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經典:他800步兵對10000鐵騎完勝,卻被羅貫中抹黑

2020-06-15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三國經典:他800步兵對10000鐵騎完勝,卻被羅貫中抹黑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描寫將星雲集的恢弘歷史長卷。裡面所描寫的劉備手下五虎上將、曹操集團的七子良將和袁紹麾下的河北四廷柱等,哪一個不是叱吒風雲、武力高強的良將?

當然,這個五虎上將、五子良將和四廷柱的稱號,在正史里並沒有,是後人為了敘事方便和為了內容更精彩而添加上去的。

其中有一位大將,在《三國演義》里描寫的不多,名字也不被大家所熟知,下場卻很悲慘,被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一槍刺於馬下,給人的感覺就是個無能之輩。

但在真實的歷史中,此人在後漢至三國時期可是武力超強、戰鬥值爆表的一位能文能武戰將,說他是當時的戰神也一點不為過的。只可惜被《三國演義》演義成了一個無能之輩,是被羅貫中的黑手給抹殺了的名將。

這個人物就是麴義,又稱曲義、鞠義,居住在今天的甘肅武威地區。武威原為武威郡,屬於涼州地區,是羌族人最大的聚集地。麴義生活在這裡,自然而然也就養成了羌人性情豪放、勇猛頑強的性格,對羌人的戰法和用兵習慣更是了如指掌。

麴義原本冀州牧韓馥手下大將,後看韓馥此人名不副實,胸無大志,於是投靠了當時實力和名望最大的河北袁紹,助袁紹成功代替了韓馥成了新冀州牧。

這個韓馥就是在《三國演義》里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因說了一句:「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而被大家當成了笑料。

麴義首戰,就是當時的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乘天下大亂之際,劫持了河內太守張楊共同反叛袁紹,被麴義追擊到鄴南,將南匈奴打的再無翻身之力,麴義從此名聲大振,河北四大名將,號稱河北四廷的顏良,文丑,張郃和高覽,皆在麴義手下聽用。

公孫瓚為給弟弟報仇,舉兵攻打袁紹,一時間勢如破竹,冀州郡縣紛紛望風歸降,青州失陷、河北震動,袁紹大驚,親自帶兵進駐界橋(今河北威縣境內)迎戰公孫瓚。

公孫瓚率領兩萬步兵、騎兵一萬到達界橋。麴義率自己在羌地訓練出來的八百精兵為先鋒,袁紹安排了強弩手千人側翼掩護。

公孫瓚報仇心切,下令一萬騎兵發起衝鋒,企圖一舉衝垮敵陣。而麴義的八百士兵卻鎮靜地蹲在盾牌之後,待敵騎兵衝到近前幾十步的地方,一聲令下,弩箭齊放,沖在前面的騎兵倒下了一片。這時候麴義一馬當先,率八百精兵一躍而起,揮刀砍殺過去。

公孫瓚沒有想到,幾百人的步兵竟然敢主動向一萬鐵騎發動進攻,沖亂了自己的陣腳。前面的騎兵要往後退,後退的步兵擁著騎兵又往前衝鋒,全軍陷入一片混亂。麴義的子弟兵則趁亂越戰越勇,斬殺敵軍千餘人。

這一戰,麴義以800步軍對陣公孫瓚1萬鐵騎和2萬步軍,以少勝多斬殺敵軍超過千人而大獲全勝,這在歷史上都是少有的經典戰例,足見麴義的武力和謀略堪稱戰神。

關於麴義的歷史,在《三國志》、《後漢書》中多有描寫,而在《三國演義》中,卻別羅貫中描寫成了一個無能之輩,讓趙雲一槍挑於馬下,這演義到底是演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1iRt3IBiuFnsJQVdE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