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使人類的視覺成為可能。
沒有反射光,就無法攝影。
當我寫下這個小標題的時候,一定會有人站出來說:螢火蟲就不反射光,為什麼能夠拍攝到。我能夠理解這些木工米青朋友們的行事方式,我也不會和這些木工精朋友展開唇槍舌劍的辯論,我想說的是:我們拍攝的大多數物體都不會自發光,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它們,並拍攝到它們,完全是因為它們將光線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裡和相機里。沒有反射,攝影就無法進行。
通過這張照片我們就能看出,汽車上的雪和地面上的雪之所以能被拍攝到,就是因為這些雪花反射了路燈的光線,而那些沒有反射到路燈光線的雪花就無法被看到。這是一個簡單的原理,也是一個重要的原理,是一切攝影行為的基礎和根本。
攝影眼練習之一:觀察高光和陰影。
攝影用光主要處理兩種極端的情況,那就是高光和陰影。當我們攝影師處理好這兩種極端情況的時候,這兩者之間的中間影調就會令人滿意。高光和陰影共同表現一個物體的構成、外形和立體感,也決定了反射的屬性,觀察高光和陰影能夠使我們快速判斷被攝體的特徵,當我們把被攝體的特徵和我們腦海中想要的畫面去比對,就知道這個畫面是不是我們想要拍攝的畫面了。
在拍攝風光照片時,我們經常會去等待光線,我們之所以去等待光線就是因為被攝體的高光和陰影並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一種。而我們在等待光線的時候一般都是在持續的觀察,一旦高光陰影達到我們的拍攝標準,就會開始按下快門。
攝影眼練習之二:觀察物體表面是何種反射光。
我們知道,所有物體的表面都能產生漫反射和直接反射,並且有的直接反射會帶有偏正光,但大多數物體的表面反光並不是這三種反射光的均勻混合,在有些物體的表面中,一些反射可能會遠遠大於其他類型的反射,三種反射光的數量差異決定了一個物體表面的差異。
因此我們在攝影實踐中,用光的第一步就是要觀察被攝物體,確定是何種反射造成了被攝體的特定外形。
這是一種針對攝影師的鍛鍊,不光是在攝影的時候需要這樣去觀察去思考,就算是我們平時不拿相機的時候也可以進行,這也正是所謂攝影眼的練習內容之一。
攝影眼練習之三:確定光源、被攝體以及相機的位置。
在我們確定了物體表面的反射光屬性之後,下一步就是確定光源、被攝體以及相機的位置,這將使我們的照片能更好的利用反射或者將其他的反射影響減至最低。
在進行這些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確自己想要哪種反射,然後再進行拍攝,以確保我們拍到的照片就是我們想要的照片。
做一個靠譜的攝影師
俗話說的靠譜的攝影師,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照片的攝影師,想要這樣的照片,拍出來就是這樣的照片,而不是隨手拍攝一大堆照片,回家再去電腦裡面扒拉來扒拉去找自己想要的照片。
要想成為靠譜的攝影師,我們就要在平時多去觀察,在腦海中去模擬拍攝,去確定光源、被攝體和相機的位置,如果實在不能確定拍攝出來的效果,可以用手機拍攝一張來驗證。
做一個思考的攝影師
攝影是一個目的明確的行為,那些不動腦子抬手一張的拍照行為都不能稱之為攝影,攝影師在拍攝前思考並確定用光方式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有時候一個簡單的用光會涉及到複雜的思考過程,但我們不應該為此感到沮喪,因為很多照片涉及到用光時的思考都是相似的,當我們學習並掌握了各種場景之後,這種用光的思考就會成為我們攝影時的一種本能,到那個時候就可以真正的抬手一張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祝各位攝友仲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