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三角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滑1BP至3.78%
銀行理財產品的價格指數反映了產品收益率的漲跌情況,可從整體表現及分類指數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變化進行分析。
長三角地區
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收益跌勢減緩
圖1:銀行理財收益及價格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11月,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收益環比下滑1BP至3.78%;從價格指數來看,本月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11點至90.57點。
11月,央行僅開展兩次逆回購操作,累計投放資金3000億元;開展兩次MLF操作,投放資金6000億元;一次國庫現金定存操作,投放資金500億元。因累計有7935億元逆回購、MLF以及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到期,全口徑下,11月公開市場合計凈投放資金1565億元。同時,央行分別於5日、18日、19日下調MLF、7天期逆回購、國庫現金定存利率5BP、5BP以及2BP。在此帶動下,20日公布的新版LPR也隨之下行5個基點。此外,11月15日是央行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的第二次調整,釋放長期資金約400億元。綜合來看,平穩度過季節性繳稅帶來的流動性回籠壓力。
由於當前通脹是供給因素引發,央行貨幣政策應對能力有限,但CPI食品通脹事關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央行貨幣政策放鬆操作的空間,同時考慮到12月年末節點流動性偏緊,貨幣政策將持續保持穩健基調,預計短期內銀行理財收益和價格指數不會出現明顯下行。
封閉式與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走勢分化
除整體價格指數外,針對主流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及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分別分析其價格指數走勢,有利於投資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
圖2:長三角地區封閉式與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及價格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從收益水平來看,封閉式與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走勢出現分化,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環比上升2BP至3.88%,是2018年3月以來首次上升;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環比下滑4BP至3.64%,已連續下滑20個月。
從價格指數來看,封閉式與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同樣出現分化,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38點至92.84點,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84點至87.17點。
封閉式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環比下滑1BP至3.97%
圖3:長三角地區封閉式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收益及價格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11月長三角地區封閉式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環比下滑1BP至3.97%,相應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26點至95.00點。
2. 長三角各省理財收益漲跌不一
圖4:長三角地區各省銀行理財收益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11月,各省銀行理財收益水平漲跌不一。具體來看,江蘇省銀行理財收益上升1BP,為3.76%;浙江省銀行理財收益與上期持平,為3.80%;上海市銀行理財收益下滑1BP,為3.82%。
機構預計11月我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繼續上漲,預測值為4.32%左右。在豬肉價格接連攀升的情況下,CPI不斷走高,預計11月將超過長三角各省市的銀行理財收益水平,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穩健,在沒有更好替代品的情況下,仍不失為減少通脹損失的有力手段之一。
3. 11月長三角地區理財產品發行量止跌回升
銀行理財發行指數反映了產品發行量的增減情況,可從整體發行量表現及各類產品發行量(申購量)占比,對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變化進行分析。
長三角銀行理財發行指數上漲,環比上升5.73點至80.60點
圖5:銀行理財發行量及發行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11月,長三角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為6029款,環比上升429款;全國銀行理財發行量為9912款,環比上升559款。
從發行指數來看,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5.73點至80.60點,全國銀行理財發行指數環比上升4.98點至88.22點。
10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受國慶節影響出現明顯下降,11月回歸常態,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和發行指數均同步上升。
長三角凈值產品申購量占比環比上漲2.77個百分點
從各類產品的發行量(申購量)占比來看,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占比環比下滑1.38個百分點至59.93%;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申購量占比環比下滑1.39個百分點至23.02%;凈值產品申購量占比環比上升2.77個百分點至17.05%,占比增速較上月有所加快。
長三角三省市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均實現上升
11月,浙江、江蘇、上海三個地區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均呈現明顯的上行表現。
其中浙江省發行量為4888款,環比上升423款;江蘇省發行量為4603款,環比上升378款;上海市發行量為4295款,環比上升460款。從各省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占比來看,11月浙江省發行量占比為81.07%,環比上升1.34個百分點;江蘇省發行量占比為76.35%,環比上升0.90個百分點;上海市發行量占比為71.24%,環比上升2.76個百分點。
長三角地區全國性銀行和城商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止住跌勢
11月,長三角地區全國性銀行理財發行量為3327款,環比上升387款;城商行發行量為1442款,環比上升97款;農村金融機構發行量為1260款,環比下降55款。從各類型銀行理財發行量占比來看,長三角地區全國性銀行發行量占比為55.18%,環比上升2.68個百分點;城商行發行量占比為23.92%,環比下滑0.10個百分點;農村金融機構發行量占比為20.90%,環比下滑2.58個百分點。
4. 長三角三省市凈值轉型持續提速
銀行理財凈值轉型程度指數反映了地區銀行凈值產品存續數量增減情況。可分省份和分銀行類型兩個角度出發,對銀行理財凈值產品存續量變化進行分析。
長三角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環比上升0.83點至11.07點
圖6:長三角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及凈值化轉型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11月,長三角銀行理財市場凈值產品存續量為10327款,環比上升838款。從凈值轉型程度指數表現來看,11月,長三角地區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11.07點,環比上升0.83點。
凈值化轉型的步伐隨著各銀行投研能力的加強和凈值型產品運營管理體系的完善持續加速,凈值型轉型指數不斷提高,凈值轉型指數增速在經歷了明顯的增長後逐漸趨穩。
上海市凈值轉型優勢日益明顯
11月,浙江省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8743款,環比上升745款;江蘇省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9086款,環比上升630款;上海市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8484款,環比上升687款。
從各省銀行理財凈值轉型程度指數來看,本月,浙江省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11.23,環比上升0.88點;江蘇省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12.07點,環比上升0.77點;上海市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12.62點,環比上升0.94點,上海市凈值轉型程度指數在7月超過江蘇省後,優勢逐漸擴大。
長三角全國性銀行凈值轉型速度大幅領先
11月,長三角全國性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6774款,環比上升581款;城商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2556款,環比上升159款;農村金融機構凈值產品存續量為997款,環比上升98款。
從各類型銀行凈值轉型程度指數來看,長三角全國性銀行無論是凈值轉型程度指數還是增速都大幅領先於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11月,長三角全國性銀行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19.84點,環比上升1.52點,;城商行凈值產品轉型程度指數為6.45點,環比上升0.39點;農村金融機構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為5.10點,環比上升0.45點。
5. 長三角地區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基準走勢及分析
圖7:凈值型產品業績基準走勢
資料來源:普益標準
2019年11月,長三角地區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指數環比下滑1.49點至78.44點。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為4.45%,環比下滑8BP,較基期(2018年5月)下滑122BP;固定收益類凈值型產品業績基準為4.53%,環比下滑4BP,較基期下滑58BP;混合類凈值型產品業績基準為4.13%,環比下滑27BP;現金管理類凈值型產品業績基準為3.41%,環比上升1BP,較基期上升46BP。
2019年下半年,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趨於平穩。11月,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政策推動下,資產收益率有所下行,固收類凈值型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受到一定影響;同時在10月經濟數據不及預期、CPI走高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股票市場震盪走弱,致使混合類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明顯下滑。
6. 中郵理財獲批開業,國有行理財子公司悉數就位
11月,城市商業銀行發行凈值產品548款,占比37.36%,環比下滑3.03個百分點;國有控股銀行發行292款,占比19.90%,環比上升8.42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469款,占比31.97%,環比下滑4.08個百分點;農村商業銀行發行158款,占比10.77%,環比下滑1.30個百分點。
12月4日中郵理財公告獲批開業,註冊資本人民幣80億元,註冊地為北京。至此,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全部開業。郵儲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截至11月末,郵儲銀行個人有效客戶規模突破6億,數量超過中國人口總量的40%,其理財子公司建設為「財富管理+資產管理」雙維度架構,在「財富管理」維度上,著眼於客群的分類與分層,旨在突出對理財客戶的需求細分和精準定位;在「資產管理」維度上,側重於資金投向與資產配置,旨在突顯理財投資的投研驅動和價值挖掘。
截至目前,已有6家國有行和招商、光大2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同時,興業、中信、寧波、杭州、徽商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銀行理財子公司籌建期為批准決定之日起6個月內,預計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近期也將公告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