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之前很火的一個街頭採訪嗎?
問題就是「如果你離婚了,要房子還是要孩子?」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男性和女性的想法,差異真的特別大。
要孩子還是要房子?
男性和女性選擇大不一樣
在這個視頻中,4名被採訪的男士回答的很統一: 要房子!
特別是還在遲疑的男士,一聽到是深圳的房子,就立馬表示:
「深圳的房子這麼貴,肯定要房子!」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容易生,房子不容易買。你要生幾個孩子,才能買一套房子?所以,還是要房子吧!」
(圖片來源:網絡)
而視頻中的女士則普遍「要孩子」!
「要孩子~因為孩子是人,Ta和房子不能比。房子沒了可以再買,孩子沒了就沒有了。」
「房子值錢,沒有孩子重要啊~」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要離婚的話,我肯定選孩子,因為孩子是無價的呀~」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
(圖片來源:網絡)
回歸到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離婚後,選擇房子,不要孩子的男性不在少數。
這是為什麼呢?跟著小B往下看~
為啥大多數男人的第一選擇
不是孩子呢?
原因有三
1、男女方想法差異
在對待婚姻與情感,大多數男人和女人的想法可謂是天壤之別。男性普遍會比女性更現實、更理性。女性普遍更感性一點,容易被感情左右。
所以,在感情破裂後,無任何迴旋餘地時,他們會更加的現實,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2、沒有感同身受
相比男性,女性從懷孕起就和腹中的胎兒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但是對於寶媽來說,懷孕又是一件十分兇險的事。
即使在醫療技術如此先進的今天,生孩子仍然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尤其是那些本就體質不好的寶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下不了手術台。
很多妊娠期的特發性疾病嚴重威脅著產婦的生命,如:產後出血、產褥感染、妊娠高血壓、羊水栓塞等。
所以,許多女性在懷胎十月里忍受著各種不適,最後去鬼門關走一遭,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這種「生死之交」的情感,豈是房子可以比擬的嗎?!
許多奶爸沒有經歷過,根本無法理解這份情感。
3、對於孩子付出程度不一樣
現如今,社會上對待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形成一種這樣的「默契」:奶爸負責賺錢養家,寶媽在家帶娃做飯。
所以,許多奶爸即便下班回家,也不願意管孩子的事兒。面對孩子吃喝拉撒常常處於「隱形狀態」,親子關係自然沒有寶寶和寶媽的「革命情感」深厚了。
所以,在面對「房子」和「孩子」的選擇上,男性就顯得比女性更「理性」。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要孩子不要房子的男性,但無論雙方做出什麼選擇,都是寶寶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選「孩子」的一方
何嘗不知房子更值錢?
現如今,房子是一天比一天貴。
但孩子不一樣,孩子屬於「消耗品」是個十足的「四腳吞金獸」。有人曾算了一筆帳:北上廣深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超過200萬,西安和長春也都達到了百萬級別。
有娃之前,很多爸爸媽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有了娃之後,賺再多錢存款都是零!
至於以後孩子是否出息和孝順,則是未知數。
都是成年人了,這筆帳心裡還是有數的。那個「選孩子」的一方,更加清楚離婚後,帶個孩子意味著什麼。
希望各位粑粑麻麻永遠不要面臨這種選擇,夫妻雙方需要彼此珍惜和包容。只有心在一起,小兩口的日子才會過好。
相反,若真過不到一起,也請放過彼此和孩子。因為當婚姻處於消耗階段,對於孩子成長也會造成不利。
不管雙方最終誰選擇了「房子」,誰選擇了「孩子」,都要給孩子足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