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都一樣?20年後,現實給出的答案,讓兒女雙全的家庭沉默

2022-07-30     番茄侃電影

原標題:生男生女都一樣?20年後,現實給出的答案,讓兒女雙全的家庭沉默

兩個孩子都有,令人羨慕嗎?

網上流傳一種關於生孩子的說法:兩個女兒的上等家庭,一兒一女的是中等家庭,兩個兒子的是下等家庭。

有意義嗎?時間是最好的衡量標準,20年後的現實結局,譜寫了人間真實!

獨生子女的家庭:老人擔心子女負擔大

都說「養兒一百歲,憂久九十九。」

張阿姨膝下只有一個獨生女。張阿姨早年幫女兒帶孩子三年。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張阿姨決心回家養老。女兒懂得感恩,不僅逢年過節給張阿姨買禮物,平日裡也儘量補貼家裡。

別人都羨慕張大媽的女兒懂事,但張大媽拒絕了女兒所有的禮物。張阿姨說,反正我是她唯一的女兒。她給我的都是她的,我不能用。為什麼現在問她要錢?讓她在婆家面前生活。我儘量不給女兒增加負擔。我唯一擔心的是我老了,病了,沒人替女兒分擔壓力,太難為她了。

兩個兒子的家庭:老人擔心一碗水端不平

鄰居王大媽辛辛苦苦養大了兩個兒子,現在兩人分居兩地。退休的王嬸還沒來得及享受兩年的幸福,就被大兒子叫去幫忙帶孩子。

王大媽在大兒子家沒待一年,小兒子就結婚生子了。小媳婦馬上提出條件:做婆婆要公平,大哥家帶一年孩子,我家也帶一年孩子。婆婆要麼出資,要麼出錢!

王嬸就尷尬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幫小兒子也說不過去,但是大兒子現在也是非常時期。當你暫時放棄的時候,不是一團亂嗎?為了安撫小媳婦,王大媽只好拿出自己辛苦掙來的養老錢。

唉,王大媽感嘆:都說養兒防老。現在人老了,就不指望兒子的祝福了。擔心「一碗水端不平」了。開始生活太難了!

兩個女兒的家庭:老人享福很滋潤

謝阿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了兩個女兒,沒有生兒子,被同村很多人暗中嘲諷。但是,謝阿姨是有遠見的。她不認同「嫁女,潑了水」的說法,堅持要「為教學提供書籍」給兩個女兒。

兩個女兒也很爭強好勝。雖然長大後都嫁到不同的城市,但逢年過節總會回來看望謝姐。兩個女兒也爭先恐後地邀請謝姐姐到他們養老定居的城市生活。他們對謝姐的禮物和零花錢的孝心,一年四季都沒有停止過。

對此,謝阿姨也很自豪:我女兒真的很優秀,一個女兒頂別人兩個兒子

一兒一女的家庭:並沒有想像中的幸福

「一子一女」堪稱幸福生活的「頂配」。然而,20年後的孩子長大後,會不會也同樣令人羨慕?我表哥家就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

表哥是個很開明的人。早年女兒出嫁時,表姐考慮到女兒遠嫁。表姐為了讓她對婆家有信心,不要一分錢彩禮,還為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

在這件事情上,表姐的媳婦一直都挺挑剔的,總是含沙射影的提醒表姐,嫁出去的女兒是外人,嫁出去的媳婦是自己人。

每當表姐要給遠在他鄉的女兒送些家鄉的土特產時,兒媳婦總會拉長著臉。表姐最難以釋懷的一次,是在遠方的女兒因為婆婆生病入院的時候。希望表哥去幫忙帶一段時間孩子。表姐連行李都收拾好了,我媳婦卻說:表姐要幫女兒,就留在女兒家養老,別一邊偏心女兒,一邊又占著讓媳婦養老的便宜。

顧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原來一兒一女並沒有想像中的幸福!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無論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雙子女家庭,隨著兒子成年,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庭,生活都可能暴露出意料之外的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看似家庭關係簡單,但養老任務重,壓力大。在多子女的家庭中,雖然有人分擔贍養老人的責任,但長大後的兄弟姐妹的家庭紐帶也發生了「化學變化」,以各自小家庭為中心忙碌,以前的手足之情不自不覺就被稀釋了不少,更多的時候只是關係

所謂正發生意見分歧,矛盾不斷

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你嘗一口,你再嘗一口!

把這篇文章拿出來,分享給所有家長。子女孝順就是父母最大的福氣沒事多鍛鍊。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如果你與社交無關,有豐富的業餘時間,你就不會精神空虛。

最後祝各位老人「夕陽比日出更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d4226a5e610408f02dc08df06b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