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海商學院Tips:如何成為一個受上司重用的人?你越早發現,越少吃虧!

2020-06-09     川海地產小達人

原標題:川海商學院Tips:如何成為一個受上司重用的人?你越早發現,越少吃虧!

假期後,開工才幾天,沒有狀態?

在你的公司里,有沒有上班遲到的?大家又是為什麼遲到呢?

在我們公司,還真有碰到,至於五花八門的原因,分類羅列如下:

·家裡的鬧鐘沒有響·修路,公交改線·在路上,車胎爆了·小區樓棟的電梯壞了·昨晚加班太晚,睡過了·家裡的鎖壞了,打不開·坐公交車/地鐵,站坐反了·突然發燒,需要去打針吃藥·路上車子太多,堵得走不動·上班路上大霧,車子開不了·人太多,自己沒有擠上地鐵

你以為遲到無關緊要,領導已經給你畫上了記號。

遲到,你也不想,領導更不願看到。

每一次晚到,其實在為你默默減分。為什麼有的人工作明明很努力,卻很難得到領導的認可?光想著升職加薪?沒有,得自己好好分析,找出背後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職場中,如何成為一個受領導器重的人?

2

先跟大家講個事兒,就發生在我的身邊。

跟幾位下屬交代了一件事情:「請大家在本周五12:00前,把月度工作總結提交至我的工作郵箱。」

下屬A,80後職場資深大哥,富態隨和。

·文本內容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一目了然

·字體、字號、排版、措辭都進行檢查統一,秩序井然。

·表格中還附上本年度前幾個月的總結,便於領導回看。

下屬B,85後理工科技術男,平時獨來獨往。

·嚴格參照前期的模板,幾乎跟之前的一模一樣。

·部分工作內容陳述寬泛,可視化程度不高,有應付之嫌疑。

下屬C,90後職場活力小生,顏值擔當。

·總結過於簡單,內容描述太空洞,太隨意。

·有明顯多餘的符號、錯別字。

·部分內容的字體不一致,沒有統一範式。

下屬D,95後新進犀利女生,表達能手。

·沒有受限於既定的模板上,融入了自己的創意想法,有優化。

·用詞精簡,不拖泥帶水。

·思維具有明顯的跳躍性。

年齡並不是決定職場人工作品質的核心,稀缺性才是。

信息傳達對大家來說是一致的,但呈現出的結果是形態各異。

當你把一次次把標準降低,其實是在毀掉自己,工作中的差距都在不經意。

哎,算了,明天再做吧,說完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如釋重負一般。

哎,算了,馬上要到點下班了,於是開始瀏覽著網頁刷手機,可距離下班還有35分鐘。

哎,算了,以我的技術水平只能做到這個樣子了,他愛咋咋地,無所謂。

哎,算了,我才不跟他一般見識,一副我是天下第一的模樣,傲氣十足。

哎,算了,這個月才遲到3次,也不能怪我,不是下大雨路上堵車,就是鬧鐘沒聽見。

哎,算了......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開展某件工作時提出了三個問題:

A.你現在最該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B.這件事如果不做,會有什麼後果

C.這件事如果交給別人來做,一樣做得好,你會放心嗎?

試問工作中的我們,如果也有此類升級思維,又何愁領導不重用你。

話又說回來,你知道自己上司的習性喜好嗎?

3

有次在湖邊散步,看到很多人在釣魚。

定睛一看,分為兩類。有的人在廣闊的湖面,擇一安靜地兒,獨自垂釣。即便是很久沒有動靜,也耐得住寂寞,自得其樂。有的人,在一格一格的人工魚塘里釣,每間隔一段時間,總會看到有人提竿,十有八九都有魚兒上鉤,快意十足。

很明顯,這兩類人對於垂釣的喜好,各有其側重。

同理,其性格和處事方式,是截然不同。

你喜歡聽什麼歌,跟你過往的經歷有關

你喜歡什麼樣的人,跟你個人的性格有關

你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跟你的審美取向觀有關

你喜歡什麼樣的運動方式,跟你的生活習性有關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喜歡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喜歡各有各的原因。就像有的人喜歡早起,有的人喜歡早睡,有的人喜歡吃綠色瓜果,有人喜歡大魚大肉。

常聽人說,你的直屬領導,決定著工作中的你,是艱難坎坷還是星光大道。

關於領導們的思維邏輯,你得懂其一二,才能應對自如,從容高效。

人盡其才,天下無不可用之人。人盡其短,天下無可用之人。

例如身為職場領導者,在安排下屬去執行某項工作任務的時候,通常會有三個思考:

開展這項工作內容的類型?

·長期規律類的事(參照工作進程表、制度、流程)

·臨時不確定性的事(需要閱歷、經驗、應變力)

·持續改善升級的事(進行價值創造、績效提升)

由誰來負責跟進更加合適?

每個人的行事風格有所差異,作為領導要對下屬的性格特點,工作方式精準拿捏。

在實際工作中,有人是做事比較踏實務實、有的人雷厲風行欠深度思考、有的人優柔寡斷畏畏縮縮、有人是胡吹海侃說一套做一套、有人甘願做幕後英雄默默無聞。

完成前的可預期問題規避?

當你對下屬的性格及行事風格熟悉後,在哪個環節(時間段)或許會出現什麼障礙?在事中、事後進行過程引導,讓工作內容的有序開展,確保大家的執行結果得以有效呈現。

因此,想有效提升職場段位,請記住三個字,特殊性。

能賺到錢的前提是值錢

在自身的工作崗位,極力凸顯崗位價值的不可或缺。個人的獨到之處,進行多多思考。

那些厲害的人,在公司里通常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少去各種羨慕嫉妒,問問自己,我的特殊性在哪?紮實練好內功,才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然,每個人所處的階段不同,對應的特殊點分布也不一樣。

不同階段的職場人,如果要抓特殊性,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4

依據不同時期的特殊性,我將職場劃分為五個階段,請對號入座:

新手熟手老手高手裡手

職場「新手」:工作1~3年,擇己所愛

初入職場可以懵懵懂懂,大膽去經歷試錯,時間寶貴請別浪費。在體驗中找尋自己喜歡的方向,慢慢找感覺。選擇勝於努力,哪一個崗位(事情)自己做起來,有一種熱血澎湃並且不知疲倦的感覺?去進行自我確認。

要找到自己內心深處,真正喜歡的那件事兒(方向),惟其如此,才會後勁十足,也會讓堅持變得更加快樂。

職場「熟手」:工作3~5年,具備專長

在某一個崗位(行業)有所經驗,對程序式的本質工作具備一定的認知,雖談不上十分精通,但也算是入門了。

這時候的專業積累和沉澱尤為重要,當初同一起跑線上的彼此,此時就是快速拉開差距的關鍵點。怕累不想加班嫌工資低,沒有一技之長,憑什麼獲得豐厚的回報的人是你?

先問問自己,我值錢嗎?

從當下,開始培養專長。要麼是無法堅持下去,轉換行業從頭再來。要麼是持續深耕,在行業(專業)上吃透做精。

職場「老手」:工作5~8年,經驗思維

就像師傅教徒弟練功夫,一招一式已經爛熟於心。

你剛一抬腳,師傅就知道下一個動作是左勾拳,這是過往的長期經驗所致,職場也是如此。

這個階段的職場,一些人以經驗豐富自居,另一些人在具體實踐中,升級疊代。要知道,眼界的突破是這個時期要做的事情。

職場不是枯燥的日復一日,要持續增值

過去的經驗,不代表未來的優勢。從基層走過的管理者深知一點。

幾乎所有好的結果,都是聰明人用笨功夫。不斷提升崗位能力,才會具備競爭資本,持續保持個人優勢,所謂增值就成為了水到渠成的事。

職場「高手」:工作8~10年,圈層優勢

過去有句老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工作中,當你到了某個位置(層級),就會進入對應的圈子。圈內人所聊的奇聞趣事,圈外人都一無所知。

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認知優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比方說事業部總監群、OD群、資深HRD群、部門主管群、普通職員群、高層管理群等等。

職場「裏手」:工作10年以上,資源複利

這個階段的人,告別了靠所謂的一技之長來養家餬口。

經歷了前幾個階段,現在拼的是資源。比方說需求資源、人脈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等等。不用費很大的力氣,只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資源對接,即可實現自身價值的實現與放大。如今這個時代,你能聯結多少人,決定了你價值的大小。

職場稀缺性,就是你的市場價值

別再抱怨工資少太辛苦,應該先問問自己,在公司里你能做什麼,稀缺性如何?

少指望別人會給你方向,除了你自己。

也沒人會阻擋你去發光,除了你自己。

5

美國商業精英鮑勃.費佛,對其工作的有效價值是這樣區分的:

能夠帶來新生意,增加營業額的工作

為了維持現有狀況的工作

那些必須做,但是對企業和利潤沒有任何價值的工作

試想一下,長此以往,你又怎麼可能不越來越厲害?

識不多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在工作中不斷發問解答,透過工作表象,發掘內容本質,掌握問題的核心關鍵。

當你明白了職場稀缺性的意義後,如何進行自我塑造呢?領先三問法。

第一問:這個事情為什麼需要我來做?

憑什麼是你?對,找到自身的獨特優勢所在,這或許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學會去放大它。

每一次經歷,都是經驗的成長與累積。

有次周鴻禕做客職場欄目,做經驗分享時說:「剛參加工作的工資並不代表我的身價,才畢業去北大方正,800塊工資,住地下室(倉庫里),並不是不在意這些,而是說,我當時去方正就是想學習,我很想知道一個軟體公司是怎麼做的,我的目的很明確,我既然是去學習,就不要在意,是不是住地下室,是不是工資很低,我覺得公司不要我交學費,就已經很不錯了。」

第二問:這個事情最核心的部分在哪?

始終關注高效益區間。

你讓時間變得有價值,時間同樣讓你的工作變得有價值。

在人們的印象中,喬布斯、雷軍、史玉柱等大咖們,幾乎都穿著不變的衣服褲子,這樣他就不用把精力花在服裝搭配上,而是聚焦自己熱愛的事業。職場也如此,那些幹練的精英,只在單位時間內專注其中,確保工作的高價值產出。

第三問:最核心部分怎樣可視化分解?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字要一筆一筆寫。

想成為厲害的人,先學會目標拆分。

跑馬拉松的人,不是一上來就可以跑完半程 21.0975公里或全程42.195公里。都是拆分為兩三公里,分階段訓練,再逐步增加里程數。一個作家的佳作問世,沒幾個是一氣呵成或思如泉湧般創作完成的。都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個白天又一個黑夜,在點滴中碼出來的。

工作中同樣適用,把最核心的部分進行拆分,細化到足夠小的單元。

剩下的事情,你會發現太簡單了,只要堅持去做就好了。

6、小結

文末我想說,其實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有對應的回報,但職場中往往不盡如人意。

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在日復一日中學會進步,才是最好的出路。

職場從來不平等,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_jalnIBnkjnB-0z6i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