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如何突破交易的瓶頸?
一般來說,交易者在成長過程中會都經歷「瓶頸」,主要表現為——
1、思路停滯;
2、無論怎樣優化交易系統,系統表現都難以改善,甚至倒退;
3、帳戶凈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
我們先說最後一種情形——帳戶凈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之所以先說這種情形,是因為本質上這是一種「偽瓶頸」——是交易系統處於回調期,而非交易者處於瓶頸期。
任何交易系統都有特定的回調期,例如——趨勢交易系統,在震盪市中處於回調期;;震盪交易系統,在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長線交易系統,在弱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短線交易系統,在強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大倉位交易系統,在小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小倉位交易系統,在大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無論怎樣優化,在和交易系統核心理念處於邏輯對立的市場狀態中,交易系統無可避免的會進入回調期。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這是系統化風險,並非人力可以左右。
因此,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後,繼續強行優化,邊際效用會越來越明顯;稍有不慎,還會進入「負增長」。這個時候,交易者的最優選擇,是盡人事,聽天命,一致性的執行交易系統,靜候系統回調期度過。當然,「盡人事,聽天命」的前提,是審慎的系統化交易者。對於非系統化交易者,沒有一致性的標準,「回調期」的概念自然也無從談起。
1、狹義層面的瓶頸
在學習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覺得和交易相關的知識,自己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無論看什麼書(或者同他人交流),要麼是「錯誤」的,要麼就是老生常談,但頭腦中仍然是一片混亂和迷惑,被自己判斷為正期望的東西,沒有完全的信心;被自己判斷為負期望的東西,仍存些許僥倖。在交易系統的優化上,感覺仍然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雖然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收效甚微。
出現上述的情形,通常是題主所說的瓶頸之一。其實,我自己覺得用「平台期」來描述,更加貼近事情的本質——新的交易知識和既有交易知識之間需要整合,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之間需要整合。
整合,就像用水和面,和面的過程,既沒有產生水,也沒有產生面,最終結果是製作食物需要的麵糰。同樣,交易知識是水,交易實踐是面,經過整合,收穫的是交易體驗——自己的交易系統賴以構建的基礎。說通俗點,就是把外來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實踐和時間。
交易領域有一些經典的書籍,常讀常新。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做手回憶錄》——
在交易尚未尋得門徑時,閱讀此書,味同嚼臘;
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易實踐後再讀,才會了解到此書的價值;
隨著交易實踐的不斷積累和更新,每隔一段時間讀一遍此書,都會有新的收穫;
即使成為了能夠穩定獲利的交易者,此書仍然會在很長的時間裡,對交易者有指導意義。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閱讀史」,是一個很經典的交易知識和交易體驗進行整合的例子。
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的積累,交互式的螺旋上升,每一個交點,都會形成一個平台(平台期)。當交易體驗突破這個平台,意味著交易「水平」,又提升了一個層次,繼而進入一個新的成長周期。
當交易者處於知識和實踐整合瓶頸時,不要著急,也不需要彷徨,此時最大的可能是,交易知識的積累和交易實踐的積累,有一個走得太快了—— 交易知識走的太快,理解上缺乏交易實踐的支撐;交易實踐走的太快,操作上缺乏交易知識的指導。如果是交易知識走的太快,不妨暫停學習和交流,專注於交易實踐一段時間;如果是交易實踐走的太快,不妨暫停交易或系統測試,重溫一下自己曾經讀過的經典。
2、廣義層面的瓶頸
為什麼有人做價值投資,有人做價格投機?為什麼有人青睞基本面分析,有人青睞技術分析?為什麼有人模仿格雷厄姆、巴菲特、艾略特、江恩,利物莫,實際上不過是交易市場中的炮灰?
本質上,這是狹義交易系統,受制於廣義交易系統的表現之一。
先定義一下上述兩個概念——
狹義交易系統,通常所說的提供交易點位和資金管理的系統;廣義交易系統,是交易者同交易相關的背景,交易者的生活背景,會影響到交易者對交易的認知,進而影響到狹義交易系統的構建。
例如,勸說一個初入股市的大學生,暫時放棄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論,對方會說,這是價值投資之父啊,這是世界首富啊!向一個中國老股民推薦價值投資,對方會鄙夷的說,在中國管個P用,這就是生活背景,對交易認知的影響。
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更新,對生活的認知,會改變對交易的認知,進而改變狹義交易系統。例如當年的大學生股民,成為老股民以後,可能也會覺得價值投資管個P用。
因此,很多關於交易的瓶頸,實際上是交易者的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需要整合,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同一套交易系統,在不同的交易者手中,表現大相逕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易者的廣義交易背景不同。無論交易者怎樣在狹義層面優化交易系統,受制於自己的廣義交易背景,都難以有所突破。而且,相對於狹義交易系統層面的知識和實踐整合,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的整合,需要更多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更長的時間。
處於廣義層面的瓶頸,不能期望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畢竟人生層面的積累和作為生活一個局部的交易實踐積累,不在一個檔次上。我曾提到過「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做現階段最好的自己。
那些在交易領域這樣的微觀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觀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諧一致的。這種信仰讓我能夠把交易生涯堅持下來,雖然早期經歷了無數的失敗。(《機械交易系統》理察·L·威斯曼)
刻意的在交易中,發現同生活的聯繫;在生活中,發掘交易的影子,會加快廣義層面和狹義層面的整合。這種看起來「然並卵」的東西,即人生境界,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交易領域的成敗和業績。
3、結論
交易的瓶徑,更像是交易學習成長之路上的里程碑,提示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橫盤區」,需要「消化行情」,期待繼續「上漲」。
瓶頸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需要知識,需要實踐,還需要整合~狠下心來踏實學,不心懷意外~
用心澆灌的交易,賺錢才明白~
你缺少的不只是技術還有耐心
太多的人缺乏耐心,看到股市低迷不振就止損割肉,本來只是帳面的虧損變成了實際的損失。經常性的割肉止損可是加速破產的捷徑啊!北上資金是聰明的資金,每當跌多了他們就進來撿籌碼。
耐心等待也是投資股市賺錢的秘籍。你不需要做太多決定,一輩子只需要抓住少有的幾個低迷時期的投資機會,你就能夠成功緻富。這裡指的是在低迷的時候去買進而不是指你有能力買到最低價。其實任何人都無法企圖買到最低價。
其實你不需要把投資想得太複雜。你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到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的時候投下你的重金(可以50%股票倉位),留有餘地以後在下跌中繼續增倉。然後耐心等到下一次股市瘋狂的時候才清倉走人。一進一出就讓你賺得盆滿缽滿。
股市賺錢的秘籍就是在這看不起眼的「耐心等待」四個字。耐心等待買進機會,耐心等待收穫季節。有一個朋友在教育他的兒女投資:「成功是等出來的,十多年前買進房子出租,你能等來房子大漲五倍,現在買進股票拿分紅,你會等來下一次的財富大機遇。」
羅傑斯說的一段話很值得你細細思考:「假如你在兩年內靠投資賺了50%的利潤,然而在第三年卻虧了50%。那麼你還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債市場。你應該耐心等待好機會,賺了錢獲利了結,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機會。如此你才可以戰勝別人。」
在股票市場賺到錢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有耐心。耐心是什麼?是堅韌不拔;是持之以恆;是咬著牙堅持。投資工作中對企業的估值並不是最難的,耐心才是股票市場制勝的「九陽真經」。持有股票需要耐心,持有現金等待買入股票更需要耐心。很多人天生不適合做股票投資,因為他們缺少耐心。
接下來給大家帶來一個神器戰法——「放量打拐」
放量指單位時間內的成交量比以前明顯放大。打拐指打擊股價由勻速運行到加速運行的拐點部位。常見的放量打拐有三種形態,見(圖223-1)所示。
放量打拐的操作要領:見(圖223-2)所示。
1、在2+3的區間(即60日和120日平均線以上的空間),找到K線的幾個高點,連成直線,這稱作第一上升速度線。K線的高點越多,連成的直線越有技術意義,如(圖223-2)的A、B和C點連成的直線。這種上升速度就稱為第一上升速度,這是因為莊家緩慢地收集籌碼而形成的。一旦莊家完成收集籌碼的任務,會有兩種可能:其一是洗盤,把混入進來的散戶嚇出去;其二是快速拉升,這往往是利好刺激,來不及洗盤了。
2、(圖223-2)中D點發現股價突然急升,K線衝過第一上升速度線。這就意味著股價上升速度加快,已突破第一上升速度,進入第二上升速度。由第一上升速度進入第二上升速度肯定有一個拐點,這是一個很好的買入點,所謂打股票,就是打在這個點上,稱為打拐。
3、打拐的量形態有兩種:其一是縮量打拐。對於一個老莊股來說,絕大多數籌碼都在莊家手中,莊家不賣出,散戶手中也沒什麼可作買賣的籌碼,這種莊股在加速度拐點時,不需要放很大的成交量。其二是放量打拐。這是因為第一上升速度末端的股價尚低,與莊家的成本相仿,此時仍是新莊家建倉的良機。況且,散戶的獲利盤和前期的解套盤蜂擁而出,有充足的貨源,莊家當然照單全收,這時日成交量會成倍增長。
4、估算放量的程度只要看量柱狀體的上升速度,見(圖223-2)中的E點,紅色量柱狀體已到達10日量平均線的二分之一高度,而交易時間才36分鐘,如此的放量速度,半天就會達到兩倍量以上,這是明顯的放量。那麼,F圓圈處就是放量打拐的拐點處。需要說明的是,想要自動監控放量打拐點,用電腦分析軟體可設定自動報警,也可設遠程手機簡訊報警。
收盤後,見(圖223-3)所示,放量打拐的圖形就直觀得多,A點的成交量柱體圖比5日均量線高出2倍有餘,明顯放量。日K線原來的上升速度是R至S的斜率,現在拐成T至U的斜率,顯然是加速度上升。您如果在上午10:09的時候買入,正好打擊在拐點上,故稱為放量打拐。
放量打拐是炒股技術中的重要部分,在實戰中有較好的盈利效果,應列為學習重點。
小結:我們都知道莊家建倉後總要拉升獲利,這樣才能在高位派發,而在股價建倉區間,往往有一條壓力線在上面壓制著股價,不讓股價超過該壓力線,莊家就在壓力線之下、60線之上逐步推高股價,完成建倉,在建倉完畢後,可能會洗盤,也可能直接進入拉升,而這條壓力線如果被放量突破(或者縮量突破),都意味著莊家已經開始拉升股價了,這就是放量打拐,一旦開始拉升股價,就必須上漲遠離成本區,否則莊家沒法出貨,我們就守候在這根壓力線(高點連線)附近,什麼時候突破,就什麼時候積極跟進!
以下是一些做T的技巧,務必認真領會領會。
如圖,開盤後在低位震盪,但低點在一路抬高,那麼在接近翻紅時,買點2可以買入股票,後面如直線拉升的話,只要2~3個點以上,就要擇機賣出了。假如買2錯過機會的,不要追了,等直線拉升6個點左右,不能再往上沖的話,可以考慮吧手中的股票賣掉一點,等它下跌調整時再買進。
下圖跟上面是一樣的含義。
這個圖也是屬於拉升沒封漲停板的,可以考慮賣出一些,回頭再買回來。
下面這個圖,是開盤急跌5個點的,趕緊掛單買進,待反彈時,只要有獲利,任何點位都可賣出。不要糾結是否賣在高位,只要獲利即可,是做T技巧的要點,儘量減少虧損。
下面這圖如低位沒有伏擊,急拉可以考慮賣出,待股價回落再買入。
下圖也是,逢高急拉賣出,而不是買入。很多人習慣漲了就追做T的,這樣往往會越T成本越高。切記。
下圖,個股上午拉升後一直橫盤,尤其大盤是上漲的話,那麼要考慮賣出了,等大盤跳水,它肯定比大盤跌得快的。(假如下圖上午紅盤橫盤的,大盤是下跌的,那麼是買入的好時機哦,這個大家應該都懂了。)
下圖2是做T的買點,3是賣點。(做T不追漲,很多人在3那裡做T很危險的。)
下圖是個股要拉漲停板的節奏,每次拉升幅度不大,拉後橫盤,最後一次拉升直接拉漲停板的,就不要做T了。
下圖是平穩上漲,做T買點出現,拉升7個點後賣出,後面再拉漲停板,也不要後悔了,因為手裡還有這股的股票,而帳號里資金短短几分鐘獲利5%就滿足了。
下圖跳水急跌,不封跌停板,可做T,逢高任何時候都可賣出,絕對不能過夜。
早盤急拉賣出手中股票做T,遇到跳水再買進。
早盤低點一步步抬高,可潛伏準備做T,急拉賣出,(如沒有潛伏,急拉賣出做T後尾盤接回)
下圖直線跳水5個點以上,不封跌停板可做T,逢高就要及時賣出,不留戀。
下圖沖高T出,回落T回。如沖高沒有T出,回落做T買進,尾盤不管有沒有沖高過,一定要止損出局。
下面兩圖都是紅字屬於做T買,綠字賣出。
唯一注意點:就是不追高做T,而是潛伏做T,或者遇直線拉升賣出做T,回落接回。
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等待」機會
交易者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惑,做不到「等待」,雖然他們都知道「等待」的重要性,他們不斷自省,都深刻知道自己的問題,但為何還做不到呢?當我問他們:「你的入倉信號是什麼、離場信號是什麼的時候」,他們絕大部分都需要想一想,要不就是答不上來,要不就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說不清楚。
其實,我們要明白,市場上每時每刻都有機會,由於行情每時每刻都在波動, 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有價格波動自然就有「意淫」下的機會,誰都會想「如果今日的漲和跌,都能抓住,能夠賺多少錢」,所以你根本就做不到「等待」, 你「等待」什麼?市場每時每刻都是看似很好的盈利機會,你當然能做的就是時刻都要去做,去參與,而不是「等待」。
每時都有波動,自然人心就會認為是機會,而當你真的去參與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是風險,是陷阱。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行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對方的出手是不可預測的,甚至對你來說,是隨即的,確定性的行情太少太少,這就註定你能把握住的機會是少數的。所以機會看似很多,時刻都有,但屬於你的機會只是小部分,甚至只是極少部分。
大家常說「機會是等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你問過你自己,你的機會是什麼麼?明白何為你的機會麼?所謂的機會,本質上就是滿足你交易系統和交易規則的入倉條件,是你認為把握度很大的一個入倉信號。首先,你得有,得知道你的機會(入倉信號)是什麼,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再等什麼機會,那豈不是瞎等、忙等?「等待」沒有對象啊。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你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機會是什麼,談何「等待」?市場時刻都看似是好機會,你當然無時無刻都想參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你都無法做到」等待「。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幹嘛要去」等待「?又」等待「什麼呢?當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機會是什麼的時候,你自然會感覺到,什麼都是機會,什麼都要抓,因為大部分機會看起來似乎都是你的機會,你似乎都能抓住,當然做不到「等待」。
因此,你需要知道你的機會是什麼,機會是明確和清晰的,是有章法的,是有規則的,是有條件的,即你的入倉信號是明確、清晰、可見的,則當市場中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則進,沒有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就等,此時「等待」就有了明確的對象和標的,一直等到市場中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就能做到「等待」了。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機會是什麼,才導致很多那些貌似是自己機會、又貌似不是機會的機會,都籠統看成了自己的機會,就根本無法做到「等待」。
當然了,你的入倉信號要是有效的,成功率和盈虧比是可以接受的,能盈利的,你才能做到「等待」,如果不能「盈利」,雖然剛開始你能做到「等待」,但當遇到不斷的虧損、打擊時,此時你會對該機會產生質疑,你也就不再去等這樣的信號,於是你又步入我們剛開始說的那種情況,就是又一次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機會是什麼,於是看到的滿屏都是機會,也就時刻要參與,就無法做到「等待」。
所以能否做到「等待」,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你的心態、性格沒有最直接的關係,是你的基本功問題。不等待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在等什麼,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不清楚自己計劃中什麼才是機會,也就無所謂等待。因此第一步首先要非常非常的明確自己在等什麼?剩下來的才是,努力努力的去克制自己的所有的情緒,耐心的等待自己計劃中該等待的機會。正所謂首先是知道,接下來是做到。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