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在中國浙江的一家紡織車間之中,924台機器正在不斷生產搬運製作好的長絲餅,與嘈雜擠滿工人的紡織車間不同,這家車間的任務由16台通過5G網絡連結進行設備化操作的生產搬運機器人承擔。
與此同時,這一幕有條不紊的生產場景,以8K超高清的影像同步傳輸到公司的生產調度中心,進行宏觀監控。
以上正是新鳳鳴集團打造的中國首家5G智能工廠,可能連任正非都沒有想到,5G最先在製造產業的應用會嫁接於傳統的服裝紡織行業。
康石石之前在撰文《5G時代,哪些設計專業將超速崛起》時,重點分析了互動設計、工業設計、遊戲設計這些最直接前沿受影響的專業,不少沒有提及到的專業學生在評論里提問,其實5G改變的是時代,是生產生活方式,而不局限於某個領域或特定的專業。
康石石今天就從服裝設計專業出發,探討5G時代下的服裝設計專業發展的諸多可能性和未來方向,旨在打開同學們的思路,更好的了解行業趨勢。
一、服裝生產行業邁向智能化車間
首先5G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推動全球產業數字化的轉型,傳統生產行業將會得到加速化的推進,生產方式和生產效率迎來革命性的發展。智能製造現已成為全球化課題和國家級戰略課題,很多國家都在智能製造領域進行了規劃和部署,如中國「中國製造2025」等。
正如康石石在文章開頭所提,5G智能化的車間正是智能製造的一個市場體現,尤其是服裝紡織生產這樣的傳統行業,更是變革的先行部隊。而5G智能化車間帶來的不僅僅是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是生產工藝技術的提高,或者是新的生產工藝的誕生和應用。
服裝生產的智能化對於服裝設計專業會提出更加新的要求,你所設計的服裝在生產之時,是否會適應智能化車間的生產流程,所用面料的材質和製作工藝能否能智能化生產,還是必須由人工來完成,當5G車間大規模商用之時,衣服設計之時的諸多細節都需要在智能化境下做新的調整。
像服裝設計生產常用的面料之一的聚酯纖維,其製造屬於高耗能、勞動密集型行業,在智能化車間之下可以做到更好的降低耗能和人力成本,服裝設計生產行業也將走向更加低碳環保的道路。對於服裝設計作品集之中,以環保和綠色低碳為大方向地同學們,在項目製作之時要結合發展前沿,切不可老生常談,把主題做的毫無新意可言。
二、依託5G+社交媒體,挽救服裝行業疲態
無論是服裝設計專業還是服裝設計生產製造業,近幾年「唱衰」的聲音都是不絕於耳。昨天一條「中國人不愛買衣服了」的熱搜更是霸屏微博,評論里怨聲載道,無非都是消費降級云云。
拋開消費降級的怨念仔細分析數據不難看出:服裝銷量的減少數字高達178.5億件之多,同比下降百分比24.8,但全國居民人均衣著之初卻僅僅下降了0.3個百分點。原因就在於服裝的客單價在保持較快增長,衣著消費總體之初還在增加。
除了客單價的平穩增長,服裝銷售方式的變化也對行業起到回暖助推的作用。網際網路短視頻媒體抖音以及種草社交媒體小紅書此類網際網路產品的出現,給服裝行業的銷售增加了新的出口和活力。網紅和各類KOL以及KOC的帶貨能力本身在當下就是流量變現最有效、快速的方式。
而5G技術的應用,將會使得社交或種草軟體的電商模式更加成熟,帶給用戶更直觀友好的體驗。5G技術最直接推動的就是AI 3D傳感技術、AR以及VR的發展,因為5G技術在運用上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等優點,恰好可以彌補3D信息數據傳輸不足的發展問題,3D技術的發展同時會推動VR、AR的應用。對於服裝行業的商品線上展示、3D實景的上傳處理、熱點統計和商品分析等都是一步巨大提升,同時更利於商品引流。
京東的線上試衣間
三、服裝設計專業高瞻遠矚,變化從未停止
設計行業永遠要把眼光放在時代前面,雖然5G技術還沒有大規模的商用,但是服裝設計專業一直在探尋未來科技環境下的更多可能性。
3D列印在當下的服裝設計創新之中常被拿來做話題,從面料到飾品都能很好的呈現,與傳統紡織工藝相比,3D列印的優勢非常明顯:能夠更好的實現設計師獨特的設計想法,一次成型,避免繁瑣的生產工序;節省原料,適合量產,更加環保等等。
圖片來源於Pinterest
而在3D列印技術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線程,簡單來說,它就是貫穿整個技術的神經。如果要保證數據線程的平穩高速運行就要保證數據的海量連結以及可靠性,5G技術,正是連結海量數據和保證穩定性的關鍵。
基於5G技術的發展,3D列印技術也會取得長足的進步,配合3D人體測量、CAD等技術,未來將實現自動化的「單量單裁」。未來客戶可以在家或在任何地方列印自己所需的紡織產品。
漢藝18屆學員Z同學 獲RCA、切爾西、南安普頓 面料設計MA offer
除了3D列印技術在服裝設計和作品集創作中的應用,其他各種科技元素與服裝的結合也成為近些年的大勢所趨,5G在服裝設計專業可大展身手的方向也變得更加廣闊。
號稱「時裝世界的數字時代先鋒革命者」的設計師森永邦彥最擅長運用高科技手法製作出智能可穿戴服裝,將服飾與科技結合,對服裝面料有無止境的創新和大膽的設計,每一次大秀都是一場時尚與科技的巔峰融合視覺盛宴。
Anrealage Spring ready-to-wear 2016,通過閃光燈來表現作品
此外畢業於中央聖馬丁的設計師Hussein Chalayan和王在實,都很喜歡在自己的服裝作品中與科技做更多的融合。Hussein Chalayan設計「Morphing Dress」系列中運用了單片機,模特在走秀時身上的衣服會發生顏色以及形狀的奇妙變化,王在實則研究了一種新型的發光材料作為自己「天琴座α」系列設計的主要面料。
Hussein Chalayan設計作品
當下的服裝設計師和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服裝設計與科技的結合,在未來的可能性,5G技術在大規模商業化運用之後,對服裝設計行業的影響會更加廣泛,康石石今天只是基於當下5G發展的現狀對服裝生產、銷售以及服裝設計產生的影響做了簡單的分析,未來服裝設計專業怎麼發展?一定是基礎當下科技的發展,著眼於未來,這也是為什麼國外眾多服裝設計名校在課程之中加入未來材料、生物設計、強調與科技進行相結合的原因。
皇藝的面料設計專業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佐證,其面料設計分為Mixed Media Textiles(實驗性和跨學科性的結合)和Soft Systems(智能紡織品、軟材料和數字組件)兩大方向,學生不再是單純的研究傳統的紡織品面料,而是更好的與計算機技術、虛擬材料工程學等先進科學技術的結合。
除了皇藝,全球服裝設計「四大巨頭」之一的中央聖馬丁在去年開設了一個科技感十足的新專業——生物設計(MA Biodesign),研究服裝設計與生物科學結合的更多可能性。可能對於很多學習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國外服裝設計專業與各學科先進技術的融合也正是他們選擇出國深造的原因。
如果你對於服裝設計專業院校或者服裝設計作品集創作還有疑問的話,歡迎頭條私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