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耋耄老人,她儘管已經是84歲的高齡,但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帶領團隊不斷研究新事物,最終成功造出國產晶片。
她曾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她就是科學家黃令儀。
幼年時便胸有鴻鵠之志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是一個充滿戰火的年代,百姓流離失所,社會動盪不安,能保住性命就是不錯的事情了。
黃令儀就出生在1936年,黃令儀的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農民,但是黃令儀卻非常熱愛學習,而且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父母知道後並沒有反對黃令儀學習,反而很支持她,這也是黃令儀在今後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關鍵的一步。
儘管在讀書方面黃令儀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但是鄰居們看待她的眼光卻非同一般,因為在那個年代,女孩子是不被允許讀書的。
大家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找個丈夫,然後在家相夫教子,但她卻沒有那樣做,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成了黃令儀心中唯一的夢想,心有大志的黃令儀自然不會將鄰居的言論和眼光放在心上,從此黃令儀只顧著自己的學習,學習以外的事便不再過問。
黃令儀目睹了當時我們國家遭受的劫難,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被肆意踐踏,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這種恥辱深深的記在了黃令儀的心中。
從那時開始,黃令儀暗自定下目標,要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都說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確定了目標的黃令儀更加勤奮刻苦的學習。
第一台國產微型計算機的誕生
經過黃令儀不懈的努力和堅持,她以優異的成績被華中工學院錄取,大學期間的黃令儀一刻也沒有閒著,她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身於學習。畢業後黃令儀覺得自己所學知識還遠遠不夠,於是她決定繼續深造。
經過幾年的閉關學習,黃令儀憑藉優秀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准研究生,但是黃令儀並沒有因考入清華大學而沾沾自喜,而是專心在自己的半導體領域研究。
畢業後的黃令儀進入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從此,黃令儀登上了科學研究的列車。
當時我國在科學研究領域幾乎沒有什麼巨大的成就,一直處於觀望的狀態,但是我國又極其想要一台屬於我們自己的微型計算機,這讓黃令儀和同事們陷入了苦惱。
也正是這種迫切需要的意念使得中科院計算所的所有科學家有了決心和勇氣去完成這一使命。起初實驗屢遭失敗,因為受到實驗條件和能力的限制,有些項目幾乎不能完成,這也使實驗被迫按上了暫停鍵。
但是黃令儀和同事們並沒有放棄,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
經過不斷地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科研項目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黃令儀和同事們沒日沒夜的付出終於取得了回報,他們成功研發出了中國第一台微型計算機,這為中國微型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再創輝煌之國產晶片的問世
改革開放後,我國與西方一些國家的差距還是很懸殊,為了能夠學習西方先進的知識,黃令儀只身前往美國。恰巧那時有一個國際晶片展覽會將要在美國召開,晶片技術一直吸引著黃令儀,於是黃令儀決定要前去觀摩和學習。
也正是此行,改變了黃令儀的後半生。在那次展覽會上,黃令儀看到了世界上最先進、最完美的晶片,這無疑對黃令儀的思想有著巨大的衝擊。
黃令儀將無數個展覽台一一端詳,仔細比對了各種晶片的不同,但令黃令儀遺憾的是,在眾多展覽台中,沒有一個是屬於中國的。
這讓黃令儀倍感羞愧,那時黃令儀才明白,儘管她和同事們日日夜夜的奮戰,卻始終沒有達到世界晶片技術的標準。
在展覽期間,黃令儀沒有浪費一分鐘,黃令儀用本子記下來所有我國在晶片方面匱乏的知識,回國後的黃令儀反省了自己,黃令儀說:要想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科學技術是必抓的一個項目。
從那時起,黃令儀開始瘋狂地搜集各種西方資料,然後通過比對自己再進行實驗。之後66歲的黃令儀再一次會議上說道:「中國人應該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晶片」。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令儀在82歲時製成了「龍芯」。
「龍芯」成為我國第一個國產的晶片,也讓我國在國際上有了一席之地。這項偉大的成就為我的的國際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耄耋之年卻仍奮戰在科研一線
黃令儀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卻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奮戰在前線,這種愛國的情懷是值得我們當代新青年學習的。
黃令儀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科研中度過的,為了完成「龍芯」的研發,在60歲應該退休的年紀,黃令儀毅然堅守崗位,與胡偉武老師共同投身在晶片當中。
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黃令儀從來沒有想過退縮,更多的是報效祖國的熱情。儘管黃令儀已經八十多歲,但是對祖國的熱愛絲毫不減。有時候聽到國歌,黃令儀會熱淚盈眶,可能是見證了祖國成長的她萬分感慨吧。
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
84歲老人黃令儀用一生的心血造出了國產晶片,最大的心愿是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黃令儀用一生的時間只為完成這一個目標,而且她做到了。
當時看到落後的中國,黃令儀沒有考慮自身的利益,而是想改變國家的命運,之後黃令儀的奉獻精神我們有目共睹,84歲仍不願意享受天倫之樂,足以看出黃令儀對祖國的這份愛有多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dwgqXQBURTf-Dn5WT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