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
會議強調,當前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項迫切任務是穩就業。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
一是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後有個緩衝期。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徵。同時,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實施上述政策,考慮了社保基金結餘等情況,可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二是抓緊出台科學分類的復工復產防疫指南,指導各地合理確定復工復產條件。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糾正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加大網上招聘力度。抓緊出台對個體工商戶的支持政策。
三是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支持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
隨著國務院政策的發布,相信後期地方具體落地政策也會很快出台,小編也會及時跟進並同步大家。另外根據國務院政策內容,為你整理出了以下重點信息:
根據政策所述,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那該如何去判定企業所屬的類型呢?
主要根據以下2個標準:
1)就業人數。不同行業的就業人數標準不完全一樣,有的是20人,有的是10人,有的是30人多一點。
2)營業收入。這是很重要的標準,營業收入有100萬、200萬、300萬、500萬、1000萬,行業不一樣,標準是不一樣的。主要是按照這樣一些標準劃分的。
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須同時滿足所列指標的下限,否則下劃一檔;微型企業只須滿足所列指標中的一項即可。
自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以來,各地針對企業儘快恢復生產,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其中對於社保的政策,大多都是以延期繳納為主,至於調整基數的政策,估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才會陸續出台。
北京市出台了社保延期繳費政策。
因疫情影響未能按時成功繳納2020年1月和2月社會保險費的參保單位,在延長繳費期間,參保單位的1月、2月社會保險費繼續按照正常流程繳費,凡未能按時繳費的參保單位,均可延長至3月底繳費。
上海將推遲3個月調整社保繳費基數。
從今年起上海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年度(含職工醫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調整為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據測算,預計當年度將為上海企業減輕社保繳費負擔101億元。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約為64億元,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約33.4億元。
除此而外,上海可延長社會保險繳費期。
因受疫情影響,對上海社會保險參保單位、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未能按時辦理參保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業務的,允許其在疫情結束後補辦。參保單位逾期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向上海社保經辦機構報備後,不收取滯納金,不影響參保職工個人權益記錄,相關補繳手續可在疫情解除後3個月內完成。
2月2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聯合印發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保險繳費和待遇相關工作的通知》。對於受疫情影響的用人單位,無法按時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繳費,期間不加收滯納金。
需要提醒HR的是,延期繳費本質上仍屬於一種金融信貸政策,不是義務免除,而是時間延期。如果選擇延繳一定不能忘記規定時間內補繳,否則後果很嚴重。
已經全面實現線上增減員操作的地區,可以正常辦理增減員等業務,以北京為例:
北京的網上申報經辦系統已經相對成熟。辦理常規的增員減員業務並不需要到現場,基本上不會受到疫情影響。正常隨時辦理增減員等業務,其實也有利於HR自我職業保護。
HR的這個職業具有特殊性,一方面要考慮企業,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員工。現在的延期繳費政策後續補辦手續尚缺乏具體操作細則文件,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對於HR來說就意味著風險。
現在社保連續繳費已經和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很多公共政策掛鉤,社保也屬於風險等級非常高的業務,確保不斷繳、萬無一失是HR第一要務。
企業如果確有經營困難的,可以申請延期繳費,但需要理性評估決策,並務必要做好配套措施。
延期繳費期間,企業屬於未及時或逾期的狀況,員工醫保卡帳戶不會正常如期劃帳,在醫保生育看病時需提前墊付,等將來補辦劃帳之後再手工報銷補支,這個確實會影響員工體驗,尤其在當前疫情肆掠期間,可能會引發員工反彈或對公司經營的信心動搖。HR要提前有預期和準備。
綜上,目前很多地區的社保政策都是以減免、緩繳為主,以幫助企業度過疫情艱難時期。國家今年是否會出台年度調基的相關政策,我們後續將持續關注,也會及時分享,請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