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日本人都有多少存款?讓人出乎意料...

2020-01-02     今川日語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超前,購物消費也一樣,買個手機分期還款,買個化妝品刷信用卡,吃個飯用花唄,所以經常是這個月花著下個月的工資。



以前的人都是老老實實存錢攢錢,而我們別說存錢了,連月光族都不配做,已經把未來的工資存款都給提前透支了。


而相比之下,隔壁日本人就非常喜歡存錢了,有不少日本人表示「存錢才能帶來安心」。就算是20代年輕人,也有七成的人選擇把錢用於儲蓄,看看人家的理財意識。



但是今年日本SMBC Consumer Finance公布了一份「30、40歲普通日本人的存款」調查,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啪啪打臉。



在30、40歲的日本人里,竟然有23.1%的人存款為0!去年才只有17.1%,不僅沒降反而還增加了6個百分點,說好的低慾望社會、喜歡存錢呢?你們日本人怎麼也都成為月光族了...



其中還有24.6%的人存款在1萬-50萬日元之間,這就意味著存款在50萬日元(約3萬元人民幣)以下的人占總數的47.7%,約等於30、40代的日本人里有一半人都幾乎沒有存款。



這個數字連日本人自己都不敢相信,#貯蓄ゼロ(0儲存)這一話題還在日推引起討論,畢竟作為日本中堅勞動力的中年一代,居然0存款也太慘了。


不過我們的很多月光族是不是突然不慌了,反正島國人一起陪著作伴哈哈哈。



去年30、40代日本人的平均存款為247萬日元,今年整體也降到195萬日元(約12.5萬元人民幣),平均存款一年內少了很多,而且這些數據也把金融產品都計算進去了。



日本人收入比中國人高很多的,每年的平均年收入在420萬日元左右,而且在30-40歲正是成家立業的時候,按理說應該有一小筆積蓄了。那麼一直對外稱「景氣回復」的日本,為什麼大家的存款卻在變少呢?


第一個原因是日本人的工資其實與日本經濟回溫沒有關係,並沒有導致他們工資上漲。從1995年到2016年,日本人的工資不僅一直沒有漲,反而整體還呈下降趨勢,就是下圖最下面那條紅線。


而且同樣的年收入,過去15年內日本人拿到手的純收入卻在逐漸減少,扣掉一些保險和稅收,最終到手的錢越來越少。


日本人存款變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近幾年一直在進行勞動改革,日本人的加班時間逐漸變少。

我們也在微博上有看過「大阪公務員6點半強制下班」和「微軟上四天休三天」的新聞。隨著加班時間的減少,工作收入也減少了,而且下班後的聚會逐漸增多,那麼消費也自然隨之變多。



約有49.7%的人下班後不會直接回家,都會四處逛逛,或者去參加其他聚餐活動,這使得他們每個月都要多消費1萬1460日元。



他們下班後去的地方,第一名是便利店,占59.9%,第二名是書店,占31.8%。第三名是居酒屋、酒吧,占19.4%。



以前我們有寫過「日本人下班不回家」的文章,在日本職場文化里,下班後直接回家會顯得工作不被領導重視,所以很多日本男人下班後即使沒有事情做,也去別的地方坐一會再回家,消費自然就多了。



總的來說,作為日本中堅力量的30、40代活得壓力還是蠻大的,他們有的需要靠一己之力養活一家人,收入太少攢不下來錢;有的仍然是單身漢,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所以也不去理財和攢錢。



所以說,大家也不要只看到日本人收入高,他們的生活成本也很大,還有各種社會規定,其實哪怕很多人在努力工作存錢,真正存有大筆收入的人還是算少數的。



而日本的儲蓄量下降,對於個人只是小小的影響,但是對於整個日本影響卻是極大的,沒有積蓄,結婚率自然就會降低,少子化也會更加嚴重,真的是雪上加霜啊...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今川日語(jinchuan-riyu)」

點擊「了解更多」,一起免費學日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FPmb28BMH2_cNUgwg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