,牡丹王的外觀極似銀針,如果你是剛開始喝白茶的朋友,幾乎分不清二者的區別。
連香氣和滋味,都有七八分像。
聞之,是乾燥的野草香,乾爽,整潔。
但牡丹王的價格,又離白毫銀針較遠,還是屬於白牡丹的正常範疇。
另外,對於很多剛入門的朋友來說,想要快速喝懂白毫銀針,又擔心品不出其中強烈的鮮爽感。
那麼,把牡丹王作為通向白毫銀針大門的鑰匙,非常合適。
如果說,白毫銀針是一幅素雅到極致的水墨畫,只有黑白兩色。
那牡丹王就是在這副水墨畫上,額外添上的小花,粉粉嫩嫩。
瞬間畫龍點睛,整幅畫面都變得生動,有色彩,也更容易讓人欣賞它的美好。
故而,不管是把牡丹王作為白毫銀針的過渡品,還是替代品,花相對實惠的價格就能喝到近似的口感,豈不樂哉?
《5》
這些年來,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
我們家但凡舉辦大型活動,鵲橋仙和花弄影,總是在熱銷榜前十。
一個是一級白牡丹,一個是一級春壽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代表了大多數茶客的喝茶需求。
有香氣,有口感,有韻味,關鍵是,性價比要高。
雖然現如今,有消費降級的趨勢,但無論如何,喝茶的品質不能降。
寧可少喝,也要喝得好,喝得精。
況且,喝過高山白茶以後,再去喝平平無奇的茶,只會覺得食之無味,味同嚼蠟。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