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社交網絡平台新浪微博一則熱搜#疫情過後的第一件事#吸引了3.6億閱讀、7.7萬條討論。作為水產人最驚喜的還是看到在下面眾多討論中多次看到「小龍蝦」三字以及讓人垂涎欲滴的小龍蝦菜品。
新浪微博熱搜話題
精選討論
正視小龍蝦
回顧2019年,在小龍蝦產業創造近4000億產值的同時,困難和問題也一直不斷出現,影響著小龍蝦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在養殖戶將希望重新放到來年的時候,一場席捲全國的肺炎疫情更是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推上了風口浪尖,水產行業無故背鍋。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作為全國第一小龍蝦主產區的湖北省,以及周邊安徽、湖南、江西等主產區,很多地方更是封城、封路、封活鮮交易市場給水產行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眼下的環境無疑又給很多地方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小編作為水產人第一時間看到這條熱搜下面的討論內心是振奮的,因為業內有人擔心疫情影響再加上部分地區暫時性的鮮活家禽、水產品禁售會改變當下人們對水產品消費習慣和小龍蝦的銷售,其實這樣的顧慮是可以完全打消的,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消費終端的需求量是決定行業是否有前景和未來的重要評判標準。這麼多消費者將吃小龍蝦作為疫情過後想做的第一件事,可見消費終端對小龍蝦的需求量還是保持高位。
白岩松連線潛江市委書記吳祖雲
如果著名社交網絡平台的話題熱搜還沒有打消你的疑慮,再看2月6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現場連線湖北省潛江市委書記吳祖雲,吳書記在答白岩松提出的問題時有段話是這樣說的:潛江是魚米之鄉,一半是農村,生活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我們不僅在全市建立了79個通風環保的供應點,保證基本的糧食和肉蛋白的正常供應,在此情況下我們還向武漢送去了兩次小龍蝦、雞蛋以及新鮮蔬菜去慰問我們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防護大軍。2月8日這些帶著潛江人民滿滿愛心的小龍蝦就出現在了武漢前線醫護人員的餐盒中,小龍蝦作為優質水產品在這次疫情中給前線醫護人員提供著營養與補給,再次證明了它的營養、安全以及增強免疫力和廣泛的大眾接受度。
一位醫護人員的微博發出的用餐照
小龍蝦營養並能增強免疫力
疫情下的產業現狀
任正非曾說「燒不死的鳥是鳳凰」,的確浴火才能重生。北京胡大飯館作為一家將小龍蝦打造成簋街代表名片的餐飲企業,近期胡大郭總也是表示:「餐飲企業正處在複雜、脆弱、多變的風險易發期。餐飲人既要防範日常經營中的「灰犀牛」風險,又要應對如同此次疫情的「黑天鵝」事件。以自身的確定性,對抗環境的不確定性,堅持下來疫情就會變成企業、行業的發展機遇和真正的成長來源」。相信這段話不僅適用於當前的餐飲企業,小龍蝦產業同樣適用。就當前形勢和環境下小龍蝦產業面臨著哪些問題急需解決?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讓我們先看近期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一份《疫情監測及小龍蝦產業影響調研》問卷,看看全國的小龍蝦養殖戶在疫情下都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又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
調研報告內容
從調研的結果可以大致得到以下總結:
1、目前小龍蝦行業正常運營運轉比例不高,開工主要集中在養殖端,流通、加工主要受疫情影響各地封路,開工的只是少數,大多數企業開工日期不定。更多的企業還是要等疫情情況明朗之後再決定開工與否。
2、目前養殖生產過程中原料短缺包括飼料原料、動保產品、口罩、防護服、酒精等短缺。希望在這些應急物品生產企業復工之後,資源除了保障前線醫護人員使用同時,也要向養殖一線傾斜,因為農業生產是保障人們日常衣食住行的基礎。
3、目前飼料短缺已經成為養殖行業的頭等大事,全國多地出現了苗種銷售遇阻,目前江西贛南由於氣溫較高,現已產有大量的小龍蝦早苗(大約有500-800噸)急需銷售,產苗的銷不出去,需苗的進不來。希望政府能讓飼料、苗種運輸車輛走綠色通道保障養殖生產正常運轉。
4、水產品流通板塊目前由於很多地方封城、封路交通受限,所屬疫區交易市場關閉、餐飲歇業等原因基本停滯如圖1所示。
圖1
5、目前主要受滯銷水產品主要為河蟹、小龍蝦、牛蛙、甲魚、黃鱔以及淡水養殖品種。影響的銷售種類幾乎涵蓋所有品類,這也是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江蘇泗洪地區一直以來有將河蟹留到春節前後售賣的傳統,今年的疫情讓他們措手不及,當地有養殖戶反應有近800萬斤大閘蟹滯銷。大閘蟹多為兩年生長周期,很多河蟹如果今年五月前不能進行銷售,都將會死在暫養池中,等到那時養殖戶將會損失慘重。
6、目前的交易渠道還是比較單一,由於水產行業一直依賴傳統交易模式,經過此次疫情有部分養殖戶開始線上交易方式將水產品出售,轉變銷售模式如圖2所示。
圖2
7、水產行業很多企業面對疫情,大家在面對困難的同時,沒有忘記奉獻自己的愛心,捐款從幾千萬到幾千、幾百,物資從口罩、消毒劑無不對武漢抗擊疫情做著貢獻。
未來機遇和挑戰
新增養殖面積減少,老養殖戶受益
受2019年小龍蝦價格行情以及本次疫情影響,行業會加快去除低下、多餘產能,新增養殖戶會相應減少。很多去年年底新開挖的小龍蝦塘口由於疫情發展目前道路運輸條件受制,很有可能抓不住第一批種草放早苗的時機,導致錯過養殖最佳時期,很新養殖戶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進行觀望。存量市場的競爭就看小龍蝦養殖戶的養殖技術高低,誰能做好日常的生產管理,出早蝦、出大蝦、出高品質蝦,誰就能取得好的收益。
高價種苗現象難再現,苗種有可能集中上市
隨著新增面積的減少,再加上很多老養殖戶的自繁自養技術不斷成熟,市場上對於蝦苗的需求量會減少。疫情期間正值小龍蝦春季繁殖管理的重要時期,很多養殖戶由於防疫工作需要限制出門,對於蝦塘管理會放鬆,加上如果年前沒有儲備足量的飼料以及調水、肥水產品,現階段道路交通的限制會面臨無飼料、動保產品可用的情況,這些對於小龍蝦育苗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現在已是2月中旬附近,按照鍾南山院士的第二個14天來算,2月底疫情得到控制。3月初會是小龍蝦苗種銷售的一個爆發期,大量的蝦苗如果集中上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苗種價格。當然這個爆發期是隨著疫情情況改變的。
小龍蝦精養塘口會受益此次疫情
部分小龍蝦精養塘口,由於冬季灌水較深,蝦苗出苗稍晚,在這段時間本就是精養塘口水草的生長期,疫情對其影響較小。後期如果疫情解決,市場對於小龍蝦的需求會呈現一個爆發期,長時間的消費抑制在釋放後的短時間內消費需求會爆發增長。這次的肺炎疫情會從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人們對於營養、健康、安全水產品的消費量,這會明顯的刺激消費端對於池塘精養的底板乾淨、個體大、肉質好的小龍蝦的歡迎。
加工領域將會拓寬小龍蝦加工品類和口味
水產品一直是安全健康的優質蛋白質,但這次的疫情導致的交通運輸受限,大大的限制了水產品的流通,小龍蝦加工產品開發的比較早,目前麻辣小龍蝦、蝦球等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但近些年來隨著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產量越來越大,加上小龍蝦集中上市的問題,小龍蝦價格行情波動劇烈。唯有加快小龍蝦加工領域的發展,開拓更多受歡迎的小龍蝦加工品,才有可能解決集中上市、消費的問題,也加速實現小龍蝦像貨品一樣運輸。
更加注重線上交易和品牌建設
2003年的非典誕生了淘寶這樣的網際網路網購平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模式。2020年的肺炎疫情相信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也會催生新的產業、行業、風口。在水產領域一個經歷了這次洗禮後,相信很多人會意識到目前水產品銷售渠道的單一性,未來的線上交易量會不斷增加。線上交易大家更加會注重小龍蝦的品牌,陽澄湖大閘蟹因其品質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所以無論線下還是線上交易始終還是一蟹難求。小龍蝦產業也需要建立這樣的品牌,品牌會讓產品更有辨識度,更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小龍蝦餐飲行業洗牌會更加快速
小龍蝦餐飲由於其特殊性,很多店面有效營業時間只有半年左右,以前小龍蝦餐飲火爆之時,很多餐館老闆雖然營業半年閉門半年也是收穫頗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步入這個行業,行業參與者水平參差不齊,造成了激烈的競爭局面。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規模小、衛生不達標、沒有口味辨識度的餐館將會被淘汰。相反規模化的連鎖小龍蝦餐飲會迎來發展的春天,這些企業一般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店面、後廚管理乾淨衛生,菜品研發也是保持不斷更新,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
疫情對於水產行業,小龍蝦產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消費需求並沒有減少只是暫時性受抑制。相信疫情過後,社會經濟發展會恢復,也相信小龍蝦產業2020年會健康持續的走下去。
加油武漢!加油水產人!
作者:水產養殖網 吳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MbQSXAB3uTiws8KYvbo.html