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生物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0-04-27     同花順財經

量子生物(300149)2020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7,874.49萬元,同比下降6.31%,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415.3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69.88萬元,主要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嚴格執行政府相繼出台的關於延遲復工及人員流動等疫情防控政策,公司總體復工推遲,從而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產經營產生了較大影響,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其中:

1、雖全力復工,但產能在疫情初期未能完全恢復導致項目執行較慢,醫藥研發服務與生產外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281.21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53%;實現凈利潤-169.57萬元(將收購上海睿智時以資產基礎法確定各項資產公允值與帳面值之間的差額在報告期內攤銷至醫藥研發服務與生產外包業務後的調整凈利潤為-673.1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930.45萬元,主要是收入減少且公司上年投入的新實驗設施增加的固定成本,新增及現有員工人力成本的增加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2、受疫情影響,市場對微生態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認知有所加強,同時積極克服疫情對復工復產的影響下,微生態營養與醫療業務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053.72萬元,按同比口徑較上年同期增長14.06%;實現凈利1,199.01萬元,按同比口徑較上年同期增加25.14%;

3、總部及量子磁系產業基金凈利-1877.38萬元,按同比口徑比上年增虧20.59%;主要為管理費用增加所致。

年度經營計劃在報告期內的執行情況報告期內,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各地出台延遲復工及流動人員醫學隔離等防疫防控政策,公司整體延遲復工,對各事業板塊經營影響較大。截止本報告日,公司已全面復工復產,各方面正常運營,同時在以公司集團化運作下,醫藥研發服務、微生態營養和微生態醫療三大事業板塊協同並進,緊密圍繞年初制定的年度總體計劃及基本方針,積極推進各項工作有序、加快落實。

醫藥研發服務及生產外包方面:報告期內,上海睿智全力做好新冠疫情後的復工復產工作,儘可能降低疫情所帶來的對公司的衝擊。在項目建設方面,上海睿智緊抓大分子CDMO產能建設,努力將上海睿智打造成為一家醫藥研發到藥物商業化生產全覆蓋的一體化外包服務平台。市場方面,上海睿智充分利用國內在新冠疫情防控取得的有效成果,繼續鞏固公司在臨床前CRO的行業地位,積極開拓國內外新業務新模式,探索與國內大藥廠開展新的合作模式。運營方面,上海睿智做好內部疫情防控的同時密切關注全球疫情動態,並加強與客戶之間的持續溝通。

微生態營養方面:針對新冠疫情引發人們對疾病預防的重視,公司加大益生元產品對外宣傳與品牌力度,並持續推進公司核心微生態營養等產品的開發和特醫食品開發,同時加強體系建設。報告期內公司正式成立香港子公司,為進一步實施落地微生態的國際化戰略。

微生態醫療方面:繼續深入探索以腸道菌群為靶點,提升腸道菌群檢測與評價能力的同時,構建資料庫,並結合客戶的腸道菌群數據開發營養健康產品,通過檢測、多組學數據整合分析、健康產品干預從而實現個性化、精準化、定製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生態閉環。

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風險因素、公司經營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公司擬採取的應對措施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風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特別是隨著疫情的全球性擴散,宏觀經濟運行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公司的上下游等利益相關方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導致公司的生產、物流配送、市場銷售等工作受到一定程度限制,部分原輔料、試劑供應有可能會受到影響,預計短期內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另外海外疫情的加速給境外市場開拓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公司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抗疫應急管理小組統籌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對疫情進行密切跟蹤和評估,及時調整經營各項安排,採取多種措施保障員工安全,同時,公司與供應商及客戶保持及時溝通,對疫情進行密切跟蹤和評估。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公司已完全復工復產,同時,公司通過捐贈微生態製劑物資、與美國Gladstone研究所聯合開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及治療方法等多種形式支持抗擊疫情,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2、整合及協同效應的風險

由於公司與子公司上海睿智在組織結構、所屬行業等方面存在差異,如何有效地發揮協同效應,將對雙方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為此公司制定了新的戰略規劃並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公司將以生物醫藥研發服務為核心驅動力,設立醫藥研發服務(上海睿智)事業部、微生態營養(量子高科)事業部、微生態醫療(量子醫療)事業部,並成立一個企業發展事業部圍繞這三個核心業務的發展投資布局,各業務部協同發展,打造全球健康產業創新服務平台。公司積極與上海睿智在企業文化和管理團隊、研發能力、管理和財務體系等多方面開展整合工作,已形成了較完善的財務彙報體系、權責體系及技術融合機制,增強雙方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3、業務延伸發展的風險

重大資產重組前,公司一直聚焦生物健康產業,專注於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優質益生元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微生態醫療業務。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公司業務延伸到涵蓋生物藥與化學藥開發的醫藥研發與外包生產服務業務。若公司不能在人員、業務、行業資源、技術研發等方面對不同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確保各業務板塊並行發展,則無法發揮1+1大於2的整合效應。目前,公司各大業務板塊相對自成一體,同時又相互聯繫與支持,多輪驅動,合力推動公司向前發展。公司逐步在整合上海睿智的業務能力、人才團隊、海外經驗,挖掘益生元產品在研發和國際業務拓展方面的潛力,促進現有微生態營養及醫療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引導上海睿智重點面向生物藥研發服務領域開展業務,幫助上海睿智繼續發展具有優勢的CRO業務,扶持尚待發展的大分子CDMO業務,拓展國內市場業務,實現各業務單元的均衡發展。

4、商譽減值風險

公司收購上海睿智後確認了較大金額的商譽,若上海睿智未來經營業績未達預期,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譽將會存在減值風險,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上海睿智所處CRO及CMO行業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上海睿智作為一站式醫藥研發與外包生產服務的龍頭平台型企業,擁有良好的業績基礎。同時公司將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發揮各事業部的技術、市場協同效應,促進合併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商譽減值風險。

5、市場競爭的風險

隨著CRO和CMO行業發展,市場中的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變化,市場競爭者的規模擴張、業務擴展可能使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進而影響公司的業務發展,影響其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受產業政策和新藥研發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動,CRO和CMO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市場需求前景廣闊,公司作為行業前列的一站式醫藥研發服務龍頭,預計可受惠於行業發展趨勢。

由於國家對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鼓勵和優惠,也導致部分企業加入到益生元行業中來,存在較大規模的競爭者加入到益生元行業競爭、益生元行業產能持續增長的可能,以及國外競爭者加大力度爭奪國內市場;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深耕益生元市場,開拓新的產品應用領域,建立品牌優勢,可能出現產能無法按計劃釋放,導致銷售市場無法達到預期的產銷平衡。公司將發揮在益生元行業的技術研發優勢,加大益生元應用的研發投入,有效的將公司多年沉澱積累的領先微生態技術儲備實現產業轉化,通過開展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醫療研究,菌群檢測及健康管理,打造微生態健康產業里的全套技術服務應用平台,提高客戶粘度。持續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產品應用方案設計能力;加強品牌建設,增強客戶及消費者的認知度,同時公司立足於提供成套終端微生態營養開發、營銷、品牌、供應鏈整合方案給到下游合作客戶,定位為微生態營養的平台型企業,將有助於開發更多的新市場、新客戶,從而保持和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

6、下遊客戶需求波動風險

營養保健品板塊是目前公司微生態營養製品最重要的應用板塊,2018年末,國家開始對保健品行業進行整頓,由於下游企業出現行業性波動,將對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對益生元新應用領域的拓展和新下遊行業客戶的開發,以拓展領域和增加客戶數來分散風險,同時,公司將繼續加大國際市場的業務開拓和終端產品的銷售力度。

7、成本費用波動的風險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儲備人才的增加,公司成本和費用面臨較大的上升壓力。上海睿智經營活動中的主要成本之一是人力成本,新藥的發現、篩選、分析、生產工藝開發等均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CRO和CMO企業有著高水平的人才團隊。上海睿智目前正處於發展期,隨著資產和業務規模的擴張,上海睿智對於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將隨之增加,員工規模及薪酬預計也將持續提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續保持、培養和引進足夠的高水平人才,不能合理有效地匹配人力成本與業務需求,將會對上海睿智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產生較大影響。對此,公司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同時通過擴大銷售、強化管理,控制費用等舉措,緩解公司成本費用上升壓力。

微生態營養製劑的主要成本之一是原材料白砂糖和乳糖,白砂糖受氣候、國家政策的影響較大,供求變化和價格可能出現大幅波動;乳糖供應主要依靠從歐美國家進口,價格波動性也較大,同時也受人民幣匯率影響,如果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會導致產品成本大幅增加,而產品銷售價格的調整相應滯後,會導致產品毛利率下降,直接擠壓公司經營利益。報告期內,白砂糖的採購價格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乳糖採購價格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受疫情的影響,預計白砂糖、乳糖價格呈上升趨勢。公司將繼續採取多種措施來減少原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影響,包括開展白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鎖定原材料價格;不斷提升技術,改善生產工藝以降低原材料單耗;積極探索採購模式,以達到降低採購成本的目的。

8、境外業務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子公司上海睿智的主要客戶為境外客戶,收入主要來自於海外市場。境外市場在法律體系、產業政策、人文環境等多個方面與國內市場存在較大差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環境各有不同。

整體而言,境外醫藥企業的研發能力強於國內企業,面向海外市場的CRO和CMO企業也需要更強的技術能力。上海睿智一直致力於提高服務質量、樹立品牌效應、有效控制成本、不斷拓展新客戶並增強已有客戶粘性,隨著國內CRO和CMO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國內的醫藥研發外包需求日趨旺盛,加之相關政策支持,國內市場有望成為上海睿智未來新的收入增長重點。此外,境外項目通常以外幣結算,當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時,海外業務收入將產生較大的匯兌損益。對此,公司將積極關注國際匯率市場走勢,合理安排結匯時點,儘可能減少外幣匯兌損益,控制匯率波動風險;同時適當使用外匯避險金融工具以鎖定利潤、規避外匯波動風險;目前美元走強的趨勢將有助於擴大公司的盈利規模。

9、產品質量風險

食品安全問題是人們一直關注的話題,「吃得放心」是消費者一種強烈而總是困擾多多的願望,特別是近年來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已經造成食品信用危機,因此國家監管部門於2015年4月修訂了《食品安全法》,強化了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了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在此背景下,公司的食品安全質量也受到多方面的監督和挑戰,公司微生態營養製劑一方面作為乳製劑、保健食品的配料使用,另一方面作為終端產品直接面對廣大的消費群體,如果產品質量控制不嚴格,將導致產品質量的安全問題。公司視產品的質量為企業的生命線,已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ISO9001)、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並已獲得FSSC22000食品安全體系認證、中國、美國、歐盟有機產品認證、印尼清真認證,通過管理體系的持續完善和對生產工藝的技術改造,從採購源頭和生產過程對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同時加大對產品的質量檢測檢查力度,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保證能力。對所有產品從採購、生產到質檢、銷售配送所有環節均實現無縫對接,嚴格把關,確保萬無一失。

10、凱惠藥業存在被處罰的風險

2019年11月19日,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法院對公司全資孫公司凱惠藥業涉嫌環境污染罪作出判決:凱惠藥業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人民幣八十萬元(罰金於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十日內一次性繳納)。

公司認為案件實際情況與判決內容存在差異,凱惠藥業已委託代理律師,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事實已於2019年11月28日向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上訴狀,目前二審尚未開庭。

上述訴訟判決結果對公司本期及期後利潤不會造成影響。凱惠藥業系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標的企業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涉嫌污染環境案發生於資產重組交割日前,根據重組交易協議,交易對方上海睿昀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China Gateway Life Science(Holdings)Limited及上海睿釗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將對因本次訴訟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截止本報告日,凱惠藥業生產經營正常,相關涉案人員不涉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管及凱惠藥業的現任及時任高管。公司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準確和完整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BV1u3EBiuFnsJQVTu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