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聊·夜讀:我們會成為「M型社會」嗎? | 今日直播

2022-10-12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吳聊·夜讀:我們會成為「M型社會」嗎? | 今日直播

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M型社會》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從9月14日開始,吳老師已經在「吳聊·夜讀」直播間陸續解讀了《單向度的人》《身份與暴力》《寬容》《貧窮的本質》這四本書。

今天晚上8點,吳老師將繼續解讀第五本——大前研一寫作的《M型社會: 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

這本書出版於2006年,作者大前研一首次提出了「M型社會」的概念。

他通過數據調查分析發現,與10年前的日本人均收入結構相比,日本的中低階層及低層階層人數明顯增加,上層階層也微微增加。但是,在中段的中上階層的人數卻大為減少。整體呈現出一個「M」形狀的趨勢走向。

由此他提出,日本社會已經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主流的社會,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中產階級逐漸消失,步入了「M型社會」。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一書中警告日本人,這並不是經濟不景氣的一時之象,而是日本經濟正在進入持續衰退的表現:

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大前研一曾給仍舊沉浸在中產夢中的日本人提出了3個問題:

房屋貸款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或是你根本不敢購置房產)

你打算生兒育女嗎?(或是你連結婚也不敢)

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或是你連生孩子也不敢)

對於以上三個問題,只要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大前研一認為,那就意味著你已經不算是或不再是中產階級了,「富裕」和「安定」正在遠離你。

你的答案是什麼?

在《M型社會》中,大前研一提出了3條日本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

第一條,非正式員工增加。

因為裁員等原因,正式員工減少了,比如自由職業者、合同工、臨時工等這類非正式員工不斷增加。

到2003年,日本擁有正式員工3500萬人,非正式員工1500萬人,也就是說每三個勞動力之中,就有一個是非正式員工。

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之間的薪資等級落差,和「收入兩極化」有密切關係。

第二條,產業收入差距拉開。

從日本主要產業的年收入分布就可以看出,產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正急速拉開。

第三條,年功序列主義崩潰。

日本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所以各大公司普遍實行「終身僱傭、年功序列、企業內工會」制度,員工一旦被錄用就終身不能被解僱,而且員工的工資一定會跟隨年齡和企業工齡每年增長。

隨著90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日本企業開始引入業績制,鐵飯碗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日本員工甚至是幾年都加不了工資。

這三種跡象表明,日本已經進入「M型」社會結構,以中產階級為主流的社會,變成了中低階層占主流的社會。

但在大前研一看來:

大多數人卻並不願意面對現實,仍然被「中產階級意識」 所左右,買房、購車等高消費帶來沉重的生活負擔,生活壓力導致的精神壓力使很多人覺得煩惱不安;

企業忽略了中產階層萎縮、窮人階層擴大等結構變化現象,未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社會變化,因此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政府也都如小泉內閣那樣,盲目地改革和引導,使惡性循環越發嚴重。

大多數人卻並不願意面對現實,仍然被「中產階級意識」 所左右,買房、購車等高消費帶來沉重的生活負擔,生活壓力導致的精神壓力使很多人覺得煩惱不安;

企業忽略了中產階層萎縮、窮人階層擴大等結構變化現象,未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社會變化,因此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政府也都如小泉內閣那樣,盲目地改革和引導,使惡性循環越發嚴重。

20世紀70年代後,美國經歷了中產塌陷的過程,20年後才恢復經濟實力,並改善失業率。

20世紀末,日本緊跟在美國身後,進入「M型社會」,人均可支配收入急速減少,經濟陷入低迷。大前研一認為,日本的情況比美國更為嚴重,因為日本還必須面對史無前例的少子老齡化社會。

在21世紀初,M型社會也被用來形容韓國、泰國與中國香港等地的社會現狀,仿佛成為一個東亞魔咒。

很多人會問,我們會成為「M型社會」嗎?

預見2022吳曉波年終秀上,吳老師提出了一個跟「M型社會」相似的概念——K型時代。

他提出的第一個預測就是:「K型時代」,抗疫常態。

K型時代,對我們的生活、產業、社會有哪些影響呢?

以電影產業為例。

2022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達80億元,還創下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的紀錄,春節檔有7部電影上線,7部電影中,其中2部吃掉了80%的票房,另外5部沒有賺到錢,甚至還虧錢。

類似這樣的數據,還出現在很多行業。「K型時代」中,一個行業的利潤,很可能只集中在少數能應對變化、實現創新的企業中。

我們正在經歷的K型時代,和10年前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有什麼不同?中產塌陷會帶來什麼樣的危機和商機?個人、企業、政府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對策?美國、日本的案例,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和教訓?

今晚8點,「吳聊·夜讀」直播間,一起來聽吳老師詳細解讀《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

點擊按鈕 立即預約

這是「吳聊·夜讀」直播間解讀的第五本書。

從9月14日開始,吳老師已經陸續解讀了《單向度的人》《身份與暴力》《寬容》《貧窮的本質》。

這也是我們和吳老師的一個全新嘗試。我們想用一個主題、四本書的串聯方式,由吳老師帶領大家讀一些平日裡不怎麼讀但卻重要的經典圖書。第一季的主題是「當代人的身份」,目前已經完成了這個主題下的所有圖書。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第二季「什麼是好的社會」系列,除了今天解讀的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接下來吳老師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羅伯特·席勒的《金融與好的社會》、張維迎的《博弈與社會》以及斯蒂格里茨的《不平等的代價》。

你可以點擊收藏吳曉波的直播日曆,關於解讀書欄目的所有直播日程,小巴都會更新在這裡哦。

直播日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6e36fc980c6f9ad19e9d3a1dfedd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